农网建设经验交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87515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网建设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网建设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网建设经验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网建设经验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网建设经验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网建设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网建设经验交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网建设经验交流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农网”建设领导小组的积极协调和各农口系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农网”从*年9月25日开通至今,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影响力和所发挥的作用有越来越高。*市委书记王国平、原*市市长茅临生、于辉达副书记、孙景淼副市长等市领导都相继对农网工作进行了视察,对于农网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年*市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杭政办函*25号),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建设的主要措施和要求。*农网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的窗口,农民致富的桥梁。 *农网自*年月

2、起步,边开发、边应用、边探索,这几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建了全市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年9月*农网开通运行,拉开了全面规划的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在组织管理上采用*市政府主管、市气象局承办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了由*市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农网”建设协调会制度,充分发挥*市气象局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达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综合利用,这一管理方式为网站的顺利建成和运作有了充分的保障。通过几年的建设,以“*农网”为依托的三支骨干队伍已基本形成:一是以“*农网”承建单位*市气象局为主的“*农网”技术开发队伍,二是由*各区、县(市)农经委、*市农口各局及*市级各有关单位、各乡镇、村信息

3、员组成的“*农网”信息采集队伍,三是以*市农业各学科专家组成的“*农网”专家队伍,这三支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为“*农网”的建设乃至整个*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推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年底,*就已经建立了市、县(市)、乡(镇)、村四级服务网络。乡(镇)服务站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建设,即:有一间服务室,一套设备,一条电话专线,一个服务组织,一套管理制度。村级服务点以种养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村办企业等为重点建设对象,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建设,即:有一套设备,一条电话专线,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同时市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对农业系统网络线路租用和农民上网费给予长期适当减免或补助。*市本级

4、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15个人员编制),各县(市)建立了农业信息分中心(10个),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199个),村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点(到*年6月完成全市2920个村信息服务点建设,占全市总行政村总数的3%,超额完成市政府制定的的目标)。全市农村已基本建成以“*农网”为龙头,县、乡、村逐级配套、联结千家万户的信息服务网络。 二、完成全市农业信息网站的整合。 *年-*年期间,*许多农口部门和地方政府如萧山、余杭、桐庐、临安、西湖区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农业信息网站,其他部分区、县(市)也拟在筹建,这种各自为政、缺少统筹规划的建站状况,极易造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结果是小而散、效

5、率低下、后继乏力,从长远来说,不利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网”针对当时的情况,向市政府提出以“*农网”为龙头网站的基础上对全市的农业信息网站进行一次全面整合的建议。提出“全市共享一个中央数据库,共建一支农业咨询专家队伍,共组一支技术支撑力量”,但同时满足各分中心都有独立的顶级域名,在网站上不强调从属关系的模式。这一建站模式既有利于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集合,又充分体现各自的地方特色,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得到了市政府的和各个分中心的大力支持。*年底顺利实现了全市10个农业网站的资源整合、实现了信息共享,降低了运行成本和管理费用、丰富了网站的信息内容;通过整合,形成全市完整有效的培训、专家

6、咨询等服务体系、全市统一的信息收集和审核平台,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极大地推进和深化了*的农业信息化工作 三、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员考核体系 “*农网”自运行之日起就严格按照“*农网信息收集规范”、“信息员考核制度”、“每周信息质量评估制度”和*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对信息和信息员进行管理。全市启动以信息员(全市有统一的编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信息员发布的信息由各中心管理员按照规范打分,每一个季度对信息收集工作集中考核一次,年底进行全年度考评,每次考核都按照得分排名,对信息工作做的出色的部门、信息员和分中心进行奖励和表扬,考核结果向政府通报。 四、培训了大批信息员和农业信息工作者。

7、全市按照行政管理层次,对信息员进行分级培训。*市级中心重点负责培训市级农口部门信息员队伍和区县级分中心管理员的培训;县级负责培训县、乡两级信息员队伍;乡镇负责培训村级信息员队伍和对村民网络实用技术的普及培训。但所有培训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全市共享。通过几年的培训,*市建立和健全了一支为能为农业信息服务的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经过培训的农民都能真正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他们不仅会从网上收集信息为己所用,还能发布自己的信息和传递当地的农业动态,达到让世界了解*,让*走向世界的目的。

8、现在很多村信息员能够把自己村的信息信息动态发布到*农网。 农网培训的一个重点是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专业大户等,我们为他们提供信息、培训人员,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上网意识,普及它们的网站建设,把利用网络信息作为生产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帮带作用和辐射影响,增强广大农民的网络意识和信息使用意识。 五、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打造信息服务平台 *着力构筑四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1、*农网。 *农网创办四年多,目前已经推出了第四版。新版*农网始终以“连接市场服务三农富裕农民”为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开展工作,近期又新开设五大特色栏目:休闲观光农业之旅、基于s的*精准农业气候资源

9、系统、*优质农产品调查、农网免费自写短信、*全市三农网上投诉中心。“供求热线”、“专家咨询”、“农村工作指导员论坛”等互动模块成为公众自助的舞台。同时,开通了“*农网”英文版,重点推出农业领域投资环境、投资政策介绍。 2、*优质农产品网。 为适应网上销售需要,满足市民对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高层次、多形式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帮助本市农业企业拓展销售市场,为我市名特优新农产品提供一个网上展示销售的平台。我们与本市的50多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和营销负责人进行专题研讨,讨论农网超市的构建、运作及配送等问题,最后与年9月21日开通,其销售方式按照目前主流的购物网站开发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目前*农

10、网超市上网企业71家,上网产品3大类99只,实现销售43万余元。为了便于宣传和把农网超市做大,我们对农网超市功能进行改进和完善,申请了*优质农产品网专用域名,对其进行独立管理。 3、*农民培训子网。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素质培训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市农业信息化建设,*龙网于*年3月2日开通了*市农民素质培训子网(/r)内容涵盖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培训工程介绍、培训政策、培训机构、培训信息、就业信息、网上培训、务工指南、个人求职、企业招聘等九大栏目。农民可以从网上查看培训工程的相关文件,了解如何申请政府培训基金,获得最新的招工信息,查询全市200多家各级政府推荐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等相关

11、事宜,还可直接从网上接受培训。为*市政府三年内完成50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政策、信息平台。 4、市农业专家系统。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多层次的都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要求,加快*市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步伐,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农网于*年月8日开通*市农业专家系统。该系统建立了涵盖*都市农业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及传统产业共计65套种养殖门类的专家系统。用户可以在终端实时登陆该系统,获取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尤其是生产管理中的先进技术、先进品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六、探索信息落地途径全面实施信息下乡进村入户工程 在探索信息落地途径的

12、过程中,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依据当地的通讯、经济发展水平建设适宜当地的服务手段和服务途径。目前*市的农业信息落地手段,既有传统的每旬一期的纸质农网信息快报,也有过渡阶段的家家e信息电话,更有手机短信和宽带网络。同时实现“虚实”结合,既有入社区、进乡村的农产品和信息买场,也有多媒体的电视宣传报道。信息落地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六种方式和方法: 1、充分发挥四级网络作用。在建设服务手段过程中,始终牢记充分发挥*市级农业服务中心,10个农业信息分中心,19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2920个村信息服务点的作用,联结全市千家万户的信息服务网络,使之成为了*农业信息收集、发布、交流的主要渠道和组织。 2、创

13、办农网信息快报内部刊物。针对*西部农村电脑普及不高,广大农民无法直接从电脑上查看到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的状况,为了更好地使“*农网”为“三农”服务,落实下乡进村入户工程,我们在做好网络硬件和信息员队伍延伸工作的同时,特别编辑以网络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快报”(每1天一期,一期四版)。以此来改善网络信息到户“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促进我市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大都市效益农业的发展,从*年3月2日创刊到现在共编辑1期农网信息快报,发放到各涉农部门、乡镇、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部分村。从反馈的情况看,效果比较好,它在传递政策、信息、技术以及促进流通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3、积极承办参加农产品联展和优质农产

14、品进社区活动。 (1)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共举办6期)。 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多的了解*市优质农产品,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个销售平台,我们自*年起,每年组织两次优质农产品进社区,让市民对优质农产品有更多的直观感受,从而促进*优质农产品网上超市的更好运行,同时也促进了现场成交。据六次成交统计,成交额为25万元。 ()参加展会情况(共承办、参加9次农展会):*-年间,每年都参加西湖博览会的农产品展;*年:年初参加了*上海迎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暨优质农副产品交易会,年中赴上海参加了*名优农产品推介暨农业招商座谈会,年底又参加了*浙江农业博览会,既为*参展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又提高了自己。*年:年初参加了*上海

15、迎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10月底又分别参加了*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优质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和浙江农产品网上博览会,为*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接轨长三角做好服务工作。 4、务实对口的信息下乡。 科技下乡作为“三下乡”中的重头戏,使许多农民得到了实惠,让不少干部受到了锻炼。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部门和下乡干部热情降低,产生应付心理。在这种应付心理的支使下,送科技下乡之类活动日益变味,表现的是只学政策不研究对策,面对蜂拥而至的农民,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发放资料、品种介绍、专家诊断、开方取药。蔚为壮观的科技下乡“退潮”后,又是一片“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清冷景象。 *农网送科技下乡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彻底摒弃各种形式主义,把实际效果放在第一位,根据各地的种养殖特色、不同农时和需求的不同,千方百计地把有针对性的、农民咨询较多的、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真正获得实惠。仅*年针对各地的实际种养殖的情况,*农网就推出特色信息下乡4项: 1)在西湖区袁浦镇举办了“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现场咨询”。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