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795766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J.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皮亚杰在其早期著作中,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 心”进行过重要探究。50 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去自我中心”这一概念,并指出:在个体 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 1960 年,他更进一步提出:在个体 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并相应存在着四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化进程。从 此,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验证性 研究。虽然总有人试图或已得出否定的结论,但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这一心理发展规律的 存在还是毋庸置疑的。贯穿于皮亚杰早期著作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自我中心主义”。

2、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 成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 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 有其他的看法。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自我中心。皮亚杰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含义还要广些。即 幼儿对自己的这种主观性是意识不到的,否则自我中心也就不复存在了。然而,这种认识上 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毫无共同之处。自我中心是由于缺乏认识上的去中心化。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去中心化”和“自我中 心”是紧密联系着的概念。自我中心的减少,就是去中心能力的增强。儿童的注意很狭窄, 去中心使儿童不再只集中注意情境的一个方面,而能同时注

3、意到几个方面,并能从一个方面 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这样,儿童就能从多方面看事物,能觉察到别人的观点。在皮亚杰的 早期著作中,主要用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减少来说明这一转变过程。后来,他越来越重视去 中心化的思想,经常使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样的术语。皮亚杰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中心化的过程:(1)感觉运动阶段的发展 是一种从极端的自我中心的最初状态逐渐去中心化的过程。婴儿出生时物我不分,生活在没 有客体的宇宙里,没有自我意识。随后,与外界产生了分化,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众多的永 久性客体和人们之间的。(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运用语言,形成了表象,并与别人交际, 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自

4、我中心。幼儿不能区别自己与别人的观点,分不清主观和客观。自我 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对世界的看法上,幼儿表现出几种原始思想模式:将自 己的特性投射到外物上,认为风、河、云、太阳是有生命和意向的;看到父母制造的各种东 西,就认为湖、山、树、明亮都是人造的;相信在他看来真实的东西必有客观实在性,认为 梦来自屋外。(3)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去中心的能力得到发展,儿童认识到别人的观点,能 将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看法调和起来,但并不是都客观化了。事实上,有些成人的思维方式 仍是自我中心的。(4)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的自我中心。儿童集中注 意在自我将来的理想上,要再经过较长时间的去

5、中心化,才能认识客观现实和集体对他的要 求,变得较为符合实际。同心理发展的四大阶段相对应,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四种水平的自我中 心化一去自我中心化进程。它们好像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一对坚定的伴侣在 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以明显而独特的形式出现”。、感知动作阶段(02岁)婴儿刚出生时处在一种完全没有分化的混沌状态,根本不能把自己和外在环境、自己愿 望和现实分开来,只是以自己为中心。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在建构的过 程中,在空间领域里,以及在不同的知觉范围内,婴儿把每一件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 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但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换句话说, 儿

6、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 化,可是这种自身中心化又由于同缺乏分化相联系,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的。”因此我们可 以概括出第一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的特点:1、以自身为中心的无意识的感知运动活动。因为这时各项活动尚未整个地彼此协调起 来,每一项活动各自组成一个把身体本身直接与客体联系起来的小小的孤立整体,它们之间 唯一共同的和不变的参照就只能是身体本身,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朝向身体本身的自动的中心 化,虽然这种中心化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有意识的。2、各项活动缺乏协调。皮亚杰认为这种协调的匮乏正是婴儿自身中心化产生的根源。 这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既不是先天遗传

7、的,也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在个体活动中自动产生 的。3、不自觉的“我向思维”。皮亚杰认为,婴儿已经注意着周围的事物,不断从外界吸收 信息,形成感觉,甚至比成人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其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又是不自 觉的。他称之为“我向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把世界同化于自我。在婴儿那里,一 切事物都是可同化的材料,他用吮吸、抓握、摇晃等图式来同化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个新的客 体。(2)象征性。理智的思维是由概念组成的,而婴儿的我向思维是由受情感支配的意象组 成的。在婴儿眼里,客体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而被看成只与某种情感和欲望有关的东西。 (3)无确定目标。尽管每个单独动作是有目的的,然而贯穿

8、于一系列动作的总体目标却没 有,所以一些本来相关的动作就不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谈不上协调。4、对自我或任何内部主观活动缺乏认识。婴儿“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客观物体和其他 客体区分开来,也不能把物体和他的感知印象区分开来。”5、没有永久客体的概念。“事物只要超出他的直接感知之外便不复存在。”从47个月开始,婴儿逐步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去自我中心 过程。直到第1824个月时这一过程才得以完成,皮亚杰称之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它使得婴儿不再把一切事情都归功于自己,学会把自己看成是由许多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 的一个客体;在情感方面,婴儿则从不能区分自我和外在环境,开始向着群体

9、交往或情绪交 流发展,从而通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区分自我和别人,或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好奇心 的驱使而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关于这第一次去自我中心化的根本原因,皮亚杰(1970)认为:“主体活动的取得协调, 虽然不能跟主体归同于客观现实的那些时空协调和因果协调分割开来,但仍然既是主体客体 之间发生分化的根源,也是在实物动作水平上消除自身中心化过程的根源。消除中心化过程 同符号功能相结合,将使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据此,可以认为,此次去自我中心 化的实质就是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分化和在实物动作水平上的协调。皮亚杰(1955)认为其结 果本身也是“感知运动行为的逐步协调”。、前运算阶段(27岁)

10、 自我中心化第二次出现,但却是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虽然也表现为最初的对自己和他人观 点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别相对地缺乏认识,但这种缺乏却是在表象性上 而不是在感知运动方面。皮亚杰认为(1923):自我中心言语是学前期幼儿的重要特征。他试图用自我中心言语同其 他自发言语之比来作为描述幼儿自我中心化程度的系数。对此西方尤其是前苏联心理学界颇 有争议L.S.维果茨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向内部言语发展的过渡,是为解决困难服务的, “皮亚杰错误地解释了自我中心言语的机能的、结构的和发生的实质”。西方心理学界的很 多验证性研究也倾向于否定自我中心言语的存在,认为其比例从未达到过50。但后来

11、的 进一步研究表明: 59的34岁的幼儿言语是非自我中心化的,其中3679的3岁幼 儿言语是自我中心化的, 2352的 4 岁的幼儿有自我中心言语。因此,可以认为:自我中 心言语确实存在于前运算阶段,但随着幼儿成长而急剧减少并最终消失。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有三种: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幼儿 说话时并不需要知道是在对谁说,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说话;( 2)谈话时他总是不能从 听者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讲述,总以为别人对他所讲的事早已了如指掌。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处于“我向思维”与社会化思维之间的所谓“自 我中心化思维”。它在结构上是我向思维式的,而在机能

12、上不仅像婴儿那样倾向于机体的满 足,而且像成人那样倾向于智力适应。这突出而典型地表现于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中。这种思 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或曰“中心化”和非可逆性。它导致幼儿逻辑思维中产生了“并列” 和“任意结合”现象,常常把两件不相干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用其中的一个去解释另外一个, 好像它们之间确有关系似的。因此,这时的幼儿还没有“偶然”概念,任何事情都可被他“找 到”原因。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缺乏相对性,总是把自己的感觉、看法或观点看成是绝 对的。实际表现为:对自己知觉真实性绝对信任的知觉现实主义和从自己角度批判事物之间 的关系的逻辑现实主义;不能区分并协调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或观点;不

13、能区分象征物(如词 语)与被象征物(如事物),总是把有限的言词同其丰富的被象征事物粘在一起,无法分割。 在社会性认识上,则表现为道德观念和游戏规则方面对权威的服从与单方面的尊重,从而导 致了“他律”的道德感、道德实在论和客观的责任感等的产生。从上可以看出,前运算阶段幼儿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化思维和那种不具交流功能 也不想让别人听懂的自我中心化言语,使得别人(老师、家长、同伴)很难与之对活、交流 与合作,从而成为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严重障碍。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交往(尤其是 同伴间交往)的发展,儿童得以逐渐认清别人观点或看法的存在,从而在“概念或概念化了 的活动”上区分并协调自我和别人

14、的关系,完成第二次去自我中心化。具体表现为:从5 6岁开始,“社会交往引起一个逐渐结构化或社会化的进程”,自我中心化言语濒于消失,象 征性的游戏向着有组织的、有规则的游戏发展,儿童开始理解物体之间的客观关系,并且在 人们之间建立合作的关系,在道德情感方面则逐渐向相互尊重和互惠的方向发展。三、具体运算阶段(711,12 岁)前一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使儿童获得了社会性合作的技能”和“认知运算的建构”,使其 得以运用初步的逻辑运算来解决具体问题。而本阶段的自我中心化则表现为“不能把感知事 件和心理建构区分开来”。他们不能单独运用自我的知觉进行“思考”,不能区分什么是知觉, 什么是思维。一些与感知相悖

15、(例如“假设煤是白的”)的假设性说法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 可能接受的。这种自我中心化现象一直到形式运算阶段初期,儿童能够对自己的用线进行“反省”时才得 以消失。其间是一个漫长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然而,特别仍要提出的是,在这漫长的过程 中还穿插着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它与前述的去自我中心是截然不同的。皮亚杰认为:中心化是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现为幼儿在感知事物时只集中 于刺激的一个或有限的几个感性特点而不能综合其所有的特点来考虑,整个认知活动似乎全 被这几个有限的特点所支配并以它们为中心,感性或曰直觉的判断压倒了认知的评判。例如, 给幼儿着两排等长等量(8 个)的硬币,当着他的面把第

16、二排摆宽一些,再问他时,他就会 认为第二排多了。这一典型的实例说明儿童的这种“中心化思维”是静止的、缺乏动态转换 性的、没有守恒概念和缺乏“互反性”的思维。他们不能动态地考虑并协调连续转换过程的 每一步,也不能从事物发展的来路再返回原出发点进行思考。因此也就很难掌握守恒的概念。这就是前运算阶段的“中心化”现象。它与自我中心化不同,前者指向物,后者则以人为中 心。前者只是个体发展到前运算阶段时的一个小插曲,后者则贯穿人生命的始终。皮亚杰认 为,知觉“中心化”现象是知觉场效应(即视觉中心效应)的产物,实质上就是主体知觉的 一种不协调状态。场效应虽然使主客体发生了最直接的接触,但却造成了最大的变形中 心化。主体只有不断地探究团体并通过图式的调节作用(即控制),才能把感知的材料结合 成一个近似于客观的系统,只有在这一系统中,主体才能以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客体,对客体 的认识才具有客观性。因此,可以认为,知觉场效应就是中心化的根源,而知觉活动本身就 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