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28690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 李百艳一千张糖纸课例评析教师进修学院 董学平 参照中学语文教学2010,02;2010,04两期关于一千张糖纸的评析。(说明:最近有机会读到建平实验中学李百艳老师的一份教学实录,很受启发,特撰写一份课例评析,与我区教师研讨.后附教学实录.)作为基层教研员,听一千张糖纸一课已不下十次.这篇课文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六(下)课文,多数教师根据课文后的学习建议组织教学内容.为了课例分析的方便,先把学习建议抄录如下1,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在四合院里玩种种游戏和寻找糖纸两段文字,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两件事,其中的排比句起到什么作用.2,从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啊到忽然有一种

2、很累的感觉,意味着什么 3,文章最后三段,能不能删去 能不能换一种写法 这次阅读建平实验学校李百艳在杭州借班上课的实录,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展开,与我所听的多数雷同的课不一样,教师的教学个性充分体现在这份实录中.研读这份实录,形成了几点比较集中的感受,也是作为我对这堂课的基本看法.一、在师生对话中随机渗透多方面的指导学生发言后,教师怎么办按理,这不成为一个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应有的合理的应对.问题在于,什么才是应有的合理的应对,怎样才能作出应有的合理的应对,却不是每一个教师所能胜任的.目前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种是学生的发言很热闹

3、,教师的回应跟不上,要么一味说很好,要么不置可否,一直等到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答案一致才结束问答.另一种是学生管学生说,教师其实没有认真倾听,等几个学生说完,教师再讲自己的答案,不从学生的具体发言作有针对性的回应.这两种情况其实质是一样的,缺少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教师只是演教案剧,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间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教师的指导除了精心预设外,更重要的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这需要教师的正确理念,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4、李老师的教学魅力,从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的随机指点可以看出.一是注重鼓励,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充分肯定,不吝啬表扬,以此强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聪明,回答精彩,非常好等评价在课中并不少见,这些正面的评价实事求是,不是廉价的溢美之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对学生4的精彩发言,我们看李老师是怎样回应的:同学们,看看他拟的题目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我在备课的时候,有一个很得意的想法,等我讲到第十三小节的时候,我要提出一个小问题,问你们随风飘去的还有什么可是已经被刚才那位同学给说到了.大家说他棒不棒实在是太棒了.后面再一次回应该生:好,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我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怎

5、样的变化.怎么样,你来说吧,你前面的几个随风飘去说得太精彩了,再表现一次好不好 可以想见,该生上完这一课,他的语文学习的热情是如何高涨.注重表扬鼓励,体现了教师的一种引导;但鼓励不是无原则的,对于学生回答中的错误,李老师没有轻易放过,而是作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通过纠错进行指导.如生2的发言用词不准确,教师敏感的捕捉到了:更威猛,这个词听起来好像不是十分恰当,能不能换个词,表达的更清晰一些 不放松学生的语言表达,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指导.敢于纠错,善于纠错,在当前似乎变得稀缺了,许多教师很少纠正学生的错误(尤其在公开教学中),认为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实在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白白浪费宝

6、贵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在回应中通过简明扼要的点评,以及进一层的追问,渗透学法的指导,知识的传授,不着痕迹,随机生成,很有实效.比如针对生3的回答,李老师的点评是同学们非常善于捕捉,而且善于前后观照的来读课文,针对生8的点评是你概括得简洁明了,这就对如何整体把握文章,如何进行概括,进行了有机的指导.又如针对生17的回答,教师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朗读指导结合起来:注意这种登峰造极是不断地一步一步往上走,它用的是一个排比句,层层蓄势,感情越来越强烈.这里把排比句的作用很自然地渗透进去了.另外,李老师有许多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文本,关注具体语言,有理有据回答问题

7、.比如针对生1的回答,比结果没有兑现更能体现欺骗的是什么 ,针对生9的回答,这和表姑怎样的态度形成了对比 ,针对生21的回答,而这些感觉是孩子们应该有的感觉吗他们以前有过这种体验么 ,等等,这些随机生成的追问,很好体现了教师在动态过程中的指导.在新课程强调课堂的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今天,如何实现教师的有效指导,这份课例带给我们很多借鉴.二,教学板块简洁明了,过程有机推进,体现了导而弗牵教学思想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基于文本和自身的经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理解作者意图和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阅读评价.阅读行为是外人无法替代的,是独立的个体行为.而阅读教学是学生,

8、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与文本实现真正的对话.这里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引导作用,摆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要有所作为,又不越俎代庖,真正实现导而弗牵的教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当前的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阅读课,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课前缺少精心的预设,课上放羊式,学生热热闹闹,结果却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停留在进入课堂时的浅层水平;有的课则相反,教师十分强势,一切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死死拽住学生不放,教学设计所谓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课上教师小步走,学生亦步亦趋跟着走,教学过程繁复细碎,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经验,根本不知道文章应该怎么读

9、.前一种现象,教师基本无所作为,阅读教学只有阅读而无教学;后一种现象可称之为没有阅读的阅读教学,只有教师的教,却没有学生的学,没有学生的阅读.两种现象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阅读教学没有以学生的学(阅读)为基点.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低效的.李老师的这堂课,眼中有学生,从学生的阅读经验出发,教师从旁指导,引领学生一步步超越自身的阅读初感,获得思想情感和阅读能力,阅读经验的双丰收.从教学实录可以见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体现了导而弗牵的原则.整个教学过程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教学板块清晰,从教学的起点,到一个一个教学的节点,再到最后的终点,层层推进,而且这种过程的推进是有机的,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不是教师硬牵着

10、往前走,是简明的而非繁复的.也就是说,这堂课学生是自己走的,自己一步步往前推进的,但在紧要处又没有离开老师的帮助和指点.这样一遍走下来,学生会有扎扎实实的提高.我们来看教学过程的几个重要的点,李老师是怎样处理的.一个是教学的起点.李老师从学生朗读课文,并为课文重新拟标题开始课文的教学.为什么要以此为教学的起点我的理解是从学生的阅读初感出发,才能逐步走进文本,阅读初感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基础,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基础.虽然学生在课前已经读课文两遍,但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李老师还是舍得花时间再让学生读一遍课文.没有阅读,没有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就不可能有感受和理解,这个简单不过的道理,在现实课

11、堂中却常常被教师忽略,以至许多语文课学生压根儿没有好好接触文本,教师就在那里进行所谓的深入分析.为课文拟标题,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用李老师的话说,目的在于通过为文章另拟标题整体感知内容,为后文对原标题的分析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表达自己在阅读这篇课文时的最突出的一种感受,为教师把握学生的阅读初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供初始资源(叶澜).一个是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李老师是从分析课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切入的,由此引出叙事线索,进入课文内容的梳理;再引出情感线索,从表层的事进入到内在的情,聚焦到文章的重点段落的品读;最后又由一条线索转入一种象征,进入对文章主旨的体会.这样从标题切入,提纲挈领,一气呵成,完

12、成对整篇课文的分析.可见这个切入点正是理解文章的牛鼻子,抓住牛鼻子,切中要害,像庖丁解牛那样,批大郤,导大窾,游刃有余.找准分析课文的切入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对课文整体把握,深入了解.有的教师因缺少切入点意识,阅读分析常常是在课文外围兜圈子,不能很快进入课文实质的分析;也有许多教师常常因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而不能顺利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本课例从一个标题切入完成对全文的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范例,值得揣摩.再有就是教学的节点,或层层深入的推进点.从起点走到终点,这个过程需要几个节点,就像过河的几个桥墩.一堂课往往是由几个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往往不在一个层面上,而是逐层深入.一堂课的教

13、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学生的阅读初始状态出发,最终超越初始状态,实现高一层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几个重要节点,可以是预设的,也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预设.当然在必要时可以生成,可以调整预设.从这堂课来看,几个节点基本是预设的,是教师在筹划整个教学过程时精心设计的.上文提及的教学思路,从叙事线索到情感线索,从表层的事到内在的情,从一条线索到一种象征,都是本文教学的一个个重要节点,是层层深入的一个个推进点.这些节点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不是分离的一个个点,节点的连接是一个有机推进的教学过程.最后是教学的落脚点,或终点.所谓终点,是就这一堂课而言,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放在哪里,

14、是由教师对课文核心教学价值的理解来确定的.李老师在前面分析基础上,紧扣最后三小节,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感受来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并通过一千张糖纸与一万本书的拓展性作业,来深化阅读感受,以此作为本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目标,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教师往往把落脚点放在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本是最深重的伤害这一句上,忽略了最后一句:我们已经长大,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这里作者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大人一句并无恶意的谎言,却给孩子带来如此深重的伤害这是因为成人与孩子之间有着一种很深的隔膜,有着童心的孩子是纯真的,信任人的,相信世界的美好;而成人虽然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

15、却已失去了这颗纯真的童心,他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就会欺骗孩子,伤害孩子,而他们自己又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这种麻木,这种随意,是需要大人们随时警醒的.这才是本文的核心.李老师充分理解了这一点,所以最后对孩子们说了一段特别有诗意的话:孩子是天使,纯真和梦想是他的双翼,愿每一个大人都能不忘初心,呵护童心,让天使快乐地飞翔.在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板块简洁明了,教学过程有机推进,才能实现导而弗牵的教学思想.李老师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也在这里.研习这份实录,除了上述亮点外,还可以得到其它有益的启示.譬如作为散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学生的生活体验解读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又由文中人物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由情入文,因文激情,教师始终不忘将文本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关联起来,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又从文本出来引向学生生活,摒弃概念化,说教式的教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落到实处.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论述.借班上课,有其特定的教学研究功能,但如果用正常的教学形态来要求,自然会有许多遗憾.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不熟悉,要在很有限的时空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有许多限制.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就会更多从文本出发,而非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又比如把这堂课放在一个教学结构中来处理,则教学价值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就这份实录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