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药处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445539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中药处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糖尿病中药处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糖尿病中药处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糖尿病中药处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糖尿病中药处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中药处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中药处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最新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伴随终身,但可控制的疾病。采用的是控制饮食、调摄情志、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但由于人们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状况不了解,及受到有些不实广告误导,使部分患者对中医治疗糖尿病期望太高,以致放弃正规治疗,去寻求仙方神药,结果影响了病情控制,甚至危及生命。下面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些常识介绍给大家,希望糖尿病病人主动配合医生治疗,控制好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二型糖尿病);或伴有慢性

2、血管神经并发症者。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一型糖尿病)中药降糖可能不适合,因为该类患者自身不能或只可产生少量胰岛素,需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综合方法防治糖尿病 一、控制饮食。 近期,韩剧大长今在港热播,细心的观众可能留意到长今在给患有糖尿病的明朝使臣调养时,非常注意控制饮食。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观点。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不少防治糖尿病的药膳验

3、方。如用猪胰子一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九克,每日两次。及三豆饮,用绿豆一百克、黑豆五十克、赤小豆五十克,煎汤服用。或苦瓜炒肉,鲜苦瓜一百克、瘦猪肉五十克,武火炒后食用等。二、配合适当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完全一致。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太长会引起劳累,会使

4、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三、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有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四、中药治疗。 传统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著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现时治疗糖尿病已将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包含在内,做到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 在临床治疗上,对初诊患者首先会告知他们糖尿病的自我保健方法,并要求他们饮食控制

5、一至两个月,及配合运动疗法。若血糖下降明显即可维持下去,如控制不满意则给予中药治疗。临床一般将患者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三型分型论治: (一)阴虚燥热型(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乾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主要采用养阴清热方法。一般选用一贯煎加味治疗(主要中药有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等)。 (二)气阴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临床表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乾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方法。一般选用生脉散加味治疗(主要中

6、药有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生地、苍术等)。 (三)阴阳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者)。临床表现: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乾;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主要采用温阳育阴方法。一般选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主要中药有肉桂、附子、生地、茯苓、山萸肉等)。 临床治疗时一般可先用中医药治疗两个月左右,如血糖控制满意者可继续用药,不满意者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口服降糖药。中药处方(一)【辨证】气阴两伤,血瘀于络。【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名】活血降糖方。【组成】生黄芪30克,山药15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

7、益母草3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木香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李毅方。中药处方(二)【辨证】肾虚。【治法】滋肾固本,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名】滋肾蓉精丸。【组成】黄精20克,肉苁蓉15克,制首乌15克,金樱子15克,淮山15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五味子10克,佛手10克。【用法】上药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30天为1疗程。【出处】吴仕九方。中药处方(三)【辨证】气虚阴亏。【治法】益气滋阴。【方名】制糖汤。【组成】生地3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党参3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山萸肉12克,玄参12克,茯苓1

8、2克,泽泻12克,当归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赵锡武方。中药处方(四)【辨证】血燥阴伤。【治法】养血滋阴,生津降火。【方名】蒺藜两地汤。【组成】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绿豆衣12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今墨方。中药处方(五)【辨证】肺胃蕴热,气阴两伤。【治法】益气、滋阴、清热。【方名】消渴汤。【组成】山药30克,生石膏30克,黄芪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怀牛膝10克,茯苓

9、10克,泽泻10克,菟丝子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董建华方。中药处方(六)【辨证】脾阴不足。【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方名】治消止渴汤。【组成】生地30克,山药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泽泻12克,五味子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李冠泽方。中药处方(七)【辨证】阴虚阳亢,津涸热淫。【治法】养阴生津止渴。【方名】治消滋坎饮加减。【组成】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寸麦冬15克,天花分15克,制首乌15克,地骨皮30克,乌梅肉10克,缩砂仁5克(研末

10、分冲),生甘草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靳文清方。中药处方(八)【辨证】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活血。【方名】降糖方。【组成】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祝谌予方 中药处方辨证血燥阴伤。治法养血滋阴,生津降火。方名蒺藜两地汤。组成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绿豆衣12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今墨方。中药处方辨证肺胃蕴热,气阴两伤。治法益气、滋阴、清热。方名消渴汤。组成山药30克,生石膏30克,黄芪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怀牛膝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菟丝子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董建华方。中药处方辨证脾阴不足。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方名治消止渴汤。组成生地30克,山药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泽泻12克,五味子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