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玫瑰手留余香4.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69023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人玫瑰手留余香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与人为善第二框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 教学设计 常州金坛区 社头中学 刘志英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更多的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平凡善举中。 教育学生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2帮助学生理解帮助他人是可贵的,但帮助他人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3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友善的价值观,懂得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 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知识与能力1、 了解与人为善的表现形式,以及对自己、他人、社会的意义。 2知道生活中人人需要帮助,掌握帮助他人的智慧和方法。并能坚持原则。 过程与方法在日常

2、生活和学习中,要多帮助、关心他人,用点点滴滴的善举来传递自己的爱心,实现人生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用智慧温暖彼此”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依据:帮助他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遭遇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甚至比不愉快更严重,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帮助他人需要智慧、方法,更要讲原则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更好地去帮助他人。 三、教学准备 1、素材收集:(常州:一串感人的故事,一座爱心积累的城市)新闻材料 2、多媒体课件四、教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感悟善举1、请同学们阅读刚刚课前发下去的新闻素材常州:一串感人的故

3、事,一座爱心积累的城市、找出本新闻中的关键词。社头中学近三年来的接受帮助的情况分别是:2014-2015年、20人、每人1250元,总计25000元;2015-2016年、28人、每人1250元,总计35000元;2016-2017,35人,每人2000元、 总计70000元2、社头中学爱心助学基金会情况介绍及师生爱心捐助情况图片思考:通过对上述文字材料的阅读和照片的观看,你有何感悟?(设计意图:通过常州新闻的爱心接力、金坛教育局的扶贫帮困、社头中学的爱心捐助,让学生感悟他们都是在用善举传递爱心) (一)、用善举传递爱心1、阅读教材P85页小字思考交流:帮助不在大小,一个眼神可以给人以温暖,一

4、个微笑可以给人以鼓励。还记得上一次你帮助别人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上一次别人帮助你是什么事吗?(小组交流)2、展示:知识链接 国际志愿者日通过上述分析让学生认识 结论一:善举的表现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助人之举有时是惊天动地的,但更多的时候表现在点点滴滴的平凡善举中。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碰撞后的谦让,一次跌倒后的搀扶3、阅读感悟: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二4、读一读课本P86素材 辨一辨:施以爱心,不图回报VS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分小组进行、讨论2-3分钟、小组代表回答。结论二:善举(如:参加志愿服务)的

5、意义对个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境界 对他人:方便他人、温暖他人、激发他人活力和希望 对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了解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两人的大爱善举和学生的辨论来使学生认识善举的价值 、意义 )活动二 : 践行善举1、 展示图片:同学、老师如何践行善举 (二)、用智慧温暖彼此2、 看课本P87关于雷锋的素材,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由于帮助他人的方法不对,有时会出力不讨好。你遇到过类似情形吗?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结论一:在现实生活中,帮助别人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会被人误解,自己还会受到委屈因此,帮

6、助他人不仅需要热情,也需要智慧和方法。帮助他人要真诚,要考虑对方的实际需要。不能强迫他人接受帮助,不能居高临下地恩赐和施舍,不能沽名钓誉搞形式主义,不能损害他人的自尊心、增加他人的负担要在他人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提供帮助,锦上添花固然重要,雪中送炭更为可贵) 3、展示:读故事 品道理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结论二:帮助他人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助者自立自强,在于创造条件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而不是助长他们的依赖性和惰性,让他们永远安于弱者的地位。)4、 展示:新闻链接调查: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频发农村成“重灾区”_凤凰财经2016年7月19日 - 还有一些人看到同伴落水救人心切,因不掌握救援方法或不具备

7、施救能力,导致死亡人数增加. 上述新闻对你有何启示?(结论三:帮助他人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当他人身处贫困时,可以选择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选择精神上的关怀和鼓励;当遇到他人落水、歹徒行凶等危险情况时,可以选择极力施救,也可以选择呼救或报警。任何理由的袖手旁观、无动于衷,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帮助他人也要有原则一方面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不能帮,对他人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拒绝。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达到的要求可以真诚委婉地拒绝。)(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学生、老师如何践行善举的、而引导学生我们怎样来帮助他人、通过讨论、读故事、了解新闻等多种形式明白帮助他人的根本目的、明

8、白帮助他人需要智慧、方法,更要讲原则。)活动三:传承善举 三、与人为善的真谛 1、展示:从善的名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左传锄一恶,长十善。 宋史。毕士安传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 布尔沃利顺2、朗读上述有关从善的名言,说说你对“善”的理解(结论一 :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必备素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与人为善必须要具备区分善恶的能力。区分的标准就是道德和法律。与人为善就是说要做善人、行善事、播善心。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行善积德,做一个友善之人)(设计意图:通过

9、朗读古人等名言、感受与人为善历史悠久、是传统美德,因而要传承,所以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新课小结第17课 与人为善 第二框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一、用善举传递爱心1、善举的表现2、善举的作用或意义二、用智慧温暖彼此1、帮助他人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助者自立自强2、帮助他人的方法 - 情况不同方法不一样3、帮助他人的原则-一方面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课后践行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当同学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时、请伸出你爱的手!作业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语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告诉我们 ( )(1)帮助他人,都是为了获得他人回报(2)帮助他人,一定能让自己

10、获得快乐(3)方便他人,往往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4)帮助他人,也能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A.(1)(4)B. (2)(3) C.(2)(4) D.(3)(4)2、“施以爱心,不图回报”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两种说法 ( )A.是矛盾的,前者要求回报,后者不要回报B.都强调献出自己的爱心不一定都能获得回报C.都告诉我们,获得帮助就一定要懂得感恩D.是一致的,前者强调无私助人,后者强调懂得感恩3、帮助他人的根本目的是 ( )A.是他人感受到温暖 B.使他人感受到快乐C.使受助者自立自强 D.使受助着独立自信4、 帮助他人的原则是 ( )A.是兴趣和爱好 B.是明辨是非C.道德和纪律 D.是道德和法律

11、以及量力而行 5、2016年7月19日 - 还有一些人看到同伴落水救人心切,因不掌握救援方法或不具备施救能力,导致死亡人数增加.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1)帮助他人要运用智慧(2)帮助他人要量力而行(3)帮助他人要掌握方法(4)没能力就可以袖手旁观A.(1)(2)(3)(4) B.(2)(3)(4) C. (1)(2)(3) D.(1)(2)(4)二、 简答题6、 从年至年,常州市注册志愿者从万人增加到万人,志愿服务组织个。去年全市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万小时。该市连续年举办“社区邻里节”,促进了邻里之间相互熟悉、守望相助,关系更近、更信、更亲,凝聚起和谐友爱的浓厚氛围。思考:(1)据材料回答,志愿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现在为什么很多地区都积极宣扬参加志愿者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