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技巧.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44938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课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说课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说课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说课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说课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说课技巧.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说课的概念、特点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简单地说,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从说课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同备课、上课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特具特色。说课的主要特点:说理性: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

2、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具体地说,就是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即平常我们所讲的找理论依据:一是课程标准中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要求等,这是指导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二是教学用书中的编排说明、具体要求等,这是指导我们把握教材前后联系和确定具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理论依据;三是教育学、心理学中许多教学原则、原理、要求和方法等,这也可以作为我们确定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四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切合实际的考虑。科学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

3、解决教学的矛盾和问题。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教材的处理、挖掘及传达程度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想性。高层次性:由于听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领导和教师,所以,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充实说课理论依据,特别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比以往备课更为精心,教学结构更趋合理。预见性: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

4、。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题,估计学生如何回答,教师应该怎样处理。2、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说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注意避免

5、过分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语气得体、简练准确。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说课的语言表达应十分简练干脆,避免拘谨,力求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要流畅自然。说出特点、说出风格。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与评课结合。说课者固然要充分准备,听说者、看课者也要作一定的准备,评才有发言权,评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集思广益

6、,相互交流,共同提高。3、说课稿的格式在校内开展的教研活动中,说课侧重于“说”“说课”;但在竞赛活动中,为了便于组织、公正评判,却侧重于“写”“说课稿”。形式不同,内容一样。说课稿与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的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课虽也包含教案中的精要部分,更主要的是要说出教师在备课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程序等方面的理论依据,即说课不仅要精要地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具体阐述“为什么这样教”。因此,在写说课稿时,不论写哪一部分,都要牢牢地把握住三个要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

7、这样教”。怎样写好一篇说课稿呢?一般说来,说课稿的行文格式分四大块,即“四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流程(教学程序)。现分述如下:(1)说教材分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材简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即本课或章节在本单元教材、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教学目标。目标应全面,一般分三层表述: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包括学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制定

8、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切忌如学习生字、新词等空泛的表述,而要具体到哪一个字、哪一个词,如果较多,可列举2-3个后用“等”字打住。教学重、难点。包括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教学重、难点在表述上可重合、亦可分开,但要明确两点:其一,重点可能是难点,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其二,教学重点确定后,必须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教材的处理。主要指教材内容的取舍和重点的选择。要说清楚,哪些需先讲,哪些需后讲,哪些需总结

9、概括,哪些需解释发挥,哪些需详讲,哪些需略讲,以及这样处理的理由。(2)说教学方法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撰写时要注意说教法的三部曲: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说明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一般来讲,一节课应以1-2种教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即“一法为主,多法并用”。说教法时不可笼统,要点出具体的方法,如“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情境教学法”、“词语突破法”等。在提出某种教法后应对其作以简要的解释,说出如何操作,不可长,三言两语即可。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的教法结合使用,才能增强教学效果。使用什么样的

10、教学手段:即说明教学中所用的教具、学具。如:录象带、多媒体课件或CAI课件、幻灯片、小黑板、实物等辅助手段。在说课过程中,可简明扼要说清其使用的目的、作用以及何时使用。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说明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一要介绍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二要介绍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3)说学法指导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这一部分中要重点说清楚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何种能力?要充分展示你设计的教学过程就是渗透学法、展示学法的过程。先要分析学情。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学生现状分析。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已达到什么层次?已经学习了或掌握了哪

11、些方法或技能?二是拟教学生何种学法。学生通过本课书或本节课的学习,真正掌握一种至多两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已经很不错了,切忌贪多。三是如何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以及帮助学生克服障碍的方法。在撰写时应突出说明: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说教学流程(或教学程序)这部分是说课的重点,从篇幅上说应占整篇说课稿的一半以上;从形式上说类似于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但又不可照搬。写作时,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撰写时应科学地阐述:课前

12、预习准备情况;完整的教学程序(情境导入目标定位感知理解拓展应用小结消化),应简要说出教学的总体框架,及其为什么这样做;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说清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突破重、难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时间的分配、问题的设置、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5)说教学效果这一步,也可以不说、不写。即分析教学结果、效果。应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以上只是说课稿的基本写法,在行文时可灵活处理。如在说教法、写法时,可用小标题标示层次,亦可综合阐释;说程序时,可每说一步便进行理论说明,亦可整个程序介绍完后进行总的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