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55007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On the doubled consonant phenomenon in Japanese words摘 要促音是日语语音中特殊现象,主要存在于多音节词内部。除了促音便形式之外,还有在词内部添加促音。前者主要集中于汉语词汇,后者较多见诸和语词汇。通过语音与结构考察得知,语音词汇间存在相应联系,形成日语词汇的一个特征。关键词促音 汉字 汉语 和语 语音 入声Abstract Doubled consonant are a special phenomenon in Japanese phonetics, which mainly exists in multi-syll

2、able words. Apart from Doubled consonant euphony, another kind is to add Doubled consonant inside the word. Doubled consonant euphony mainly exists in Chinese words, and phenomenon of the addition of Doubled consonant mainly exists in Japanese words. It can be found from pronunciation and structure

3、that, there is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nunciations and words,and then it becomes a feature in Japanese words.key words Doubled consonant, 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character words, Japanese words, pronunciations, Fourth tone现代日语中的语音特征,除了元音辅音及拗音等,还包括三个特殊音,即长音(R)、拨音(N)及促音(T)1。其中促音不出现在词头,助词等,通

4、常接在其它成分之后。限于感叹词,促音一般不出现在词尾。其次音价因后续辅音而异2 ,如一般(ippan)一旦(ittan)等。除外来语之外,促音也不出现声带振动音之前3。这些现象作为促音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日语词汇层面。迄今为止有关促音的论述,较多从语音层面探讨发音特点。在词汇方面的表现形式或作用,通常被视为口语或强调表达4。本文试图以汉语和语词汇为主,从语音条件与单词结构层面,考察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1. 促音形成与表现特征从日语语音的历史来看,促音并非日语固有语音,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学者们细致考察确认,平安时代发生了音便。音便音便出现平安初期,50年之后发生促音便 5,后者主要是汉

5、语带来的结果6。汉语词汇中属入声汉字的,具有-p,-t,-k三种入声韵尾。在构成双汉字复合词中,入声字接声带不振动音时,因发音不便会出现促音化,如学校()一揆()等7,这种促音便多见于二字汉语。此外还有促音添加现象,主要限于和语多音节词,如/等。促音便不改变音节数,促音添加增加一个音节。至于两者都视为促音便或促音化8,那只是对非促音而言的广义看法。从原词与促音词音节数看,应该分为音便与添加两种。尤其是促音形式因词汇不同而异,即二字汉语主要是促音便,促音添加只限于和语词汇。2 汉语词中的促音现象2.1 入声字与促音便 入声字韵母为“p”“t”“k”,假名表示为9。十()決()一()拓()的()等

6、,古代均为入声汉字。比如“一”字广韵记载为“於悉切,入质影” 11,“的”字记载为“都历切,入锡端” 10。虽然读音(反切)不同,但是均属入声汉字。顺便指出p韵母入声字,如甲()習()等,早期也为甲冑()習気()促音词形。但是行转呼及长音开合混乱等,发生等变化12,最终演变成长音或拗长音。可见虽然古代同为入声字,但语音变化导致不同结果。即集及和葉供等入声汉字,读音从和,变成集()及()和葉()供()13。因而在以后二字汉语构词中,除了十回等个别词之外,这些汉字同其它入声字不同,没出现相应的促音便现象。二字汉语同一字汉语相比,词形不仅是两字的复合,而且也是两音的复合。根据结合间的音价不同,有些容

7、易发生促音便,有些不容易发生促音便,有些表现为不稳定现象。入声字韵母属破裂音中声带不振动音,发音之后有急促的短暂停顿。后续音为声带振动音时,发音自然不会发生促音。后续音为声带不振动音时,容易因发音受阻导致促音。即同后续辅音相同调音时,通过产生破裂或摩擦,形成一个不发声音节。声带振动音为(1)元音(2)浊音(3)鼻音(4)行音及(5)行音。声带不振动音为行音,其中(k)(t)(p)为破裂音,()属于摩擦音。前者是发音器官产生闭锁,后者是发音器官狭小受阻。从入声的语音结合条件看,虽然后续音均为(k)(t)(p)(s),然而促音形成结果并非相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表明入声虽是促音形成条件,但也因

8、后续音不同而异。2.2 完全的促音便词形凡是(t)与(k)(t)(p)(s)结合时,即/后续行音时,无一例外出现促音便现象。比如出国(一切()吉報(湿地()等,形成了汉语词汇的读音特征。这种现象在和语中并不普遍,比如初花()五日()等不产生促音。表明促音便多为汉语词,两者结合紧密融为一体。这在一字汉语变动词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现代日语中一字动词近300个14,如画絶等。从词干与词尾间有无变化看,有音便形和非音便形两种,音便有促音便与拨音便。前者如圧逸閲鬱合喫屈決察失接節絶逹脱徹撒熱発罰必欲没抹滅律列所示,词形均为(t)与(s)的结合形式。这些入声字均为/,同复合产生促音便。其它一字动词虽有

9、入声字,如画得等所示,但决无这种促音便现象。表明一字动词中的促音便,只限于词干为入声(t)汉字。此外即便是相同音节结合,不可能出现在二字动词中。比如絶逹中的絶達,在一字动词中念促音。但在断絶到逹中,不会出现促音便现象。只有在絶対達成中,才会出现这种促音便现象。若是三汉字结构的复合词,则因结合松懈也不太出现促音,比如膝在膝下膝行中念促音,但在膝関節膝反射等中,划线部分没有发生促音便。相反八宝莱(仏法僧()等,虽然也是三个汉字组成,但词义上划线部分结合紧密,则如二字汉语那样出现促音便。或许因单词不同而有个别例外,但表明促音便取决于语音条件,同时也与复合程度不无关系。2.3 不完全的促音便词形 二字

10、汉语中(k)与(k)(t)(p)(s)结合时,呈现出各自截然不同的结果。(k)与(k)结合大多发生促音便,个别表现为不稳定现象,(k)与(t)(p)(s)结合基本无促音便。说明同属入声字与相同结构形式,但在发生促音便方面(k)不及 (t)。首先一字动词中没有(k)促音便,其次二字汉语则如下所示,在与(k)(t)(p)(s)结合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结果。(1)促音便词形(k+k)悪化赫足下悪計即決悪口閣下隔靴核果学科学界角界客観画期楽曲国境確固括弧国家国旗(2)不稳定词形(k+k)俗気的確適格滴下適期鉄器敵機摘記摘果築港学兄 (3)非促音便词形(k+k/t/p/s)各校色感識見各地拡張特派毒筆楽

11、才悪妻画策俗才育種角質客死確執格式速写育成(1)属于稳定的促音便词形,从“(ku)+(ka-ko)(+)”变为“kka-ko()”。(2)结构形式与(1)相同,但呈现出不稳定现象,即促音与非促音词形并存。从结论上来说(k)(k)结合,大部分产生促音便,一部分表现为不稳定。(3)为(k)与(t)(p)(s)结合,几乎不发生促音便。各校各項等虽是(k)(k)结合,但通常念清音,几乎无促音词形。从其词义与结构关系看,属于三字汉语各学校各項目省略形式。表明结构不如普通二字汉语紧密,也许因此妨碍了促音便产生。至于独歩等属于(k)(p)结合,但是通常念促音,不过考察表明这种现象极少。汉语词汇中这种语音变化

12、现象,形成了部分二字汉语读音规律。无疑了解这种读音规律,对词汇学习很有帮助。如出国必须念促音,出入不能念促音等。知道(k)与(t)(p)(s)不产生促音便,那么即使新单词也能正确发音。比如直視直腸直筆等词,通常不会发生促音便现象。至于入声(p)与(t)( k)(s)的结合,很难找到相关促音便词例。这是因为(p)的入声汉字,如前所述历史上的语音变化,导致促音便二字汉语难以寻觅。总之,复合词出现规律性促音便现象,主要集中于汉语词汇层面。而且大多数只有一种稳定词形,原非促音词形基本上不复存在,从而形成了二字汉语的一个特征。和语中虽有不少促音便词形,但多是口语词表现为任意性,例如即使(t)与(k)(t

13、)(p)(s)结合,也可以不必出现促音便。比如暑苦五日等复合词,均为“声带不振动音”。例如汉语词赫也可念促音,而和语词斯斯只能念。说明单词内部呈规律性促音便现象,应该是二字汉语的突出特征之一。3 和语词中的促音现象3.1 促音便与促音添加和语词中促音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拟态副词中不胜枚举。其中复合词促音便也俯拾即是,替代的有引掻引掻引張引張等,并存的有取掛/引込/引込等。并存中也并非完全平分秋色,非促音优先的有追(付)押付()追払(追払)等,促音优先的有追付(追付)掻込(掻込)打遣(打遣)等。此外,有些不是复合而是单纯词,比如(暖温)(暖)(暖)等。从促音便产生的条件来看,和语词同汉语词如出一辙,均为“促音+声带不振动音”。但是和语词促音便如前所述,并非在相同语音条件下均出现,虽有取手取手但无売手売手。嘗()扱()等词,尽管语音结构符合促音便条件,但是划线部分音节并非促音。表明和语词中的促音便现象,是在语音条件下口语化的结果 ,相比汉语词具有明显的任意性。与促音便词形相比,促音添加形式更为多见,表现为替代与并存两种。前者有等,后者有/空風/空風等。促音添加形成的并列现象,汉语词如奇怪(),数量可谓凤毛麟角;外来语如等,相对来说也不太多见。表明促音添加同口语密切相关,而口语词又以和语词为主。可见虽然同属词汇的促音现象,但在促音添加与促音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