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2553121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一、研究对象和内容(一)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广州市某技工学校学生。对广州市某技工学校学生一、 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集中发放 问卷的方式。为确保调查结果真实有效,问卷以不计名方式进行施 测,各年级分别发放问卷800份,全部收回,一、二年级的有效问 卷份数分别为700、751份。同时,整群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 实验班33人,对照班3了人。(二) 研究内容1. 抽样调查资料。调查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基本情况,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等人口学资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内容,主要调查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情 况;(3)

2、主观幸福感量表(SWB)内容,测查技校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2. 积极心理干预第一步:实验前测。整群随机抽取2个班技校学生进行SCL 90、 主观幸福感测试,确保两组在以上变量无显著差异。第二步:实验实 施。采用积极心理健康课堂教学(附:积极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见表1)对实验组进行为期4个月课堂教学与行为训练,教学形式包 活:讲座、讨论、角色扮演、作业分析和定向训练等。平均每周一次, 每次2. 5小时,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第三步:实验后测。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全体学生进行第二次SCL-90与主观 幸福感测验,与实验前测进行比较分析。二、研究结果(一) 调查样本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症

3、状自评量表(SCL-90),适用对象为初中生至成人(14岁以上)。 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 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统计采 用5级记分法,症状从没有到严重分别计1到5分,计算各因子总 分,得分越低其症状表现越好,各因子总分除以其条目数得因子标 准分。将调查样木SCL-90各因子标准分均值与全国中学生常模、 全国青年常模等进行单一样木T检验。调查样木SCL-90各项因子 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达到差异非常显著;调查样木的躯体化、敌对、 精神病性因子高于中学生常模,达到差异显著;调查样本的强迫、人 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因子低于中学生

4、常模,达到差异非常显著。(二) 两个组在实验前后SCL-90症状、主观幸福感的显著性检验对两个组在实验前后SCL-90症状、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进行显著 性检验。实验组与传统组在实验前无显著差异,说明实验前二个组 基本处于同一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实验后独立样本t检验 表明,两个组的.SCL-90与主观幸福感变化差异在强迫、人际敏感、 抑郁、焦虑、恐怖、消极情绪这六项上达到显著水平(P0. 05), 实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且达到显著水平;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上 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且达到显著水平(P0. 05) o实验组SCL-90 与主观幸福感变化差异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消 极

5、情绪这六项上达到显著水平(P0, 05).实验后得分低于实验前 且达到显著水平;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上实验后得分高于实验前 且达到显著水平(P0. 05)。对照组SCL-90自评量表和主观幸福 感的前后测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但SCL-90的大多数因子得分比实 验前得分低,主观幸福感因子比实验前高,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三、讨论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积极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研究Fl益增多,发现 积极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效果。本研究从技校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培养视角再次实证了这一点。同时,实 验发现,影响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优化的囚素是多方面的,本研 究中的控制组实施的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测验结果表明,4 个月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也大都有了改善。可见,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其他教育囚素、环境影响对于技校学生心理健 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培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没达到显著水平。 如果有意识、有计划地对技校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积极的课堂教学, 可以使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成长更快。积极心理学课 堂教学促进技校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基本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 究。特别是心理素质优化的长效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果将积极 的课堂教学贯穿技校课堂教学全过程,与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相互 结合,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规划,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