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870208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中常用中药材折干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0种常用中药材折干率汇总序药材折干率号1八角茴香35382白花蛇舌草83白芨4.54白芍3-3.55白术(河北)3.56白芷3.5-47百部58百合3-49柏子仁410板蓝根311薄荷412北虫草10-12.513北沙参3.3苍耳子(撞14朿IJ)264黄连36566黄芪黄苓(家种1-2年生)2.367黄苓(家种3年生)2.56869黄苓(野统)金银花2.5 33.5 770桔梗(内 蒙)671壳砂(进口)5. 5672苦参3.87374栝楼灵芝3.5-42.2-2.575龙胆草476麻黄377麦冬47879毛知母玫瑰花480牛蒡根58182牛蒡子2牛大力83女贞子2.33584蒲公英58

2、5祁木香48687羌活(西羌)青蒿I88青翘(生晒)2.8-3.389青翘(水煮)4.590人参4.0-5.091929363.3-46-7肉苁蓉三七山茱萸94射干(2年生)3.295射干(3年生)2.8113114五味子(成熟品)五味子(抢青)7-910-14115西红花6116细辛4-5117118夏天无薤白LO.LOCO1192.2辛夷花120玄参5121122益母草(初期)益母草(后期)2.5-3123益母草(中期)3-3.5124125益智仁鱼腥草(野生)3.31、解表药麻黄 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目),因色黄味麻而得名。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 “桂枝,即桂树之枝

3、”(本草便读),“唯以嫩枝破卷成圆者用之”(本草经集注),因药用桂树之嫩枝而得名。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紫苏紫,以其叶背色紫而名;“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本草纲目)。主要根据颜色和功用而得名。根据其药用部位不同,又有“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之名。解表散寒,理气宽中,解鱼蟹 毒。香薷“薷,本作柔”(本草纲目)。因其气香,其叶柔而得名。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防风“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本草纲目),“能防御外风,故名。”(本草害利)。因功用而得名。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白芷芷,初生之根干。本品药用其根,色白气香,故名。解表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

4、排脓。细辛“细辛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本草便读),因其形、味而得名。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 饮。羌活“羌,古地名,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辞海)。本品“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诸名”(本 草纲 目),因产地而得名。发散风寒,胜湿止痛。辛夷“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本草纲目)。本品因形、味而得名。本草衍义云:“以其花未开时,其花 苞有毛,光长如笔,故取象曰木笔”,又名“木笔花”。又因“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本草拾遗),又名“迎 春花”。发散风寒,宣通鼻窍。葱白“葱白,即葱之近根处白茎也”(本草便读)。因颜色而得名。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藁本 藁本“根上苗下似禾藁,故名

5、藁本。本,根也”(新修本草)。因形状和药用部位而得名。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牛蒡 本品药用其果实,在古本草中多以“恶实”为正名。本草纲目云:“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恶实子 即牛蒡子也。又因其“外壳如栗球,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图经本草)。“其根叶皆可 食,人呼之牛菜,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本草纲目),故又名“大力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 毒消肿。桑叶本品因药用桑树的叶片而得名。因“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图经本草),故又名“冬桑叶”、“霜桑 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蝉蜕 本品为“蝉所蜕壳也”(图经本草)。故又名“蝉壳”、

6、“蝉衣”、“蝉退”、“虫退”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 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柴胡本品药用其根,在古本草中多以“茈胡”为正名。本草纲目解释说:“茈字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音紫,茈胡之茈音 柴。柴胡生山中,嫩者可茹,老则采而为柴而根名柴胡也”。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 举阳气。升麻 本品“其叶似麻,其性主升,故名”(本草纲目)。根据形状及升浮之性而得名。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2、清热药石膏 本品为矿石,水飞后细膩光滑如膏脂,故名。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収湿,止血。芦根 本品因药用芦苇的根茎而得名。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天 花 本品为栝楼之根,又名“栝楼根”。

7、古时常捣烂滤汁作淀粉用,“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本粉 草纲目)。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竹叶本品因药用禾本科淡竹的叶片而得名。又名“淡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栀子本品药用其果实,原名“卮子”。本草纲目云:“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因其形状而得名。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夏 枯“此草冬至后生叶,至春而花,一到夏至即枯,故名”(本草便读)。因生长特性而得名。清肝明目,草 散结消肿。 黄芩“芩,说文作荃,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本草纲目)。本品因色黄而得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本品药用其根,“其根连珠而色黄,故

8、名”(本草纲目)。本品因其根茎多分枝,常36支成束,呈稍弯曲状,形如鹰爪、鸡爪,故又有“鹰爪连”、“鸡爪连”之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龙 胆 本品“叶似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本草纲目),根据形状、味道而得名。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草苦参 本品药用其根,陶弘景谓,其“根味至苦恶”。本品因其味极苦,形似参而得名。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 尿。穿心 本品“花形似莲,其花蕊穿心而过,故名”(中华药海)。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莲生地本品药用其块根。因生于地下,色黄,故名。简称“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黄玄参“玄,黑色也”(本草纲目)。陶弘景云:“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本品因形状、颜色而得名

9、。又称“黑参”、“黑玄参”。后因避清代康熙(玄烨)之讳,改“玄”为“元”,而得“元参”之名。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牡 丹 本品“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本草纲目)。因药用其根皮而得名。清热凉皮血,活血散瘀。紫草“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本草纲目),因颜色而得名。凉血活血,解毒透疹。金 银“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本草纲目)。花本品依据花蕾开放时间先后不同而有黄白二色,犹如金银搭配,故又称“二花”、“双花”,简称“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本品药用其果实,“其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故名”(图经本草),因形状

10、而得名。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青黛本草纲目记载:“黛,眉色也 灭去眉毛,以此代之,故谓之黛”。本品因古作画眉之用而得名。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千里 本品长于清热明目,善疗多种目疾,滇南本草“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因功用而得名。清热解毒,光明目,止痒。决明药用其种子,有明日之功,故名。因其形似马蹄,故有“马蹄决明”之称。又因其为植物(草类)药物,故子称“草决明”。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白头 本品原植物茎叶密被白色长柔毛,“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本草经集注),因其形状而得名。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 齿“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本草纲目)。本品因形状、

11、性质而得名。清热解毒,凉血 苋 止血,止 痢。贯众“此草叶似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故草名风尾,根名贯众”(本草纲目)。因形状而得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白鲜 本品药用其根皮。本草纲目云:“鲜者,羊之气也。此草根白色,作羊膻气”,根据其药用部位、气味皮及颜色命名。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漏芦本草纲目云:“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土茯 本品原名“禹余粮”,“相传昔禹行山中,采本品充饥,而弃其余粮,故名。形似茯苓,后遂谓之土茯苓也”苓(中国药学大辞典),前者根据传说得名,后者根据形状得名。解毒除湿,通利

12、关节。鱼 腥本品因气味而得名。本草纲目云:“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本品因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药用全草草而得名。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败 酱 陶弘景云:其“根作陈败豆腐气,故以为名”,本品因有腐败的豆酱气,药用带根的全草得名。清热解毒,草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红藤本品药用其藤茎,“根外紫红浸酒一宿,红艳如血”(简易草药),故名。又名“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半边 本品“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本草纲目),因其形状而得名。清热解毒,莲利水消肿。山豆 本品药用其根及根茎,图经本草云:“苗蔓如豆,根以此名”。主要根据形状而得名。清热解毒,消肿 根 利咽。射干

13、“射干之形,茎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图经本草)。本品因形状而得名。清热解毒,消痰利咽。蚤休 蚤休,即早日康复之义。本草纲目云:“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诸名”。本品善疗虫蛇之毒,能使之早日康复。本草便读云:“其苗一茎直上,每层七叶,至顶而花”,又名“七叶一枝花”。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地 骨“本品乃枸杞之根皮,入土极深,皮亦极厚,力能至骨,故名”(中华药海)。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白薇“微,细也。其根细而白也”(本草纲目),本品因形状、颜色而得名。清退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胡黄胡,“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新华字典)。本品为外来药物,故称为“胡”。

14、“其性味功用似黄连,故连名”(本草纲目)。本晶因产地、性味功用而得名。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紫 花因其花色紫,地下根如钉,故名。简称“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地丁大 青 本品药用其叶片,因“其茎叶皆深青,故名”(本草纲目)。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叶3、泻下药大本品色黄,故名。因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故有“将军”之号,诚如陶弘景所云:黄“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又因其质佳者切面之纹如锦,故又名“锦纹”。泻下攻积,凉 血止血,泻火解 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芒本草纲目云:“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 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硝 有芒者为芒硝”。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芒是指结于上而细芒如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