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首的认定.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2635668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自首的认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自首的认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自首的认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自首的认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论自首的认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自首的认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自首的认定.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 业 论 文毕业生姓名:范 慧专业:法 学学号:04602060指导教师武 春 修所属系(部):社 科 系二八年五月前 言自首制度作为一项法定的刑法裁量制度,由于其对于鼓励犯罪人悔过自新和减少司法运作成本意义重大,并有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因而一直受到各国刑法学界的重视。1997年刑法对于自首制度做了较大规模的改进和完善,这不仅体现在刑法总则对于自首概念、条件的规定,而且在刑法分则中也有对自首制度体系上的进一步改进。尽管如此,自首制度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些问题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因此,加强自首制度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具

2、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 录摘要11. 自首的概述11.1.自首的概念、本质11.2.自首与坦白的关系31.2.1.坦白的含义31.2.2.自首与坦白的异同42. 自首的认定42.1.一般自首的认定42.1.1.自动投案的认定42.1.2.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62.2.准自首的成立条件72.2.1.主体要件的认定72.2.2.客观要件的认定82.3.单位自首的认定92.3.1.单位自首存在的必要性92.3.2.单位自首的认定93. 自首制度的完善103.1.一般自首成立条件的完善103.2.准自首的成立条件的完善103.3.特殊自首的完善11结语12注释13参考文献14致谢16ii太原理工大学阳

3、泉学院-毕业论文论自首的认定摘要: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刑法制度,从理论研究来看,自首制度一直为我国刑法学界所关注,笔者将结合自首法律的规定和司法操作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自首的概述,在进行自首的认定前,首先必须对自首的概念、本质以及自首与坦白的关系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第二,自首的认定,该部分系统地探讨了一般自首、准自首以及单位自首的认定,并对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自首制度的完善,该部分在肯定1997刑法的前提下,就完善自首制度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关键词:一般自首 准自首 单位自首 认定1. 自首的概述1.1.自首的概念、本质自首制度在统治阶级预防与惩罚

4、犯罪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要研究自首的认定,首先必须确定自首的概念,只有确定了这个标准,我们才可以从复杂的司法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定自首的情节。尽管刑法典对自首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但是刑法理论界对自首概念的争论并没有停息,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是以法律规定为据,即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因此,自首的成立就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二是认为自首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除了法律规定的前两个条件外还要接受国家的审判和追诉,尽管法律条文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来说必须做

5、到这点,只有这样才能说明犯罪分子有悔改的诚意。2对于上述的纷争,笔者认为两种学说在具体内容上并无根本的分歧,争论的焦点只是在于哪种表达更为合理。因为持两要素说的学者,在解释其倡导的自首的成立要件时,也会强调犯罪人在自动投案后不能逃跑,如实供述罪行后不能翻供,只是他们认为自动投案本身已经包含有犯罪人不能逃跑,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已经包含了犯罪人不能翻供的含义;而持三要素说的学者则把犯罪人不能逃跑、不能翻供理解为单独的条件。至于说到哪种更为合理科学,笔者个人认为,将接受审查和裁判独立于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两个条件之外,作为一个单独的条件更为可取。因为,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6、的解释(后称解释)第1条第5款、第9款分别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按照这两款规定,似乎具备了一般自首的两项法定条件,仍有可能不能成立自首。这显然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而造成这一重大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将自动投案牵强地理解成了当然包含着犯罪嫌疑人在自动投案后不能逃跑的要求,否则便不算是自动投案;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牵强地解释成当然包含着犯罪人在供述罪行后不能翻供的要求,否则便不算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所以笔者认为将接受审查和裁判这一要件作为自首成立的要件

7、更为合理,操作更加方便。我国现行刑法有关自首的规定主要有: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学界称之为一般自首);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学界称之为准自首);刑法分则第164条(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还有类似的第390条(行贿罪)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392条(介绍贿赂罪)规定: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

8、免除处罚(学界称之为特殊自首)。自首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可以能把上述刑法中所规定的所有自首情形涵盖在内的概念。但是,无论是两要件说还是三要件说,似乎都难以达到这个要求,为此,有的学者又提出将一般自首和准自首的概念合并起来作为自首的概念,即“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行为。”3这个自首的概念应该说是要比前述的两要件说和三要件说要更周延些,但是它同样违背了概念的内涵的根本要求:概念的内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把外延的概念想加。纵观前述几种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不

9、管是几要件说都要求有自动投案这一要件,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自动投案并非是一切自首都具有的情形。准自首和特殊情形下的自首中均不需要具有自动投案的情形。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应该把自动投案纳入自首的概念,在此,笔者认为自首的概念应该这样概括:“在法定期间,行为人主动接受审查和裁判,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这里的法定期间,不同的自首类型中是不同的。一般自首的法定期间是指在犯罪以后,被抓获归案之前。准自首的法定期间是指行为人被关押之中。而特殊情形下的自首的法定期间则是犯有特定罪的行为人在被追诉前。自首的概念反映着对自首本质的认识,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

10、系的范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体,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的自首也不例外。关于自首的本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特殊性,自首的本质必须是自首行为区别于其他诸如坦白、立功等行为的基本属性;(2)普遍性,自首的本质必须是能包含自首的所有形式所具备的属性,包括一般自首、准自首、特殊情形下的自首;(3)内在性,自首的本质必须是其内在的联系性,而非单纯的外在表现。作为自首的本质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缺一不可。因此,自首的本质应当是指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将自身交付国家追诉。因为这一界定符合自首的本质特征:(1)出于己意而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是自首的特有属性,同时这一界定也将自首与坦白、

11、供认等法律现象区别开来。(2)无论是一般自首、准自首还是特殊情形下的自首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犯罪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将自身交付国家追诉,这也是符合了自首本质的普遍性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这一界定较为合理。1.2.自首与坦白的关系自首与坦白,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正确界定两者的关系,对于指导司法实践中有关自首认定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试从坦白的含义着手,对自首与坦白的联系以及区别展开讨论。1.2.1.坦白的含义现行刑法并没有规定坦白,更没有设立专门的坦白制度。坦白只是刑法理论上的概念。坦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坦白包括自首,自首是坦白的内容之一,是坦白的最高形式。狭义的坦白不

12、包括自首在内,与自首是一种并列关系。在自首认定中,自首与坦白一般情况下是不难区分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要正确区分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坦白不属于刑法立法上的概念,因此,在理论界对坦白的概念存在多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判的行为”;4第二种观点认为:“犯罪被发觉后的主动交代称为坦白”;5第三种观点认为:“坦白是指犯罪分子作案后,被司法机关拘留归案,尚未向其出示证据而交代了罪行,并愿意接受法律制裁的行为”;6在上述关于坦白概念的观点中,目前在我国刑法领域居于通说地位的是第一种观点。1.2.2.自首与坦白的异同准确理

13、解自首与坦白的关系,有利于正确界定自首的认定。自首与坦白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者的存在都以行为人实施了犯罪为前提。自首和坦白都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后对待自己罪行的主观态度,如果没有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就不存在坦白与自首的问题;(2)二者的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均能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都有接受国家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判的表现,并表明各自不同程度上对所犯罪行的认识和悔意;(3)二者的主体均可以得到法律的从宽处罚。坦白从宽一向是我国对待坦白犯罪的从宽刑事政策,而自首则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从宽处罚情节,二者都会获得宽大对待。自首与坦白存在联系的同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同点:(1)自首与坦白所反映

14、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程度不同。自首犯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轻,坦白者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重。因为,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是被动归案以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而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所被指控的罪行的行为。因此两者所反映的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是有很大区别的;(2)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而坦白只是法官根据立法精神所作的酌定量刑情节;(3)自首可以依法减轻,但是坦白不具有减轻处罚情节。2. 自首的认定2.1.一般自首的认定2.1.1.自动投案的认定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

15、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7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在目前看来是较为科学的。根据这一定义的界定,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把握:第一,自动投案的时间条件,自动投案的时间是犯罪以后、归案之前,如果犯罪尚未发生或者不存在,自然无案可投;而如果犯罪人已经处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下,那也不存在一般自首的可能了。解释对于自动投案的时间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自动投案须于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是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的,均不失是犯罪人在犯罪后,归案之前的自动投案。第二,自动投案所投向的机关,根据解释的规定,犯罪人投案的,既可向负有侦查、起诉或审判职能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为之,也可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为之。这里的公安机关应该作适当的扩张解释,不仅包括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