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563567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二)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珐琅(lng)卖弄(lng)渺茫(mio)B、腆着(din)寒噤(jn)赠送(zng)C、发窘(jing)诓骗(kung)鉴赏(jin)D、惊骇(hi) 风骚(sho)脂粉(zh)2、下列选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冥思愕然商酌眼花瞭乱B、镂空嘻戏颓唐花团锦族C、繁衍祷告惘然一代天骄D、阴晦慨叹妒忌荒草凄凄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B、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不少评论家反复研

2、读他的作品,认真筛选,断章取义,力求用最新鲜、最精华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C、最近,央视现场直播了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阴、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实在令人惊叹不已!D、峰环水抱的美丽小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稀稀疏疏鳞次栉比,幽深而庄严的古庙坐落在绿树浓荫中。4、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

3、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5、下列句子对课文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公输记叙了墨子劝阻宋国进攻楚国的故事,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分显示了墨子能言善辩、有勇有谋、镇定自若的特点。B、小说故乡以“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作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写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深刻的主题。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用驳论据的方法,先直接批驳,

4、再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D、曹刿论战主要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全文的文眼是“远谋”,通过人物对话,以精练的语言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短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汉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手法多用“赋”“比”“兴”。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现代诗人,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等。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

5、又多灾多难的祖国。D、唐朝以诗为代表性文学样式,李白、杜甫、刘禹锡都是著名诗人;宋朝则以词为代表性文学样式,苏轼、温庭筠、欧阳修都是著名的词人。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0分)(一)阅读行路难,完成第7题。(2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诗的前四句运用强烈的反差,以乐景写哀,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B、“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的情怀,在

6、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C、七八句运用了吕尚、伊尹的典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不能得遇明君的苦闷。D、诗的结尾笔锋一转,在沉郁中振起,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心,是全诗的最强音。 (二)文言文阅读。(10分)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赂诸侯以王之地,背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

7、,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贤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妒而进贤。夫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贵且使己贱,故人难之。”(节选自战国策)注释:苏子:即苏秦,战国时纵横家。垂沙之事:指垂沙战役,垂沙,地名。令尹:官职名。8、下列各项中实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必进贤人以辅之(招纳)濯清涟而不妖(洗涤)B、使王见疾于民(怨恨)斗折蛇行(北斗星)C、好伤贤以为资(贤人)泉而茗者(泉水)D、是以国危(国家) 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9、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至于无妒而进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事之以善言以牒为械C、今王之大臣投诸渤海之尾D、使王见疾于民则其受

8、于人者不至也10、苏子认为“无妒而进贤”难的根本原因是( )(2分)A、贤能的人被任用,自己就会被废弃,贤能的人地位尊贵,自己就会卑贱。B、大臣们互相攻讦,不能和睦相处。C、大王不能审慎地任用大臣和贵戚,使国家陷入危险。D、有仁爱之心的忠臣太少,所以不能为国家推荐贤才。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古诗文默写。(8分)(1) ,雪拥蓝关马不前。(2)行到水穷处,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 ,野渡无人舟自横。(5)走近文天祥,他那:“ , ”的家国之痛令人动容。(6)范仲淹几经

9、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实践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伟大抱负。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语段,完成1317题。(15分) 枯 竹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

10、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

11、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15分)13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3分)14从全文看,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运用了 顺序,作用: 15下面诗句是

12、从第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3分)选项:A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C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还原: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16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2分) (2) 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分) 17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2分)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我选择 (填序号),理由是: (二)阅读语段,完成1822题。(10分)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环境、境况和遭遇。人们总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人所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