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联考测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38900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校联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校联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校联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校联考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校联考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校联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校联考测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届五校联考通用测试语文真题完整版 来源: 请使用真实姓名的日志 一、现代文阅读(甲)(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科学与人文 科学研究表明,与左半脑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同与右半脑密切相关的形象思维很有差异,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同与形象思维密切相关的人文活动也很有差异。然而,这种差异,正好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不同而和,浑成一体。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离,学理工的不知人文,学人文的不知理工,就是所学的专业,内容也很窄狭。 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乃至扼杀人

2、的本性、灵性、创造性的发展,势必导致培养出梁思成先生1948年所讲的“半个人”,也就是“非全人”。 表面看来,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回答得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真,越科学。科学技术活动主要同逻辑思维紧密联系,思维极为致密、严格,步步为营,不能越雷池半步。而人文是求善,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回答得越有利于人民就越善。人文活动主要同形象思维紧密联系,思维极为开放、奔放,规矩虚位,妙想天开。但是,科学与人文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科学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一个追求真,一个追求善,追求者都在为

3、所追求的美好而献身,一生无悔。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自传的题目就是“疯狂的追求”,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始就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切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崇高事业的人,都是将一生与事业融为一体,如同苏轼赞扬一位画竹者时所写:“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这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最崇高的素质。何况,真与善不可分割,真、善与美往往也是浑然一体的,求真、务善、完美。其中也包涵着“新”,发现、发明、创造、创新。老子讲得何等深刻:“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对自己事业的执著追求者,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却万古长青。 科学与人文都承认客观实际,努力

4、揭示客观本质,认识与尊重客观规律。因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万件事,格物,致知,充分重视调查、实践、研究。科学技术固然如此,文学艺术也不例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自横”二字准确地描写了无人的小舟在溪流急涌时,是横在溪流中,而不是依水流而纵置,这是水力学原理所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紫“一字不是虚构,不是乱造,而是正确地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射”的结果。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的”直“、”圆“、”低“、”近“等字,既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苏轼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如同

5、科学一样,人文也力求透过现象,揭示客观本质。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如何美化或丑化,不管如何夸张,漫画几笔,确如其人。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就是现代数学一个分支“拓朴学”中的“特征不变量”。“拓朴学”是研究图形的,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这就是“特征不变量”,即事物在此条件下最具有本质的东西。漫画的几笔,在任何夸张即在任何变化下,仍能准确地反映其特色,揭示其本质,即所谓“神似”,不似的最似,而决非“形似”。这不是“特征不变量”是什么?严肃音乐中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神似”的动作与意境,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 人文也力求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科学是求真求是,文艺

6、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文以载道”,“道”就是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规律。一部红楼梦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结论与人生哲理;一篇种树郭橐驼传揭示了种树的规律,道出了“无为而治”的本质;一篇游褒禅山记揭示了达到成功的三个条件:有志,有力,客观条件,多么准确!一篇阿房宫赋揭示了一个政权兴亡的规律。至于徐霞客游记、水经注等是科学著作,还是人文作品,更是难以分开了。 科学与人文共同培育人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事业上的成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占了80%。美国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指出,情感智商比智商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所起的作用远为重要,所占比例达80%。其实,这里所讲的情感智商就是非智力因

7、素。丹尼尔戈尔曼在中文版序言中,将情感智商归纳为五个方面,概括地说,就是自我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这正是人文所应解决的问题。只要研究一下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完全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甚至比这更为丰富更为深刻。孔子讲的“仁”,核心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一方面,“君子成人之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忠“;另一方面,君子”不成人之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恕”。而这一切应建立在承认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即科学的基础上。大学开章明义讲了“大学之道”后,立即指出“格物”、“致知”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的基础。格物,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致知,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8、。这就是科学。(摘编自杨叔子融则利而育全人) 1.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格物”、“致知”就是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万件事,充分重视调查、实践、研究。 B.“格物”、“致知”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切都要建立在承认客观实际,即科学的基础之上。 C.“格物”、“致知”,按照大学的观点,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的基础。 D.“格物”、“致知”就是要深入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推究其原理法则,并把它总结为理性知识。 2.下列对于“特征不变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个漫画家在画某个人时,不管如何美化或夸张,寥寥数笔就能确如其人,这就是

9、“特征不变量”。 B.现代数学中的“拓朴学”在研究图形变化时,把那些在一定条件下最具有本质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 C.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所谓“神似”,不似的最似,决非“形似”,实际上这就是“特征不变量“。 D.严肃音乐中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神似”的动作与意境,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 3.文中说:“文学艺术尊重客观实际,承认客观实际。”下列不能作为其证据的一项是(2分)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自横”二字准确地描写了小舟在水力学原理作用下的情景。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中的“紫”字正确地反映了光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漫射”的结果。 C.“大漠孤烟直,

10、长河落日圆”诗句中的“直”和“圆”,既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D.红楼梦里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结论与人生哲理,种树郭橐驼传揭示了种树的规律,道出了“无为而治”的本质。 4.下列能够说明“科学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的一项是(2分) A.科学重在求真,人文重在求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都渴望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美好事业,无怨无悔。 B.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的“自传”题目就是“疯狂的追求“。 C.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头就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D.一切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崇高事业的人,都会像苏轼笔下的画竹者那样:“其身与竹化

11、,无穷出清新。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如果能够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就能达到互利双赢,获得成功。 B.真、善与美的追求应该是一致的,求真、务善、完美的同时,自然也包涵着发现、发明、创造、创新。 C.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是说一个人只要对事业执著追求,即使死去,其精神也会不朽。 D.“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孔子所讲的“仁”的核心。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逻辑思维与左半脑密切相关,所以一般说来,科技工作者的左脑特别发达,而右

12、脑则相对较弱。 B.人为地将科技与人文割裂,文理分科,学文的不知理,学理的不知文,导致我国学生创造性严重缺乏。 C.梁思成先生1948年所讲到的“全人”,不仅要具有科学技术的素养,同时也要具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素质。 D.丹尼尔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自我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这是人文所应解决的问题,而与科学关系不大。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对一件事情的性质和原因,我们要力求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对怎样做好一件事情,则要力求利益的最大化。 B.从我国对大学生的调查和丹尼尔戈尔曼的论述来看,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重要。 C.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

13、注重客观世界,人文是求善,注重主观世界,但二者又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D.与游褒禅山记、阿房宫赋不同,对徐霞客游记和水经注,有人把它们归入科学著作,有人则归为文学作品。 E.孔子在论语中对颜回的评价,虽然没有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比丹尼尔戈尔曼的论述更丰富,也更深刻。二、现代文阅读(乙)(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812题。选择题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山口 俄蒲宁 夜幕已垂下很久,可我仍举步维艰地在崇岭中朝山口走去,朔风扑面而来,四周寒雾弥漫,我对于能否走至山口已失却信心,可我牵在身

14、后的那匹浑身湿淋淋的、疲惫的马,却驯顺地跟随着我亦步亦趋,空荡荡的马蹬叮叮当当地碰响着。 在迷蒙的夜色中,我走到了松林脚下,过了松林便是这条通往山巅的光秃秃的荒凉的山路了。我在松林外歇息了一会儿,眺望着山下宽阔的谷地,心中漾起一阵奇异的自豪感和力量感,这样的感觉,人们在居高临下时往往都会有的。夜色迅速地浓重起来,我向前走去,离松林越来越近。只觉得山岭变得越来越阴郁,越来越森严,由高空呼啸而下的寒风,驱赶着浓雾,穿过山峰间的空隙,排空而去。高处的台地上缭绕着大团大团松软的雾。雾使松林仿佛冒起了白烟,并随同喑哑、深沉、凄冷的松涛声向我袭来。夜已经很深了,我低下头,在山林构成的黑咕隆咚的拱道中冒着浓

15、雾向前行去,耳际回响着隆隆的松涛声。 “马上就可以到山口了,”我宽慰自己说,“马上就可以翻过山岭到没有风雪而有人烟的明亮的屋子里去休息了 但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每分钟我都以为再走两步就可到达山口,可是那光秃秃的石头坡道却怎么也走不到尽头。我开始觉得累了,直打寒颤。我记起了离山口不远的松树间有好几座孤坟,那里埋葬着被冬天的暴风雪刮下山的樵夫。我感觉到我正置身于人迹罕至的荒山之巅,感觉到在我四周除了寒雾和悬崖峭壁,别无一物。我不禁犯起愁来:我怎么去走过那些像人的躯体那样黑魆魆地兀立在迷雾中的孤单的石头墓碑?既然现在我就已失去了时间和地点的概念,我还会有足够的力气走下山去吗? 前方,透过飞快地排空而去的浓雾,模模糊糊地可以看到一些黑黢黢的庞然大物那是昏暗的山包,活脱像一头头睡着的熊。我在这些山包上攀行着,从一块石头跨到另一块石头,马吃力地跟着我攀行,马掌踏在湿漉漉的圆石子上,发出嗒嗒的声响。突然我发现路重又开始缓慢地向上升去,折回深山之中!我不由得停下来,绝望的心绪攫住了我的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