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68330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升华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概论1.心理学的 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的 基本性质 :心理学是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的一门科学。3.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 于 1879 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标志 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4.心理学的分支( 1)心理学理论领域:实

2、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记:诗人发心声)( 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记:林教工告发)合起来便是:诗人发心声,被林教工听到跑去告发。5.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 及其特点:(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客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

3、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 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和科学性,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研究者可以使得被试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法

4、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也叫现场试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 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由于严格控制,这种方法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实 验室实验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的局限性。 (条件限制)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

5、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欢迎下载第 1 页,共 26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6、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和

6、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 推测其内在的心理活动。( 2)调整和控制行为: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第二章意识与注意1.意识的概念: 意识 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 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无

7、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2.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2)( 3)(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 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 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

8、示的状态。3.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1)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 ” ,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4.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和随意后注意三种。5.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

9、清晰和深刻。-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 3)白日梦状态 -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4)睡眠状态 -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 到很强的刺激,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欢迎下载第 2 页,共 26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生物节律:指生物的周期性变化,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日节律 :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人的日周期实

10、际是25 小时。*生物节律与睡眠: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如果不顾生物钟,而是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睡眠质量受损,睡眠的阶段如飞行时差。7.脑电波与第一阶段 -过渡期 -波(持续第二阶段 -轻睡期 -波(持续17 分钟;脑电波为1025 分钟;脑电波为波 12cps),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波( 47cps)第三、四阶段 -沉睡期 -波(脑电波以波( 4cps 以下)为主,而振幅极大)REM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 (做梦; 年龄越小, 所占比例越高)轻睡期REM循环约46 次循环;第一次循环中,REM持续约10 分钟,最后一次循环,REM可持续到一小时8.失眠的种类:( 1)情境性

11、失眠: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是暂时性失眠;( 2)假性失眠:心理上有失眠感;( 3)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4)药物性失眠:咖啡因影响;对安眠药产生药物依赖。弗洛伊德:梦是无意识泄露出来的途径,是欲望的满足。梦的特征与研究霍尔:大多数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因此有一些梦相当普遍。9.梦的特征 :( 1)梦境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自我中心是梦的第一个重要特征;( 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 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

12、影响梦的内容10.催眠现象*催眠的原理 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催眠与睡眠的区别催眠是有意识的,睡眠无意识。*催眠的 概念: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催眠理论 :( 1)催眠是角色扮演(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由巴伯尔和斯潘诺斯提出由希尔加德提出第三章感觉与知觉1.感觉的 基本概念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感觉是多

13、种感觉的总“第六感觉 ” 或 称超感称,通常人们讲五官,即视、听、味、嗅和皮肤五种感觉,也有人提出知觉( ESP) 。2.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欢迎下载第 3 页,共 26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触觉、温度觉、痛觉)( 3)内部感觉:机体觉、机动觉、平衡觉 3.感受性与感觉阀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分为:( 1)绝对感觉阈

14、限:指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它是一个可变的模糊界限,需取平均值( 2)差别感觉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韦伯定律: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察觉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K )。*费希纳定律: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4.视觉适应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 降低感受性。视觉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光适应)和暗适应。# 颜色的特征 : 色调、饱和度、亮度# 基本的视觉现象和机制、色觉理论# 基本的 视觉现象 :视觉适应、色觉。5.视觉的机制 :眼睛:角膜 瞳孔(由虹膜环绕) 水晶体 视网膜(真正的感光机构;棒体细胞、锥体细胞)有感光细胞、*具体描述为:光线通过角膜进入到位于它后面的瞳孔,瞳孔调节光线的强弱使适量的光线进入眼球。再通过瞳孔后方的水晶体的曲度变化,使适量的光线能恰好的聚焦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形成图像。这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