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22298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2010级学前教育 薛天琪101203055摘要: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及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幼儿家庭教育,使幼儿教育几乎处于女性文化中,这种家庭教育文化的单一性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父亲角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父亲角色定位应该有新的内涵,同时,也要求父亲迅速实现角色定位,从观念到实践稳中求进。关键字:家庭教育;父亲角色;父亲影响作用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

2、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张哲(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实施的各种教育将成为其子女一生成长的基石,具有早期性、针对性、社会性等特点,它起着抚育、培养、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家庭教育这种独立的教育形态中,教育者包括儿童的父母和其他长辈,但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很大的比例,其他长辈对儿童的影响逐渐弱化甚至是消失,父母的教育状态和教育行为越来越成为家庭这一环境中最主要的教育因素。但在实际家庭生活中,教育子女的任务大多落在了母亲的肩上,使现代家庭教育几乎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中

3、,甚至很多研究者也忽视了家庭教育方程式的另一半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一、父亲角色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说过“父亲在家里应当是有权威的人,他的威信越高,孩子对自己要求越严孩子需要父亲,父亲应当是善良的、愉快的人,孩子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忘记自己是大人,像淘气的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孩子长大了,父亲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导师,即严格又正直,言行一致,成为孩子的榜样。”鲁迅在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中提到“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今天,当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思考现代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他们的真知灼见依然有难得的可鉴之处。父亲角色的内涵在不同的年代

4、、不同的社会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个人对于父亲角色的建构也是会不同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发展良好的夫妻关系,共同抚养孩子成长。承担父职分工担当的责任,包括对孩子经济的、生理的、社会的照顾与抚养。发展良好的亲子沟通,给予孩子必要的教养,做孩子成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发挥男性性别优势,为孩子提供性别角色示范。理解并实践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以上我们分析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根据其角色地位的内涵,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及其产生的作用。父亲对于家庭教

5、育的影响是一种长远的整体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1.父亲是家庭关系的重要元素完整的家庭关系包括父母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其中两种家庭关系中有父亲的角色,一旦父亲角色缺失,孩子的家庭关系就只剩下母子关系,这极不利于孩子对健全家庭关系的认知。2.父亲角色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母亲一人承担,或是母亲独自“把持”教育孩子的位置,对孩子都是不利的。从心理学论述的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差别来看,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相互补充的,

6、都有优秀的一面和缺憾的一面。若希望后代能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和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全面而和谐的参与,而非母亲一人承担。更何况,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包括父亲的形象、语言、动作,父亲的思维过程、情绪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特点,父亲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世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都是母亲无法代替的。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父亲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母亲无法替代的,下面我们就将就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1.表率作用父亲是成人社会的典范,是孩子效仿的榜样,父亲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影

7、响。良好的父亲教育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完善。父亲角色决非母亲角色所能替代,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心、自信心影响儿童,他们热情宽厚、勇于冒险、勇于坚持以及不惧困难等特征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与学习,这与孩子在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的诸如关心、同情心、温和、善良等品质潜移默化的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形成孩子较为完善的性格特征。所以,父亲不应仅仅给予孩子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更要给予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2.平衡作用父亲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必然会缓解母亲的压力和减轻母亲的负担,这无疑将增进夫妻感情,丰富夫妻生活,促进家庭的幸福和稳定,具有调适或平衡家庭关系、增进家庭感情的作用。3.权威作用

8、一般来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胜过母亲。这与我国的传统婚恋观密切相关:女的要找比自己高的,如果找到比自己低的,家庭结构就不那么合理。因此,大多数家庭中,男人比女人在文明、智力等方面的水准要高一点,这个事实在家庭教育中也会表现出来。4.促进全面发展作用首先是促进孩子体格的健壮。从幼儿期到少年期,孩子在体格发育速度方面,父亲的影响巨大。父亲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孩子以强烈的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育。据统计,孩子在父亲的带领下进行这样的运动占70%,而母亲只占4%。其次是促进孩子认知的发展。父亲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孩子在家里和父亲在一起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

9、孩子的智力越发达。父亲带孩子从事范围广阔的多样化的活动,促进他们更广阔的认识自然和社会,这时,孩子开始在实际操作中模仿父亲,这是一种“仿效行为”。如果孩子希望像父亲,就会仿效父亲的行为、思考方式、使用语汇和追求的目标。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认知技能、成就意识和自信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研究发现,父亲与孩子在实际活动(尤其是游戏)中的交往与孩子的智商呈正相关。父亲多喜欢和孩子玩运动性、技能性、智能性较强的、异想天开的游戏,经常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忽强忽弱,而这样的游戏能满足孩子对新异刺激的好奇,激发孩子活动的积极情绪,从而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开发孩子的智力。再者是促进孩

10、子情感的发展。父子的交往和游戏引起孩子兴奋,诱发孩子的兴趣,游戏的多样化导致孩子极大的满足和快乐。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他们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做各种游戏,他们极有耐心的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和自己的孩子想好朋友般一起尽情嬉戏,常常是孩子最受欢迎的游戏伙伴,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冒险、锻炼体能,并强化对外界的刺激感觉,培养孩子活泼、勇敢、自信等多种心理品质。最后是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会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真诚相待。一般来说,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强,更容易适

11、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比那些一星期内与父亲交往不到6小时的男孩人际关系更融洽、从事活动更富有男子汉气概。8.促进性别社会化作用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与性别有关的行为与父亲的教养是分不开的。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他的典范,男孩从父亲那里模仿学习“男子汉气概”;对女孩来讲,父亲是第一个引导女儿认识男人社会的男人,女孩也从父亲那里学习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儿女在与双亲的交往中学习集阳刚与阴柔两种美于一身、学习怎样与异性交往,可为将来的一生奠定基础。只有完整的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

12、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美的统一,缺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假如把父亲比做一棵大树,母亲则是一片绿草地。母亲更多地提供给孩子温情、舒适感;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培养、智力发展、社会心理以及自强、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上,这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所不能替代的。参考文献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王焕勋. 实用教育大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祝士媛、唐淑,幼儿教育百科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李伟民、吴宗宪、张少波、张强. 男性心理学. 知识出版社. 1990马以念、苗雪红. “性别因素与儿童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2002(2)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