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作文创新探析——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职写作教学困境与对策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地区作文创新探析——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职写作教学困境与对策探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地区作文创新探析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职写作教学困境与对策探析【摘 要】民族学生在地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作文教学虽屡次改革,终是差强人意。但作文若讲求以下策略也许不失为可取之径: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突破思维固着;突出人文培养。【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作文教学;创新民族地区高职为少数民族集中之地,在校学生,90%以上的属于此列。民族学生在地域、知识、心理和思维等方面有着特殊性,如何引导他们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来呢?一、民族学生的特点。盲荒的自然风貌、刀耕火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熏陶与承传、尤其是历史的人为痼疾造成边区生产力水平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从而形成了民族学生的独特性:首先,
2、心理上,民族学生勤劳、朴实、自尊心强,由于环境的封闭和经济的落后又造成了他们的封闭、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特征,缺乏写作的浓厚兴趣。其次,知识方面,民族学生家长的文化视野偏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过少,兼之文化场所少;其年龄多在1318岁,刚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占绝大部分,所以民族学生阅读面窄,接触信息量少、质旧、知识更新慢。再次,思维上,受地域、知识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创新意识淡薄。二、民族学生作文出新意的客观实在性1时代的需要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民族地区学生的作文状况,让民族地区的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再局限于边区狭隘的地域视野,沿袭农耕
3、文化、巫傩文化的滞后性,这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2人文素质的需要高职阶段,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关键时期。如果在此期间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那么为民族生的成才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培养正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作为出发点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具有综合素质的人。3民族发展的需要随着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越来越凸显出地域性、差异性、异质性,这与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文化、公民人文素养的精神相悖的。三、作文出新意的策略1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帮助民族学生克服创新的心理缺陷。兴趣是学生作文的诱发剂。可从以下几方面去下功夫:端正民
4、族学生写作态度;帮助民族学生发现本民族和自身优点;帮助学生树立挑战自我意识;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帮助民族学生克服创新的知识缺陷。2突破思维固着,绽放新意。首先,养成创新的习惯。孔子说:“少成若性也,习惯成自然出。”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思维固着。因此,作文创新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各方面先养成学生一种创新的习惯,即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思维或行为。如果学生没有这种良好的创新习惯,一提笔就可能落入俗套,写不出新意来。其次,求新。俗语: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而学也无定法。从内涵来说,新的内容须是出自主体对客体的全面关照、认真研究所得的真知灼见和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当然,首先要有较深厚的民
5、族文化积累。这可以从加强美文尤其与自己相应的文化需求的训练来实现;也可从常练文笔、日记摘抄、民族风情撷趣等方面获得写作功底;也可从时事热点方面:如民生困惑、40岁民工现象、第二代民工等方面获得写作资料以夯实自己的写作知识。再者,激励学生努力发现并整合民族的“真、善、美”,在学路宽,师法广的基础上勇于反映真,表现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进而认识写作的规律: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要有真善美的闪光。据此,或能入其腠理,而张于文法。3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首先,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中,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民族感受,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民族习
6、俗,以突出学生对本民族的审美探究能力。正如风中柳树摇曳多姿一般,学生可挖掘湘西龙山里耶的“秦简”文物价值,也可追慕火岩洞的“阴河载舟”;既可凭吊上堡旧石器时代遗址,也可一鞠“水上画廊猛洞河”的神韵书写民族骄傲,燃民族自信力。其次,培养民族学生创造能力,主要从思维方面把握,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进行跨越式写作,注重民族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根据民族学生的思维与心理特点入手:打破思维定势,训练逆向思维。由于思维定势尤其是民族的劣根性的负作用很大,使人们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创新。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不要“迷信”前人即成的定势,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敢于评判前人的得失。
7、尤其要着力培养民族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如可以质疑求异,多向选材立意。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收敛等各种对立统一的,全方位的,立体动态的思维形态。也可以激活思维,开拓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反向角度对已成定论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作发散思维,以图打破思维定式,开拓新思路,获得新发现。培养民族学生养成错落、跌宕、发散思维的习惯,让其思绪达独、新、妙之境界。如:抽象的情感通过描写形象各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谓愁之多;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写愁之广;晏殊的“明月不谙离愁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愁之久;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
8、多愁”写愁之重;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天边丝雨细如愁”写愁之形.由此知创新民族地区作文就得重视民族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当然,在思维训练过程中要克服或避免思维的从众倾向,努力避免民族思维定势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还要尽可能地消除妨碍创造性思维的某些非智力因素,诸如怯弱、倦怠、自闭等等。总之,民族学生因阅历少、知识不够丰富、思维障碍比较多而构成了作文教学的困境。但只要我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帮助民族学生克服创新的心理缺陷、突破思维限制、注重人文熏陶,即使在困难的民族地区仍能让学生的写作绽放出新意。参考文献1 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王朝彦.文笔训练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