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的发展.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275874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与人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与人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与人的发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学习目标1. 理解发展 、遗传素质 、年龄特征等概念的内涵;2. 说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及其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 陈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为何起着主导作用;4. 用自己的话说明青少年身心发展有何规律,如何依据规律进行教育;5. 举例说明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6. 了解关于身心发展的几种理论;7. 运用遗传、环境、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与青少年身心发展关系原理,分析各种案例。第一节 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发展,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质的,也有量的。人的发展是指作为个体的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时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人

2、的发展也叫人的身心发展。从心理学、教育学的意义上说,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不断完善和积极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胳、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入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身体发展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因此,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的活动及其发展状况。同样,身体的发展,也要受到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所以,人的发展

3、是身心互为条件的统一过程。二、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一)自然成熟论代表人物:格塞尔主要观点:强调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是受机体内部的因素,即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二)环境学习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主要观点: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任何发展都是行为的改变,任何行为都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典型言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軍事家、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华生

4、(三)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主要观点:强调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个体在发展中起主动作用认为人的认识发展是人对客观现实的适应过程,这种适应依赖于有机体本身的同化和顺应功能,不断由不平衡到平衡来实现的。三、身心发展的教育意义人的身心发展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一)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指学生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二)关于学习的关键期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幼小动物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做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劳伦兹将这

5、种现象称为“母亲印刻”。在劳伦兹看来,“母亲印刻”现象的出现,表明小动物辨认与追随母亲具有关键期,这种关键期只发生在生命过程中一个固定而短暂的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小鸭也不愿意再追随母亲了。 心理学家、教育家充分借鉴和运用了关键期概念: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人类个体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时刻。在这些时间里,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

6、状态,如果这时能得到适当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例如,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13岁是口头语言学习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学习关键期,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三)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361934)早年曾专门研究过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茨基所谈到的人的发展,主要是就儿童的心理和智力而言的。但他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维果茨基首先批评了传统教育的保守性,认为过去通常用让儿童解答各种智力习题的方法来确定儿童智力的发展水平的做法很不妥当。因为借助这种方法仅

7、能测定儿童身上已经成熟的东西,却无法判断那些正在成熟而又尚未达到能独立解答智力习题程度的心理机能。由此,维果茨基提出,至少应该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发展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发展水平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它说明那些尚未处于形成状态、在成熟的过程中正在进行的东西。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某一问题,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其次,维果茨基强调指出,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儿童的第二中水平之上,应立足于不断地将其“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使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走在学生发展的

8、前面。第二节 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单因素决定论、双因素决定论以及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论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单因素决定论是指有些人认为在众多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只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中一部分人强调内因、人的自然性的决定作用,如遗传决定论、成熟决定论等,他们通过实验、统计等方法来证实这一论点。如英国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18221911),在1869年发表了著名的遗传的天才一书,就是通过英国977位名人家谱调查统计来证明遗传的决定作用;美国的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来证明成熟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该实验发表于1929年,过程简述

9、如下:被试为一对满46周的同卵双生子,其中之一先作每天10分钟的爬梯训练,共6周。另一个未作过训练。第一轮训练结束后测量两个孩子爬同一梯子所需的时间。结果为:受训儿26秒,未受训儿45秒;然后对他们同时开始作为期2周的相同的爬梯训练,而后再次测量,结果是受训才2周的孩子只花了10秒就完成了爬梯任务。格塞尔以此证明成熟是决定性的因素)。环境决定论是单因素论中另一派的观点,行为主义学派赞成这一观点,并作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双因素决定论者把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各看作一队矛盾,认为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的发展,他们力图克服单因素论的绝对性,从而把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论是把发展主

10、体的自身作用也列入影响个体发展因素之中,并强调影响发展的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力大小的动态变化。如皮亚杰把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归结为: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及内部机制的平衡化,十分突出发展主体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中的建构作用。近些年来,关于人的发展的因素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在不断的冲突、对抗、交流和融合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主流思想,那就是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大致分为四个方面: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实践活动。一、遗传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也称为遗传素质,

11、是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而解剖特点主要是指结构特点。1、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遗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没有从遗传获得的机体,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可能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不可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因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拿现在的例子来说,在巨人运动的篮球界,也许你的父母甚至先辈的先天身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你不可能成为像姚明一样大红大紫的超级中锋。俗语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

12、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结构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不同的年龄阶段,如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理发展程度,这个生理发展程度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人的身心发展是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个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缓慢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新质的出现,人的发展就从前一个阶段跃进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这种差异的程度在身体上表现明显,在心理上则较为隐蔽。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表明,在常态下,遗传给神经系统带来的差别主要表现

13、在强度、灵活度以及脑的微观结构上。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基因中的主要成分DNA,是储存遗传信息或密码的单位,它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和人千差万别的性状。遗传素质不仅影响人的智力,也影响人的个性特征。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不同民族、种族、性别之间产生的区别提出不是靠简单的后天努力可以弥补的,而要通过遗传的缓慢进化才能实现。2、遗传作用的认识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基础)、潜力和可能性,但不能起决定作用。一方面,从遗传素质到智慧才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的发展影响在整个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减弱趋势;另一方面,因为个体的能动性和

14、对后天环境的适应与学习,遗传的影响面也在减小,如英国出现了类似“变色龙”的变种青蛙就是一个例证。在正确分析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要反对形形色色的遗传决定论。在遗传决定论者看来,人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等如同他的眼睛、牙齿和手指一样,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得来的,教育和环境对其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人们的遗传素质决定着一切。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斯坦莱霍尔也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些说法不期待地夸大了遗传的饿作用,并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遗传决定论者完全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人的发展,否定社会环境对

15、人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贬低教育的巨大作用,是极其片面和错误的。(二)环境环境,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自然环境在人民利用它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中,也附加某种社会因素在内,成为人化了的自然,因而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社会的影响。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人看成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与家庭、亲友、邻居等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是青少年时期,知识相对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对周围一切都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因而最容易受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和条件。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昔孟母择邻处”都古代名言,是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的真实写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