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272538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塬中学导学方案科目语文课题 治水必躬亲(第二课时)节次主备人赵卫国修订人马如岚 尚伟娟班级序号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3.在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学习重难点1 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同步导学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学法指导】 以了解内容、顺畅朗读、背诵为目标,采用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自主学习】1、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字词。A.

2、 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 B是以必得躬历山水( )C亲劳胼胝( ) D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E远嫌而避怨( )2、翻译句子。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3、默写。如_,_,_,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_。【合作探究】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文中“海忠介”即_

3、,是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2翻译下列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_(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_(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_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_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

4、,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6.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7.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8如果将第一、二段的位置颠倒,其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怎样?【课堂检测】1、治水必躬亲选自 ,作者 , 代江苏金匮人。文章论述了 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 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2、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

5、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拓展延伸】 自护其短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雪涛小说知无涯【注释】北人:北方人。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仕:做官。1、解释文加点词的意思(4分) 而( ) 啖()去()欲()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3分)()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_ 。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