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85990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长亭送别曲词看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戴建华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的诗人们创作了大量的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他们的创作实践,又为诗歌的鉴赏批评开辟了广阔天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诗歌创作的历史和诗歌批评的历史差不多一样源远流长。在我国的诗歌批评史上,许多批评家创造、使用了不少的专业术语,比如“气质”“神韵”“格调”“境界”等等。这些使用十分广泛而又定义不尽一致的术语,的确是我们了解古人诗心的钥匙,因此,这些术语在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也就不难理解;但遗憾的是,这些术语,对于中学生而言实在不易把握,也未必能够轻松的揭示中国诗歌的艺术精髓。能不能在古代诗歌批评的术语中,找到一种更基本的

2、范畴,并通过对这个范畴的分析,较为直接、方便的让学生领会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规律呢?我们认为,使用“意象”这个术语,就有这样的便利。何谓“意象”?其实这个古代诗歌批评理论中固有的概念,其涵义和用法甚为复杂。我们不必在此“考镜源流”,只是认为,对它的解释和运用,既要符合这个固有概念的文字意义,又要适应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意象”必须呈现为“象”, 直接的抒情、抽象的说理都不能构成“意象”。“意象”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象”,是物象,也就是景象。可是物象本是客观的,它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变化、消亡。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视野,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所以,“象”必定有“意

3、”,就是诗人的情感。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中学生鉴赏古典诗歌,通过一定的“象”了解诗人的情感,或者根据诗人的情感去认识一些“象”,做到这一点,就不难能而很可贵了。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请以长亭送别的曲词为例来谈谈对古典诗歌“意象”的了解、认识和把握。一、我们要认识“意象”与“意”“象”的区别,以及“意”“象”合成为“意象”的特色。“意似痴,心如醉”(幺篇),“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耍孩儿),这只有“意”,而没有“象”,后例的“血”、“灰”在这里并不是具体描写的物象。“一个这壁,一个那壁”(朝天子),“车儿投东,马儿向西”(四边静)

4、,这只有“象”,而没有“意”,情感是从句子来的,而不是物象来的,否则,只要是诗歌中的写景,就会通通滥竽为“意象”了。“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脱布衫),“青山隔远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一煞)这里的“西风”“黄叶”“寒烟”“衰草”,“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 禾黍”“秋风”则都是“意象”,因为它们有物象,背后又有情感。这就是“意象”的特色,表面只有“象”,背面还有“意”。诗人描绘的是“象”,暗含的是“意”;或者说读者看到的是“象”,体会的是“意”。从创作的角度看,这样写可以避免平直甚或平淡;从欣赏的角度看,这样更有余韵

5、耐人寻味。二、认识“意象”的关键,不在于看到“象”,而在了解“象”背后的“意”。王伯良叹曰:“实甫西厢,千古绝技;微词奥旨,未易窥测”(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评语)。这里的“微词”就是“象”,因为背后有“意”,又非明言,所以说“微”(隐而不显);这里的“奥旨”就是“意”,因为托于物象,所以说“奥”(深而不露)。从一般规律来说,诗人的审美情趣,构成诗人自己独特的“意”,似乎“象”后之“意”属于难于把握的对象,其实也不尽然,诗人的“意”必须通过一定的“象”来表现,而这个“象”的选择,必定含有大家共同的审美经验。因此,诗人的“意”是可以通过“象”来把握的。“未易窥测”并非无能为力,只是不能掉以轻心而已。平

6、心而论,长亭送别这出戏主要是写莺莺和张生的离情别绪,并无故事之曲折,情节之跌宕。但王实甫却能别出新意,不落窠臼,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楚楚动人。能够深入细腻地雕绘崔、张离别的此时此地之景,揭示与此相应的此时此地之情是其成功关键。正是因为有了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才有文辞之华丽,人物之传神。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此中的“意象”来加深认识。例如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碧云”,就是青云,碧空中的云,可以比喻远方和天际。因此这个词语就经常用以表达离情别绪或念旧怀远。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韦应物寄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余

7、”,刘克庄沁园春词:“怅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凄凄。”柳永倾怀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均是其例。“黄花”,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黄华。”黄花即菊花,开于秋季,而秋季又隐含悲凉之意。“西风”,即秋风,亦含悲凉之意。常用于烘托伤别氛围。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陈维崧百字令送周求卓之任荥阳:“西风夕照,老鸦啼上枯树。”“北雁南飞”,雁是“归雁”,候鸟知返,而情人离别,此古诗中常用相反相成之意,诗人每以触景伤怀。江总于长安道归还扬州“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李白南流夜郎寄内“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马銮过岳鄂王墓:“

8、父老几回悲北雁,风雷长是傍南枝。”“霜林”,就是秋天的枫林,经霜的枫叶为红色,所以形象的说“醉”,是谁染得,是离人之泪,这里就综括了离别和悲凉之意。朱砂担第三折“我只见霜林飒飒秋天晚,觉一阵冷气浸霄汉。”如此,歌者并未明说自己的心情,而是抓住眼前有限的“象”,来寄托内心无尽的“意”,读者心领神会,弥觉回味隽永;倘若直抒胸臆,可能索然寡味。所以,端正好能以疏淡几笔,描绘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雁,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个意象,稍加渲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因景生,象为情现,历来脍炙人口。清代梁

9、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仆地,遂死。”曲坛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三、同一个物象在不同的作品里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意象,或者说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长亭送别是一出完整的杂剧,但每支曲子又具有独立的艺术构思。滚绣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这里的“柳”是多情的柳,仿佛善解人意;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这里的“柳”是无情的柳,不肯给人些须安慰。这种情形在古典诗歌里可谓屡见不鲜。例如杜甫水槛遣心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晏几道临江仙词:“落

10、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都有“雨”、“燕”,但前者洋溢着欢乐,后者饱含孤独与寂寞。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诗:“风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灞上秋居诗:“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都有“树”、“灯”,但前者比况壮志未酬人先老的伤痛,后者饱含浓郁的怀乡伤感。都是“象”同而“意”异。四、诗人为了抒情,可以借景,也可以造景。所以“意象”的“象”有时也表现为虚写,不是实景,写“景”是为了表“意”的需要。一煞:“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这是借景,是实写:夕阳西下,独立古道,禾黍凄迷,秋风萧瑟,一片苍凉。“无人语”,言张生已然远去;“听马嘶”,不见斯人,但闻马鸣。而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11、则是虚写,山色莽苍,残阳如血,“乃想象张生寂寞程途之词,非莺自谓”(闵遇五西厢记五剧笺疑)。这也是古已有之的。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尚且不知,“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造景无疑,但正是这虚构之景恰倒好处的表现了作者内心情感。因为虚写是“景由心造”,所以难免与实乖违,这也无可厚非。端正好是“晓来谁染霜林醉”,紧接着的滚绣球却是“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上曲“晓来”,下曲“斜晖”,诗人造景不问时地,不可拘泥。正如沈括梦溪笔谈所云:“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李、芙蓉、莲花同画一景。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如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五、由于大千

12、世界有许多人人得见的共同物象,诗人们又有许多大同小异的共同情感,于是在创作实践中,许多物象承载了共同的意念,经过长期的沉淀,就形成了若干共同的意象,人人得而用之,读者自然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前人占得先机,后人要刻意回避蹈袭,因而在利用的时候总要主动的加以改造,于是就有了既因袭又有独造的机遇。我们把这种利用已有意象又加以独特创造的手法称为“点化”。“点”就是“用”,是借用而不是引用。“化”就是说不能生搬硬套,要融为一体。在长亭送别里,是不乏其例的。例如前举端正好一曲就是。这支名曲虽然脍炙人口,但是有所本的,那就是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13、,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词主旨在表达去国之思与忧国之情。那碧天黄叶、秋风秋色,苍茫无情;那乡魂旅思,欲睡难眠;隐隐见世道不明,身系国家安危,故而酒浇愁肠化作相思之泪。王实甫化用范词之景,添加西风紧吹,北雁南飞之象,前四句每一句一个秋景,更将相思泪改成“离人泪”,使景物浸含离人之主观色彩,以经霜树叶如醉汉红脸,为泣血泪珠染成。将离别之苦写得更凄切,更形象感人。又如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霄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这令人想起柳永词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元曲为落日西斜,杯盘狼藉,柳词

14、为杨柳岸边,晨风习习,残月冷照,皆为以残景衬别情,令人更增悲怆。又如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化用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两者皆为递进层深之笔,看不见了还在看,不必做却去做,加深了情感的表达。元曲怨青山外,又怨树林遮蔽,还有淡烟暮霭朦朦胧胧,更让人看不清,看不见,更长于铺叙渲染,令人痛苦忧伤。 收尾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明显化用了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烦恼忧愁本无形象无重量,摸不着,这样写便举重若轻,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有了可感性。在中学古典诗歌的鉴赏方面,我们认为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满足于记诵,不求甚解;一种是刻意拔高,做些脱离学生实际的训练。我们认为,抓住“意象”的探寻和赏析,是恰当而又切合实际的。 (101301,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