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断线的风筝.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709928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断线的风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未断线的风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未断线的风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未断线的风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断线的风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断线的风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断线的风筝-浅谈如何让幼儿自由成长【摘要】: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帮助儿童认识世界,自由发展,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成人应该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更有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离开成人的视线,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由支配时间和自主安排活动,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各项素质能力的提高。以此看来,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孩子自主地发展。首先,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是“给孩子自由”。幼教专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一书中说过:“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我们潜在能力的机会,我们

2、就会根深蒂固地形成自由是有害的、儿童需要成人管教的意识心态。”另外,人们对自由有很多误解,自由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幼教中的自由是建立在尊重儿童发展客观规律上的:当孩子需要自我发展时,不阻碍他;当孩子探索时,不打断他;当孩子提出要求时,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那么,怎样才能充分给予孩子自由和独立的空间,让他自由成长呢?第一、要让孩子自主选择爱好和兴趣。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他们有发展自己爱好和兴趣的权利和自由,孩子对于有兴趣的事情往往会投入更多的精力。龙龙是个聪明可爱的男孩,龙龙的父母跟我说过想要龙龙上美术特长班的事情,但是我发现每次上美术课的时候龙龙的精力都非常的不集中,

3、手拿彩笔左晃晃又晃晃,我问他为什么不画画,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老师,我可以唱歌吗?”当我说现在小朋友都在安静画画,不可以唱歌的时候,龙龙看着我,眼泪不自主的流了下来。以后只要一上美术课,龙龙都目光呆滞的看着手上的水彩笔。后来在与龙龙妈妈谈到这件事情时我才知道,原来龙龙虽然年龄小,却有着音乐家的梦想,对于妈妈非要他上美术特长班很反感,甚至连日常的美术课都不愿意参与。于是,我试图说服龙龙家人,让龙龙自主选择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特长班,在我的努力下,龙龙父母不再强迫龙龙上美术特长班了。当小龙龙在我面前害羞的说“老师,我要学唱歌”的时候,我知道,他是真的很开心。佳佳是个很喜欢跳舞的男孩

4、子,可能家人担心跳舞耽误他的学习,又觉得男孩子学跳舞不像那么回事,于是阻止了佳佳进特长班,每天督促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虽然佳佳的学习是班上最好的,但佳佳并不开心,渐渐的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也很反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成绩也直线下滑。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细心呵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将做决定的权利交给孩子,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孩子的各项潜能才会得到更大限度和更持久的发挥,反之,为孩子决定一切,安排一切,只会束缚孩子的发展,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第二、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的时间。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

5、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专家呼吁,应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靠集体活动中那些有限的时间,幼儿在自由活动中,会发现,会去感受,并会创造出许多有益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有天离园前,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区域角进行活动,孩子们有的看书,有的玩玩具。只见Leo一个人东转转西转转,最后选择蹲在了教室门口,突然,Leo像发现新大陆了一样大喊起来:“呀,蚂蚁!”Leo的叫声引来了好多小朋友的围观,“老师老师,快来呀,有蚂蚁。”我过去一看,原来不知道谁掉了一小块饼干在地上,招来了蚂蚁,孩子们顿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蚂蚁饿了,他想吃饼干”“不是,他是把饼干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6、”“蚂蚁这么小,他吃不完这么多饼干”“我明天带好多饼干来给蚂蚁吃”等等。趁这个机会,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些有关蚂蚁的种类以及生活习性等知识,我还告诉他们,别看蚂蚁小,很多蚂蚁聚集在一起之后的力量是很大的。于是,一场关于蚂蚁的讨论在教室里开展起来了。孩子的需要,就是老师责任,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根据孩子的需要,激发孩子的兴趣才是成功的教学,自由活动为老师开启了另一扇教学的大门。 第三、要给孩子创造学习独立的环境。赵子墨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想去做的,就帮助孩子去做。”小班有几个好奇心特别强的孩子,每次老师用勺子给小朋友盛饭菜的时候,他们总是要去摸一摸

7、勺子,碰一碰老师端着的盆子,于是,有几次他们趁老师不注意,就自己加饭菜,因为小班孩子还不会正确使用大勺子,他们把饭菜洒的满地都是,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还鼓励了这几个小朋友,在以后开餐时,老师都会请小班长来打饭菜,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还锻炼了孩子手部肌肉的发展和操作能力。刚入园的托班幼儿因为没有足够的自理能力,平时穿脱衣裤都是老师代劳的。媛媛小朋友却是例外,每次上厕所要自己提裤子,睡觉起床要自己穿脱衣服,新来的老师不知情,午睡起床时三两下帮媛媛穿好了衣服,媛媛竟然生气的说:“我自己会穿衣服”,然后脱掉衣服裤子,重新穿上。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常常因为孩子动作慢,做不好,又怕耽搁

8、时间,很多事情老师都包办代替,看似关心照顾孩子,其实却剥夺了幼儿学习独立的机会。第四、要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机会。大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很多时候,只有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去实践,他们才有收获。平日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家长,当孩子爬到攀登架最高处时,奶奶突然大叫起来“快下来,别摔着了”;当孩子正在沙堆里玩的起劲的时候,妈妈非要将他拉出来“别玩了,这多脏啊”;当孩子在浴室一开一关水龙头时,爸爸生气的说“你看看,玩的满身水,看我不打你屁股”等等,家长的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因为家长的任何行为都在向孩子传达他的情感、态度和对事物的认识,如此一来,孩子会认为,爬攀登架是件非常危险的事

9、,再也不会去尝试,一个胆小的孩子就这样被“保护”出来;玩沙、玩水很脏,很不好,孩子再也不会对沙、水好奇了,甚至会厌恶,家长无意中扼制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应该保护、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孩子科学探究的起点。当孩子发现周围的环境令人愉快和舒适时,他们会产生喜悦感,这种喜悦感能促进他们情感和认知的发展。例如,老师带小朋友去郊游,一只蝴蝶停在小朋友的手上,并落下一滴黄色的液体,小朋友很好奇:“蝴蝶也会撒尿吗?”老师未置可否,而是问:“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想了想说:“原来蝴蝶也像我们一样啊!”老师的这种态度很好地保护了孩子对蝴蝶的好奇心,让他自己发现,原来动物和我也有某种联系。第五、给予孩子

10、自由的同时给出限制。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中,对自由的定义为“自由就是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给出自由,同时给出了限制。在任何一个时间孩子是自由的,可不能是随意的。在一个环境里,孩子们有自由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权利,但是如果他的自由妨害了别人的自由,这个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自由和责任是连在一起的,当孩子有能力承担他要的自由所带来的责任的时候,我们给予他想要的自由。米米是个鬼灵精怪的小家伙,平时也特别的捣乱,他总是喜欢把老师整理的整整齐齐的东西弄的一团糟,比如老师刚叠整齐的被子,他要一床床打开,还振振有词的说,被子里面有蚊子,他要找到,免得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被咬;老师刚整理好的书架,他把

11、书一本本拿下来又重新摆上去,但经常才摆几本书就跑去玩了,起初,老师会严厉的批评并阻止,米米却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甚至你越是阻止,他越要做。后来,老师跟米米拉钩约定,老师不阻止他做想做的事情,但是,米米必须将动过的任何东西归位,同时,当米米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的时候,老师会表扬并鼓励米米。从此,米米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始有终的,他知道了,老师给予他自由的同时,他还肩负着责任,他必须独自承担起这个责任。第六、避免过于追求规则的执行。过于要求规则的执行,规则就会成为幼儿的行为枷锁,规则把幼儿禁锢在同一个模式中,其中,禁锢的不仅是幼儿的行为,更是把幼儿的个性给抹杀掉了,这非常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12、。比如,在幼儿园中,教师规定幼儿在活动中,不能随便地走动,有时幼儿为了遵守规则,即使小便急了,他们也不敢说出来,这样就容易造成憋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是幼儿园的常规之一,为了维护课堂秩序,教师非常注重孩子这一规则的遵守。但孩子在激动、兴奋的时候常常忘记举手,这就引起了教师的不满,多次的提醒、批评,挫伤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这时规则的过多强求就产生了消极的后果。有效的规则对孩子来说不应该是强迫性的,孩子并非是单纯的执行者而应是规则的受益者。第七、重视家园共育。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教育,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随着学习和贯彻幼儿园教育指

13、导纲要精神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家园共育的优势。现在的家庭,“隔代宠”现象越来越严重,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疼爱变成了溺爱。孩子在家里可谓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很多事情孩子想自己做,爷爷奶奶怕他们累着不让做,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依赖心里,从而丧失了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这又何来自由可言?其实,放手让孩子们去主动探索,他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我们教师、家长一下子回答不了的。而且孩子们也需要成人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让他们亲身实践,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给孩子提供新玩具、图书或玩游戏时,家长不必急于告诉孩子该怎么玩、怎么做,因为孩子最会做的事就是玩。他们会用

14、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尝试各种可行的玩法,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长应以欣赏的态度,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甚至请教孩子可以怎么玩,而尽量不以主观的意见斥责孩子的玩法,或强迫孩子接受、服从于你的方式。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总体来说,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于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对孩子指导太多或是约束太多,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也不能让孩子在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成长,毕竟,幼年期的孩子无法辨别是非,不能区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所以,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就像放风筝一样,有紧有松,只要线未断,就让它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