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348058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与现实 简体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实与理想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彭明辉http:/ppsc.pme.nthu.edu.tw/mhPerng/index.html人生最困难的课题,莫过于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我们希望有很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让身周的每一个人都羡慕、敬佩,甚至于连父母都脸上有光彩;但是,我们又不想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赢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汽车后面的保险杆上流行一个贴条:事业的成功,不能补偿家庭的失败。但是,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失败的家庭:夫妻不合,亲子生疏;收入有余,却不知道如何安顿心灵。至于理想呢?到了四、五十岁的年纪,除了极少数的男人还有事业上的野心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已经丧失掉对生命的热情与憧憬,只知道什么叫做生活上的

2、享受。人活了半百,一旦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与向往,会不会活着的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和欲望?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很少人敢认真去面对这么一个质问!金钱不是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这句流行话虽然很有理,大部分人却只是拿后半句话来强调现实的重要性。许多人不但不去深思金钱不是万能的涵义,甚至也没办法深刻体会到没钱万万不能这句话在今天实际的涵义。在今日台湾的现实处境下,只要有固定的职业收入,绝大部分人都足衣足食:房子也许小一点、偏远一点,车子也许旧一点,但却衣食住行样样不缺。甚至在这个号称高失业率的年头,许多人还是靠着自己或长辈的储蓄在过日子,不肯屈就较辛苦、收入较少,或者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既然大部分的

3、人都已经有办法过足衣足食的日子,而远离了没钱万万不能的处境,为什么许多人都还是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上呢?更奇怪的是:和光复初期比起来,现在台湾人的财富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但是现实的压力却更大了。我们看到许多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而疏忽了夫妻关系的经营;为了不要输在起跑点,而把小孩子所有的时间交给各种补习班、双语学校、安亲班、才艺班。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从小只感到竞争的压力,而感受不到情感的温馨和心灵内在的喜悦。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小时候虽然普遍地物质供应窘迫,却有着无忧无虑的欢乐童年。但是,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却有太多人连童年都是活在惨白的竞争压力之下。假如我们这个社会早已脱离了没

4、钱万万不能的历史处境,今天的现实压力到底从何而来?壹、人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很多人到底需要多少钱,才够满足现实上的需要?其实这根本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和身边 1 的人比较出来的。小时候,家里不算宽裕。难得在餐桌上看到一锅炖肉,伸筷子去夹,在锅边就被祖母的筷子敲到一边去:大人还没吃,小孩子等剩下的吃!家里难得来个客人,没喝完的黑松汽水小孩子抢着喝。衣裤上只要没有补丁,就算是家境很不错,甚至足以傲人了。晚上睡觉,一家五口挤在三、四坪大的卧房里,床边还挤着一个臭气熏天的尿桶。今天四十岁左右的人,谁不是这样长大的?但是,当时谁曾经觉得自己苦?谁曾经觉得自己穷?现在每次看到电视广告里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的

5、镜头,还不是会勾起许多人童年的甜蜜回忆?今日的台湾,只要肯工作,不得已时肯当大厦厕所的清洁工,谁的日子会过得比当年还穷?即使是九二一的灾区,只要平时有储蓄的习惯,都还可以过得远比我父亲那一辈人好:小学五年级就辍学,负责养活一家人,还包括一个卧病在床的父亲和一堆弟妹;到建筑工地挑砂石,挑不动;到空军基地的厨房当军夫,只为了可以把厨房用剩的油拿给家人吃;躲空袭,过了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明天。这么苦的日子,只因为当时大家过的都一样,所以也不曾觉得苦。想想我们童年时的物质条件,甚至我们上一代的物质条件,那样的生活都过来了,还有什么样的生活不能过?所以圣严法师说:人需要的不多,但是想要的很多。托尔斯泰有一篇

6、短篇小说,题名为:人需要多少土地。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在帝俄时代,有一个出身农奴的俄国人。他的体格很强健,又很努力工作,省吃简用,所以很年轻的时候就积存了足够的钱,给自己赎了身。从此以后,他租别人的田,继续努力耕作,不但更加省吃简用,甚至除了睡眠之外罕有休息,除非病得起不来否则天天下田。所以,到他壮年的时候,已经存够了积蓄,买到了几亩良田,成为一个小小的地主。他继续这样子吃苦耐劳地生活着,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不但有十几顷的良田,甚至还有农奴在帮他耕作。不但衣食无缺,甚至丰盛有余。一般人在他这个年纪早已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但是,他仍积极地在寻找增加财富的各种管道。有一天,他听说在南方靠近乌克兰的地方

7、有一大片黑黝黝的肥沃土地,地上长的麦子远比他田里的还粗大又饱实。这片一望无际的沃土属于一个偏远的部落,他们对金钱的交易了解很少,只要给族长一小袋黄金,他就把你一天脚程内所能围绕起来的整片土地都送你。这个农夫盘算一下,一袋黄金只不过是他十分之一的储蓄,但一天脚程可以围绕起来的土地,却是他既有土地的十几倍。更何况,那里的土地都远比他现有的土地肥沃哪!所以他就赶快带着一小袋黄金和一个最强壮的仆人,赶到那个部落去。族长很热情地接待他,也证实了传闻中的土地交易方式,只多加了一句话:假如他日出时出发,而无法在日落时赶回到原点,他将一无所得,而那一袋黄金仍归族长所有。对他来讲,这个条件倒是很公允。所以他就把

8、一袋黄金交给族长,并且挑了一块看起来最肥沃的土地,约定第二天天亮前在那里和 2 族长碰面。第二天一早他就起床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再叫仆人把昨晚准备好的木桩、午餐和饮水一起背在背上,趁天亮前赶到约定的出发地点,发现族长已经和族里一群喜欢热闹的人一起在等他了。当第一道晨曦的光芒进入他眼帘的时候,他就急急忙忙地带着他强壮的仆人一起连走带跑地出发。昨夜他就已经盘算好了:一出发他就往北走,等太阳升起到 40度仰角的时候,他就要左转往西走,在接近中午的时候他要停下来边吃午餐边休息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左转往南走,当太阳落到 40度仰角的时候,他再左转面向东方走回到原点。这样,他就可以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围绕出一

9、块方方正正的土地。他和仆人边走边打木桩。但是,当他朝北走到应该要左转往西走的时候,却发现前面的土地更肥沃。于是他想:没有关系,我再往前走一段路,等一下再左转。反正我需要的是肥沃的土地,而不是方方正正的土地。可是愈往前土地愈肥沃,害他一直朝着出发时往北的方向走下去,舍不得往左转,直到他意识到已经快接近中午了,才勉强狠心往左转。到了中午的时候,他才往西方走没多远的路,如果照计划左转往南走,他的土地将会非常狭长。因此,他改变了原来的计划,继续往西走。此外,他放弃了中午的休息,为了赶路而边走边吃。过了一段时间,他警觉到太阳已经快落到 40度仰角的时候,他才焦急地想要左转往南走。可是算一算时间,如果这时

10、候他才往南走,出发地点将在他的左方,他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再左转往出发点走呢?因为时间显然不够了,他只好放弃原来想拥有一块方正土地的期待,直接往出发点走过去,心里想着:一块三角形的土地总好过一无所有!可是,他这个决定还是太晚了,眼见着太阳即将下山,他还看不到出发点。于是他焦急地奔跑起来,并催促着疲累的仆人把整袋木桩丢了来扶着他跑。他跑得又饥又渴却不敢停下来喝水,等他都已经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才看到远远山顶上有一群人在出发点上等他。可惜的是,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已经没入地平线下。他正伤心的时候,却发现出发点上的人又叫又跳,好像在鼓励他,为他打气。于是他想起来:出发点的地势比较高,所以还看得到夕阳。于是

11、,尽管他已经喘不过气来了,还是拼命催促仆人搀扶着他往前没命地冲刺。终于,在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中,他到达了出发点的山头,累得趴在地上却从此再也起不来了!族长指挥着他的族人和这个农夫的仆人,就在山头上帮他挖了一个坟:六尺长、三尺宽、三尺深!这个老农夫死后到底有没有得到那块肥沃的土地呢?故事没有交代,其实读者也不会想知道。毕竟,人死后的财富是不值得关心的。这个故事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农夫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只要他不那么贪得,他有很多机会可以不需要付出这个代价的。偏偏,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往往像是中了蛊或 着了魔一样:明知道贪欲已经过了头,有可能会为此付出痛心的代价,却总是欺哄自己说:再多一点点

12、就好了,我以后还有补救的机会。就这样一直耽溺下去,直到一切补救的机会都已经消失为止。可是,你读完这个故事以后就会完全解除对现实的恐惧与贪恋吗?不见得!假如人对现实的需要并不多,为什么人想要的又偏偏多出那么多?甚至于多到简直无止境,连生命都可以赔上!贰、现实的压力来自于精神上的惶恐,更甚于物质上的匮乏今天的台湾,虽不必然每个人都可以锦衣玉食,倒也真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足衣足食了。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只要学会储蓄与俭约的生活,不得已时愿意做别人不肯做的工作(当清洁工、值夜班、卖小吃),就可以免除现实的烦忧了。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忍受这种简朴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是:谁都想出人头地,哪有人甘居人后,

13、当工友让人指使?因此,与其说现实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物质需要,还不如说它是地位和成就的象征,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工具!所以,说到头来,现实根本是一种精神上的要求,而不是一般人所误以为的生理要求或物质需要。假如一个人不需要跟别人比就可以很满足(譬如得道高僧),他所需要的现实会很少;假如一个人整天都要跟别人比,给他再多都不够。换个方式说,在今日的台湾,现实的意思已经不再是足衣足食了,而是免于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以及成就感、被肯定、不受他人的轻蔑与羞辱。假如可以不花任何代价就获得一笔巨款,它将可以被用来保障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不用怕中年失业、生病时可以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医疗照护,还可以用最昂贵的教育来保障孩子

14、未来的竞争能力和生活质量。当一个人的财富多到三代也用不完的时候,他就真的可以不用再为现实烦忧了。还有更重要的,财富可以用来肯定自己的能力、赢取别人的尊敬与羡慕、让别人不敢卑视你。相较之下,假如一个人的收入只足够应付眼前的衣食与住行,也许他可以不羡慕有钱人的物质享受,但是他却要如何去面对未来生活中不确定的风险(如失业、老年医疗)?更何况,一个收入低的人,如何面对亲戚眼光中的轻蔑,乃至于言语中坦白的的嘲讽与羞辱?从小到大,我们被重复地教会了一个现实:没有了钱,在别人眼中就连最基本的人格尊严也都没有了!我曾经问学生一个问题:假如我是神仙,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但是你只能从以下两个愿望中挑一个,你会挑

15、哪一个?( 1)给你像比尔盖兹一样的财富,但是你要跟他一样,终日和钩心斗角、唯利是图的人生活在一起。(2)让你一辈子衣食无缺,没有多余的财富,也 没有现实的压力,但是你一生中所接触到的人,都能肯定你,并且怀着善意接纳你。听完这个问题,所有的人都用理所当然的口气说:当然是后面那一个!这个简短的对话突显出几个事实:(1)大部分的人都想拥有比尔盖兹的财富,却不想要和钩心斗角、唯利是图的人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说,财富虽然吸引人,但是衡量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后,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多余的财富。(2)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假如可以被肯定、被接纳、被善意地对待,那么他们对现实的所求就可以降低到一辈子衣食无缺的程度,而不愿意为了多余的财富付出没必要的代价。其实,一个人只要职业稳定,有固定的收入与退休金(譬如公教人员),那么他将和比尔盖兹一样地一辈子不愁吃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