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8434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第六节《鸟》的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教学流程新课导入分别讲述明朝万鹏的故事和清朝徐正明的故事,引出人类一直有想翱翔天空的梦想,有些鸟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鸟竟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如果给人安上翅膀,人能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吗?那么鸟类又是如何能够自由自在的飞翔的?引发学生思考

2、尝试性回答,教师总结带入新课。教学活动一:多种多样的鸟环节一:比赛看看哪组说出鸟类的名称最多,并要求说出他们的居住环境。教师点拨总结引入课本内容。环节二:自主阅读教材第30-31页内容,并完成教材中的讨论。学生思考填答,教师总结。(1).鸟名称喙特征足的特征食性生活环境大山雀短、直纤细、善于抓握以食虫为主林间金雕长、弯爪锐利而钩曲食鸟类和中小型兽类 林间丹顶鹤长、直趾间少蹼,腿细长杂食性沼泽或芦苇荡啄木鸟长、直坚硬两趾向前,两趾向后以昆虫为食林间野鸭扁、阔趾间有蹼杂食性水边(2)试推测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提示:鸟的喙形状不同,都与其食性相适应

3、。鸟的足特征不同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3)鸟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环节三:教师可以补充课外知识:早成鸟 出壳后的雏鸟,眼睛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这样的雏鸟,叫做早成鸟。鸡、鸭、鹅、雁等的雏鸟是早成鸟。晚成鸟在出雏后到能飞行前近段时间里一直靠双亲喂养,大多数晚成鸟在离巢的时候体重已接近成鸟的体重。 晚成鸟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早成鸟,鸟巢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最常见的,早成鸟有鸡、鸭、大雁、天鹅,晚成鸟有燕子、麻雀、老鹰等等教学活动二:鸟的主要特征环节一:不看课本的前提下,请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认为鸟类可以飞行的

4、原因,教师巡视督导指导并给予适当评价。环节二:请写的最全面的学生上黑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并将自己描述的鸟的特征体现在绘画中。教师评价并引导出外形、羽毛、胸肌、骨骼等方面的特征,以便学生后面的自主探究方向可以更加准确到位。环节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书中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外观先从外部形态开始观察。1:你们观察鸟的形态是怎样的?这与他们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产生的阻力。2:鸟类的体表被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被覆羽毛,起到保温保护,而且前肢变成了翼,可以扇动空气,使鸟类可以飞行。3: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他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鸟类

5、的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三种类型。体表的正羽,形成一层防风外壳,并使鸟呈流线型轮廓。翼及尾上的正羽,对飞翔及平衡起决定作用。它可制扇、扫帚等用品。绒羽俗称绒毛,是鸟类羽毛的一种。有很强的保温能力。水禽类冬季绒羽尤其丰厚,常用的鸭绒即为绒羽。 绒羽有保温、护体等作用。 纤羽外形如毛发。纤羽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感觉、护体等作用。内部由此看出鸟的外部形态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内部结构如何呢?请大家根据家鸽的内部结构彩图来进行探究。4:请大家回忆一下,吃鸡肉时哪部分鸡肉最发达?推测一下原因。观看家鸽的骨骼模型,特别是胸部的骨骼有何特点?胸肌最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

6、的胸肌重量是体重的五分之一,人的胸肌是体重的120分之一。这么多的胸肌需要一个可以附着的结构-龙骨突。胸部的骨骼突出来,成为龙骨突,有利于增加胸肌的附着面积。除此之外,鸟的骨骼占体重的56,人的骨骼占体重的18 ,可见骨骼的特点是:骨骼轻、薄、 坚固、长骨中空 减轻体重5:鸟类在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力,你们认为能量从食物中获取,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巨大的耗能需求一只小乌鸦每天要吃下超过它体重的食物;一只体重约二公斤的肉食鸟类在一天内能把二公斤的鱼吃得精光!杜鹃幼鸟的食量更是大得惊人,它竟能在一天中吃掉18条小蜥蜴、39只蚱蜢、3只凤

7、蝶蛹、43只甘蓝蛆、5条金龟子幼虫、4只圆蛛、50只黄粉虫及大量蚂蚁卵。有喙无齿,直肠短,随时排便减轻体重完成探究,总结鸟类适合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环节四:继续探究鸟类的其他与飞行有关的特点。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统有怎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的需求量呢?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观察鸟体内的气囊分布示意图。双重呼吸: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鸟类独一无二)气

8、囊作用大 辅助肺进行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减轻身体比重 减少内脏器官间的磨擦 散发体内热量除此以外,鸟的心跳频率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可快速产能以补充飞行时能量消耗。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心搏次数/min人0.4272鸽1.71135-244金丝雀1.68514蜂鸟2.37615小结:鸟的主要特征:(1)体表覆羽;(2)前肢变成翼;(3)有喙无齿;(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环节五:请学生总结鸟类哪些功能最发达,讨论得出:鸟类的消化快,呼吸快,循环也快,所以能量提供的速度特别快也特别多,所以鸟类的体温是恒定的,称为恒温动物。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9、的定义恒温动物: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变温动物: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环境有什么意义?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除此之外,鸟类也是卵生,有坚硬的卵壳保护。教学活动三: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教师从课本上给的图片为例子,抛砖引玉让学生再谈谈鸟类的作用,并最终引导学生形成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态度价值观。课堂小结: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1.体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3.肌肉:胸肌发达;4.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龙骨突;5.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速;

10、6.呼吸系统:有独特的气囊辅助肺呼吸;7.循环系统:结构完善,心跳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板书设计:一、多种多样的鸟 二、鸟的主要特征1、身体呈流线型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3、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4、胸肌发达5、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6、有发达的气囊,即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7、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和尿液能及时排出三、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作业布置:课本34面练习题14,基础训练基础平台本节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闪光的地方有:本节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闪光的地方有:1、在新课的引入上:我采用了典故导入法:讲

11、一段历史,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问题逐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2、对课标的把握准确:备课前我深入研究了课标中有关本课的教学要求,在本教研组老师的集体研讨中,我更加明确了本科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准确的把握了课标的要求。在备课中将课标要求逐项落到了实处,将“学为主体”作为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3、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到位:本课有一个探究活动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这个活动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较多,而且探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结合本组老师的意见,我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这一探究活动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设计成“小组PK”的形式,在课堂让各小组学生

12、合作探究,在学生开展探究前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展开探究。在学生探究时,及时了解各小组学生的探究进度及探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帮助探究有困难的小组完成探究活动。之后组织各学习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合作交流及再次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最后师生共同合作,互动交流,概括总结,得出结论。4、情感教育落实到位: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小组间合作交流讨论及二次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意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探讨,让学生进一步强化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将情感教育落实到了课堂教学中去。5、图文结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让学生看书中图片,自主绘画,信息直观形象,简洁明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足之处有:1、在知识点间的过渡上,语言设计组织不够精炼,过渡不太自然。2、在进行探究时,没有给学生提供活体材料,让学生观察鸟类的飞行。3、在探究活动结束,概括鸟类特征之间的过渡太突然。4、在学生的展示中,由于时间所限,参与展示的学生人数较少。5、在新课结束时,知识的整合方式有待改进。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从书中学,从同行中学,从实践中学,努力提升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