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706068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弗洛伊德的心理人类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弗洛伊德与人类学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虽然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一个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一个是研究人的文化现象,而人的心理现象与文化现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所以,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谋求与文化人类学的结合,而文化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则不断地从心理学中寻求帮助。 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互动使两个学科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形成两个新的学科,一个是民族心理学,一个是心理人类学。民族心理学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研究心理学,心理人类学则用心理学的观点研究文化人类学,1961年,美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出版了心理人类学研究文化和个性的方法一书,提出心理人类学

2、概念。两个学科沿着各自道路已经走了不少的路程,目前已经出现逐渐融合的趋势,最终完全有可能合并成一个新的学科。在心理人类学中,弗洛伊德的贡献是巨大的。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生长在一个丧失了宗教传统势力的犹太人家庭中,1873年,为了满足自己“探索周围世界之谜并为解开这些谜尽可能的做些事的不可遏制的需求”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医学,并自学了哲学。博士毕业之后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阐述无意识理论为核心,后期则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并建立了人格结构的理论。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对文化人类学范畴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图

3、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这三部著作中。在这些著作中,弗洛伊德探讨了人类社会的起源,道德和宗教以及法的形成机制,原始宗教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这些研究构成了弗洛伊德涉足社会,文化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是弗洛伊德对宗教仪式的第一次正式研究,在此文中,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乃是整个人类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众所周知,宗教礼仪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的宗教实践活动。礼仪是信仰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宗教徒企图借助这些活动影响臆造的或现实存在的客体。所有与宗教信仰观念和魔法观念相关的活动如各种仪式,祭祀,斋戒,祈祷等都属于礼仪,在所有这些活动中,参加者都是从象征意义上,而不是从自然意义

4、上感受他们。根据宗教定义,参加礼仪活动室保证教徒在阳间和阴间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严格遵守礼仪活动的固定形式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据认为,只有动作准确的祈祷才能保证达到教徒所希望的结果。礼仪作为刻板的,习惯性行为的综合,属于宗教中最保守的成分之一,礼仪经过不断重复,获得了很大的稳定性,渐渐融入日常风俗和民族传统。经常参加礼仪活动可以使人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些习惯往往又转化为深刻的内心需要。因此,教徒当中常见有这样一些人,礼仪作为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与宗教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弗洛伊德认为,宗教仪式和神经官能症行为之间不仅外在的特征相似,而且内在本质也相似,这些相似之处表现为:不完成仪式动作良心便会

5、受到谴责,必须在完全独处中完成这些动作,绝对禁止被干扰并极认真地完成动作的细节。两者最根本的相似点在于,自然本能受到压抑是他们体现的共同基础。只不过神经患者受到压抑的是性欲本能,而宗教徒受到压抑的是利己的,危害社会的本能。当然,两者也存在区别,这些区别是:神经病患者的程式化行为更多地具有个体多样性,这与宗教仪式(如祈祷)的群体统一性不同。并且,前者具有个体性而后者具有公开性和社会性。但主要的区别在于,宗教仪式使用的器物都具有象征意义,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而神经患者所使用的器物让人感到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最后,弗洛伊德得出结论:我们不妨把固执型神经官能症当做宗教发展的病理学摹本来看待,认定神经官

6、能症为个体宗教信仰,认定宗教为普通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这样,弗洛伊德就将宗教归结为心理变态现象。他的这个观点引起了罗马教会的极大愤怒,也引起了轰动学术界的轩然大波。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弗洛伊德试图借助精神分析来研究各民族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国家秩序,伦理关系和宗教的起源,同时也涉及近亲乱伦的禁规和信仰的戒令。他认定图腾制度是认识最重要的“文化设施”的起源的关键。他讲三种人进行心理比较:把原始人的心理,儿童的心理,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相互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在每个文明人身上都有野蛮人的影子,也就是文明初期相当于个人的童年期,而每个人的童年期都在程度不同的大致重复着人类的

7、发展。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儿童期应当走完从石器时代到现代文明这样一条艰难的发展道路,人类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与个体的里比多发展阶段相提并论。他进一步具体指出,文化史上的巫术时期相当于“幼儿自恋时期”,宗教时期相当于儿童依恋父母时期,科学时期相当于个人适应现实生活之后的成熟期。正是由此开始,弗洛伊德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按照图腾崇拜的“幼稚期的足迹”来“猜测它的最初含义”弗洛伊德还对图腾崇拜仪式图腾餐进行分析。图腾餐的具体过程是:先对图腾进行哀悼,痛哭流涕,然后全体在场的人尽情狂欢,举行盛典打破禁令,杀死图腾动物并煮汤食用。弗洛伊德认为,这一仪式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情景相似,野蛮人象征性的活动背后隐藏

8、着人类历史中的某些真实情景。他接着对世界各地所发现的图腾崇拜现象进行了概括,指出:1,对图腾的杀害是原始民族最大的罪恶,全族的人都将举行报复。2,图腾代代相传而不因婚姻而改变。3,在原始社会普遍实行婚外制,严厉禁止乱伦,其中,第1,3两点是最基本的要求。弗洛伊德说到,图腾的两个基本要求,两项禁忌核心的规定,即禁止杀害图腾和禁止娶同一图腾部落的妇女为妻,就其内容来讲是同俄狄浦斯的两大罪恶相一致的。因此,图腾产生的前提是俄狄浦斯情结。在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弗洛伊德还对禁忌进行了考察。“禁忌”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双重含义,即神圣的,崇高的和禁止的,危险的,破坏禁忌要受各种惩罚。禁忌的种类和形式五花八门

9、:有调节劳动活动的禁忌,有保护个人财产和社会团体财产,保护弱小者的禁忌,有因个人生活或群体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事情而制定规则的禁忌等等。各种禁忌在集体生活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之后,逐渐融合进了宗教道德规范和禁令的体系。弗洛伊德认为,禁忌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社会每个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性欲,攻击欲,贪欲等诸如此类的反社会欲望的需要,这些欲望破坏着社会的统一和团结。为了压制人们无意识中那些最强烈的本能欲望,社会从外部强加给人们种种禁忌,这些禁忌通常被认为具有魔力,谁破坏了禁忌谁就要遭到惩罚,或者是他本人或者是与他相关的人或物。因此,谁破坏了禁忌就要举行复杂的仪式,并且节制相应的行为来进行赎罪,这说明,节制是遵守

10、禁忌的基础。弗洛伊德进一步论述道,禁忌的出现正可以有力地说明无意识中乱伦欲望或俄狄浦斯情结存在的普遍性。因为,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乱伦禁忌是原始人最严厉,最重要的禁令。而禁令总是禁止人们竭力想干的行为,如果任何人对此都不感兴趣,也就是任何人都不想去进行这种行为,那就没有必要设置禁令。因为这毫无意义。而且设置禁令越严厉,有关的倾向和欲望也就越强烈。对于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克鲁伯指出,任何一个文化人类学者如果忽视了他的著作,损失是极大的,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是令人信服的。卡迪纳则认为:“不过,弗洛伊德却代表着社会学必须认真考虑的一股力量,因为他使人们能够接触到一个新的方面,这个方面早就为社会学所知道,却由于缺乏恰当的方法而被人忽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