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78740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观察,相应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高热惊厥、皮肤黏膜感染、出血、猝死,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精心的护理,正确的健康宣教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川崎病;护理;健康教育;预后通讯作者:贺荣莉 川崎病(KD)是一种多见于婴幼儿的全身广泛性小血管炎性反应性病变。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

2、炎,可成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可发展成为冠状动脉(CA)狭窄,有引起CA栓塞、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日益受到重视。探讨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对KD的护理水平。笔者对12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 12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男75例,女51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3.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KD诊断标准和不完全KD的诊断标准1-2,其中典型KD 98例,占77.78%;不完全KD 28例,占22.22%。患儿的临床特点为:126例均有发热,98例伴眼结膜

3、充血,120例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69例皮疹,80例淋巴结肿大,70例手足硬性水肿,92例指趾、肛周膜状脱皮,9例治疗前有冠状动脉病变(CAL)。1.2 治疗方法与结果:采用IVIG剂量12 g/kg,1012 h静脉滴注,应用IVIG多在病程310 d进行,病程超过10 d,有持续炎性反应征象的患儿仍予IVIG治疗,ASA剂量5080 mg/(kg.d),分23次口服,热退后3 d逐渐减量,约2周左右,依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情况减至35 mg/(kg.d),维持68周,如发生CAL,则延长用药时间至冠脉恢复正常,同时加服潘生丁35 mg/(kg.d)。结果全部临床治愈。2 护理及健康指导2.

4、1 护理问题:患儿入院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提出护理问题:体温过高。皮肤问题:唇皲裂,皮肤水肿、皮疹,脱皮。心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可发生栓塞、动脉瘤、心肌梗死。药物的不良反应。患儿与家长缺乏有关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及活动、饮食方面的知识。2.2 护理目标:根据提出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使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杜绝发生皮肤黏膜感染;注意病情变化,防止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熟悉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或者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儿恐惧、焦虑心情,使其适应环境,主动配合治疗;帮助患儿及家长了解有关疾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利疾病康复。2.3 护理措施2.3.1 病情观察:

5、要密切监测患儿的一般情况。4次/d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心率、呼吸、脉搏及皮肤充血、红肿、破损、结痂等情况,以利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并发症。同时要向家长了解患儿表达日常需求的语言、方式和特点,根据患儿的特点及理解能力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支持。尽量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接近患儿,让患儿有安全感,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2.3.2 发热的护理:126例患儿最早的临床症状都是发热,大多成稽留热或弛张热,发热时患儿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体温过高易致高热惊厥。因此在护理上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保持室内安静,让其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每隔4小时测量1次体温,鼓励患儿多喝开水,我们采用物理降温,如

6、降低室温,进行温水擦浴、乙醇擦浴、冰枕、冰敷及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等。采取退热措施后,每小时观察体温1次,同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体温剧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现象,以便及时处理。由于患儿高热,家长会紧张、焦虑,甚至急躁,我们采用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解释沟通,从疾病的发展必然过程到发热的护理要点,以取得家长的合作。2.3.3 皮肤黏膜护理:由于KD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出疹性疾病,皮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要随时保持皮肤清洁,勤洗、勤换,穿柔软、宽松的衣服,保持床铺的干净、平整,防止衣服、被单擦伤皮肤。要随时剪短指(趾)甲,防止抓伤。对已出现皮肤破损的患儿,要细心护理破损皮肤,防止

7、出血和继发感染。注意口腔护理,由于大多数患儿有口腔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小溃疡、唇皲裂,极易发生感染。我们采用1%2%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清洗,2次/d,口唇用新霉素甘油涂擦,并观察口腔黏膜病损情况。指导家长:患儿的毛巾要清洁、柔软,皮损结痂不要随意剥拉。注意患儿口腔卫生,饭前、餐后进行漱口。尽量避免食用生、硬类食物,以流食、软食为主。2.3.4 防范潜在并发症:重视生命体征综合评估指标,严密观察心血管并发症,临床上不能忽略了对心血管系统的病情观察,尤其因患儿年龄小,不会主诉而不易发现病情变化。如有以下表现要注意心脏缺血性病变,心绞痛:如婴幼儿有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就要提高警惕;心肌梗死:发病高

8、峰期在KD发病的13个月,所以护理人员如果发现患儿剧烈的哭叫、呕吐等症状,年长儿诉说心前区疼痛并有恐惧感应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心源性休克:如同时伴神志障碍、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则提示心源性休克,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积极抢救。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有无乏力、心悸、胸闷、头晕、出汗或烦躁不安等症状,注意心律、心音改变等,做好观察记录。协助做好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2.3.5 用药的护理: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时的护理:由于IVIG是血液制品,极易导致污染和过敏,使用前要认真检查药物质量,开启后立即使用,配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滴注时速度要由慢到快,观察确定无过敏反应后再

9、将速度调到规定数。大多数患者无不良反应,但仍需注意观察,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症状,可减慢输液速度或暂停输液,如症状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发绀、荨麻疹等,立即停药,给予输氧、保暖,配合医师给予抗过敏治疗。本组有1例发生过敏反应,因发现及时,经过抗过敏治疗后治愈。应用阿司匹林时要特别强调用量的准确性,按时给药。选用肠溶阿斯匹林,在饭后15 min服用,婴幼儿磨碎溶解后服用,如有呕吐应准确估算药量,重新补吃,保证药物剂量。阿司匹林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凝血障碍、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如观察患儿有无药疹、皮肤、黏膜、齿龈出血及大便颜色,定期复查

10、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等。同时要将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反应,事先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的合作。本组未发生药疹、出血现象及肝功能损害。2.3.6 保护性隔离:近年研究表明本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症状。条件允许时,给患儿住单间,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新鲜,室温2024,相对湿度50%60%,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头柜及地面2次,室内用紫外线每天照射2次。医疗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各种治疗和护理要集中进行,尽量减少穿刺次数及皮肤刺激。指导家属减少探视,护士、家长护理患儿前后要勤洗手,同时还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奶瓶、碗筷均要进行煮沸消毒。2.3.7 饮食护理:患儿饮食应强调营养丰富、清

11、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和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羹、鲜果汁、肉末汤等,同时避免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少量多餐,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2.3.8 出院健康指导:由于本病的病程较长,常需要回家后继续服药,要指导患儿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停药、减量。要指导家长高度重视防治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随时观察用药的反应,强调复查的重要性,定期来院复查血常规、心脏彩超以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对患儿回家的饮食、活动、休息、个人卫生、护理要点要全面指导,以确保患儿早日康复。3 护理评价通过实施整体护理,患儿较快地适应了医院的环境,主动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及时对

12、发热患儿实施了对症降温等护理措施,本组体温39.541以上占90%,无一例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或虚脱。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使患儿无一例发生皮肤出血或继发感染。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等情况,126例中发生CAL 53例,至出院时B超复查均恢复正常;静脉输入IVIG发生1例过敏反应,由于发现及时,经过抗过敏治疗后治愈。我们及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使其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减轻,对患儿的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掌握了一定的护理知识,对KD的治疗护理及预防并发症起到积极作用。4 小结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数认为常规抗原或超抗原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是其基本

13、病理改变,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冠状动脉损害而危及性命。患儿家属也常因知识缺乏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笔者通过对126例患儿的临床护理观察,认识到及时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耐心细致地对症护理,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及健康宣教,对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是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2 张清友,杜军保.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治现状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39.作者:刘翠红,付 蓉,甘 娜,贺荣莉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