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85380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广州市五羊中学 高锐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2、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浓溶液的稀释)。【过程与方法】1、从配制三种不同的硫酸铜溶液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根据溶液的颜色深浅, 区分有色溶液是浓还是稀,介绍一种表示溶液定量组成的方法,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2、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计算,在计算时 要依据化学概念,要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内,溶液 各成分在量方面的关系,某溶质的质量分

2、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认识到严格控制浓度在生产、科研中的作用。2、通过化学在生产的应用,建立化学溶质质量分数和稀释溶液,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二、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重点: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运用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进行溶液稀释的相关计算。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演示、实验探究、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四、课题分析:【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甜”、“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以糖水、盐水为例把宏观的“甜”和的“咸”与微观微粒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在这

3、个基础上来阐述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本课题第一课时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包括以下2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其变式练习(2)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学情分析】学生在学过溶液形成和溶解度之后,进一步学习本课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们都喝过糖水、感冒发烧打过点滴(生理盐水),对溶液的浓度已经初步熟悉,已经具备了基本实验技能和计算的能力,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相关计算和浓溶液稀释的计算。【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共2个课时第1课时: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的稀释第2课时:质量分数应用于方程式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五、教学过程

4、【引入】在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1勺糖和2勺糖,完全溶解后,两杯糖水的甜度是不同的。如果将糖换成食盐呢?又会出现怎样现象。【学生】他们的咸度是不一样的。【教师】不管是甜度还是咸度,化学上我们把他们表述为浓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内容:溶液的浓度。【板书】课题3、溶液的浓度【展示】三杯颜色不同的硫酸铜溶液【教师】观察这三个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浓度、颜色深浅不同【教师】我们请一位同学将他们的颜色描述出来。【学生】他们的颜色分别可描述为浅蓝,蓝,深蓝【教师】边讲述边展示出对应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提问】硫酸铜溶液颜色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加入的硫酸铜多少不同。【教师】

5、他们每一只烧杯中各加入的溶质和溶剂是多少。请阅读实验9-7, 填写42页的表格,最后一栏溶质的质量分数先不填写。【学生】填写表格,小组相互帮助(教师巡视) 在分别装2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填写导学案烧杯编号溶液颜色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1g硫酸铜2、0.5g硫酸铜3、2g硫酸铜【教师】找3个同学分别回答,校对表格答案。【过渡】从CuSO4溶液的颜色深浅,可以判断出他们的浓稀程度不同。根据浓和稀,将溶液粗略分成浓溶液和稀溶液。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多少。对于有色溶液,通过看颜色,溶液颜色越深,代表溶液越浓。但是无色溶液,很多

6、药品不能品尝。如打生理盐水,浓度太稀,可能起不了作用,浓度高了,对人体有伤害。【问题】如何准确、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度? 通过预习你能说出哪些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学生】溶质质量分数(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板书】一、溶质质量分数【教师】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表达式怎样?【学生】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教师】请大家读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明确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对象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学生】思考尝试写出表达式:【强调】溶质质量分数是比值,一般写成百分数。【问题】根据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和,分析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变化对质量分数的影响,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因素是什么?

7、(学生思考回答: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展示】“二锅头”56度的酒精度数图片【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个56度是不是代表酒精的质量分数呢?其实溶液的浓度有很多表示方法,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体积分数【学生】练一练:计算实验9-7三种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巩固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计算过程,教师校对结果)【过渡】化学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不等同于数学的纯计算, 必须符合客观事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组实验。【演示实验】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演示实验: 在室温下,10克氯化钠加到90克水中,20克氯化钠加到80克水中, 请计算出每组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现象溶质质量分数10g90g20g80g【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教师点评,给出答案校对。【补充实验】每个实验小组将30克氯化钠加入70克水中,充分搅拌,观察现象。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现象溶质质量分数30g70g【教师】是否会出现实验1和实验2一样的现象,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不是30%呢?(学生思考分析原因)【强调】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时,要考虑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些物质质量,没有溶解的不算在溶液的质量中。所以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注意溶质是否在水中完全溶解。【讨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36%。” 这种说法对

9、吗?【教师】这种说法错在哪里?(找一位同学指出错误的地方,并说出正确的解法)【思考】20时,我们能配出40%的氯化钠溶液吗? (学生根据上述实验,得出20时氯化钠溶液浓度最高26.5%)【讲解】讲解例题1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板书】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式练习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随堂练习1和2,教师巡视,校对答案【过渡】通过生活化例子,引出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相关计算【板书】二、溶液的稀释【问题】稀释前后,溶液质量

10、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什么变化?硫酸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前溶液100g30g30%加入50g水后的溶液【归纳】溶液在稀释时,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板书】浓溶液质量浓的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的溶质质量分数 【学生】巩固稀释的计算练习3,教师讲解【课堂检测】练习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见课堂导学案练习,学生回答,教师校对答案【学生小结】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师总结】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将进一步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布置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公式:溶质质量溶液

11、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溶液中释释的计算 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浓溶液质量浓的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的溶质质量分数七、教学反思 溶液的浓度这节课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通过学生的课前学习以及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结合老师的解惑、纠正为辅,把课堂交给学生来完成的,效果比较理想,同时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比老师直接灌输要更深刻,更容易接受。教学过程中,通过糖水甜淡、盐水咸淡等,先让学生对溶液的浓稀有直观认识,并了解溶液浓稀判断的简单方法,教材中引入的溶质质量分数概念非常简单,计算公式也简洁明了。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12、,再结合题型的训练,学生能够完成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答这类题时必须弄清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分别是多少。在实验9-8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1和2,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补充了实验30克氯化钠加入70mL水,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溶解度判断氯化钠是否继续溶解,加深学生对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理解。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的那部分溶质,如果没有没溶解,就不能计算在溶液质量中。在学生了解这样的问题之后,讨论部分“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学生很快就找出其中错误 课堂配套的两道练习题,交给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来完成。结合学生作答情况,挑选学习出错的地方讲解,及时予以纠正。对溶液稀释,强调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本节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并为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第2课时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存在的不足之处:本节课在实验9-7中,由于天气潮湿,没有无水硫酸铜,教师没有课堂演示,而是事前配制好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生可能缺乏一个知识形成过程,导入简单直接,显得有些生硬,另外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的学习讨论时间和练习的时间比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