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20828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筋小麦品种简介.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麦30(龙97-7146)品种名称:龙麦30(龙97-7146)审定编号:蒙认麦2006001号,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04001。品种来源:海拉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管理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以龙9005098为母本,龙9006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幼苗:幼苗直立,生长慢。植株:株高8590cm,秆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穗:纺锤型穗,长芒,穗层整齐。籽粒:红色,子粒饱满,角质粒,千粒重在3538g左右。品质: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

2、47.33ml,吸水率62.0%,面团稳定时间1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7.3EU,延伸性19.6cm,降落值310S,面包体积780ml,面包评分76.5。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内蒙古东部旱作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69kg/亩,比对照龙麦26增产12.24%,平均生育期89天,比对照龙麦26早4天。 栽培要点:种植密度4245万株/亩;一般施纯N45kg/亩,纯P2O545kg/亩,纯K2O23kg/亩较为适宜。N肥的追肥方式以2/3作底肥,1/3作种肥和后期叶面追施。 种植区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种植。师栾02-1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 品种名称:师栾02-1

3、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品种来源:9411/943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

4、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

5、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洲元9369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H82-2-2为母本,866-34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潍麦8号早熟1天;株高72.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95.1万,有效穗35.7万,分蘖成穗率37.5%;穗型长方,穗粒数48.3粒,千粒重35.4克,容重799.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硬质

6、。200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感秆锈病。2006-2007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9%、湿面筋32.5%、沉淀值34.4ml、吸水率64.1ml/100g、稳定时间8.6min,面粉白度75.1,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4-2006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44.20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0.54%,2006-2007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75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4.8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

7、-15日,适宜基本苗每亩8-12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作为强筋专用小麦品种种植利用。新麦26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7品种名称:新麦26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新麦9408/济南17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与周麦18相当。幼苗半直立,叶长卷,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较弱。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平展、深绿色。抗倒性中等。熟相一般。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卵圆形、均匀、饱满度一般。2008年、2009

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0.7万穗、43.5万穗,穗粒数32.3粒、33.3粒,千粒重43.9克、39.3克,属多穗型品种。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感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抗纹枯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高感叶锈病、叶枯病。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混合样:籽粒容重784克/升、788克/升,硬度指数64.0、67.5,蛋白质含量15.46%、16.04%;面粉湿面筋含量31.3%、32.3%,沉降值63.0毫升、70.9毫升,吸水率63.2%、65.6%,稳定时间16.1分钟、38.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28E.U、898E.U,延伸性189毫米、164毫米,拉伸面积158平方厘

9、米、194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6kg,比对照新麦18减产2;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1.4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5.9%。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8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1.7%。栽培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8日至1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苗。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倒

10、春寒频发地区种植应采取调整播期等措施,注意预防倒春寒。鄂麦23品种来源: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2078/川农8539/百农64)”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小麦品种。审定编号:鄂审麦2004003。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株型较紧凑,幼苗生长半匍匐,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穗纺锤形,小穗排列较稀疏,长芒,白壳,白粒。抗寒性、抗倒性较强,后期熟相好。区域试验中株高85.3厘米,亩有效穗25.4万,每穗实粒数34.3粒,千粒重37.6克。全生育期209.9天,比鄂恩1号长3天。抗病性鉴定为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感条锈病、白粉病 。2004年品质测定容重833克/升,粗蛋白含量(干基)

11、13.22%,湿面筋含量24.8%,沉降值35.6毫升,吸水率57.6%,稳定时间4.6分钟,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专用小麦中筋标准。产量表现:20012003年度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9.50公斤,比对照鄂恩1号增产4.84%。其中,20012002年度亩产294.33公斤,比鄂恩1号增产3.71%;20022003年度亩产304.67公斤,比鄂恩1号增产5.96%,两年均增产极显著。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麦区种植。郑麦366审定编号:豫审麦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 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强筋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

12、苗期长势旺,抗寒性较好,幼苗起身快,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遇“倒春寒”不育小穗增多;株型紧凑,株高厘米左右,叶片宽短上举,抗倒性好;穗层整齐,落黄一般,后期有早衰现象;长方形穗,大穗中粒,籽粒角质;成产“三要素”为:亩成穗万个左右,穗粒数粒左右,千粒重克左右。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容重794g/L、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干基)为15.29、湿面筋含量33.2、形成时间9.2min、稳定时间13.9min、最大抗延阻力470E.U.,面包体积850cm3,面包评分93分,综合品质评价该品系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强筋麦标准。 抗性鉴定: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成株期综合

13、抗性鉴定和接种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叶枯病,中感纹枯、白粉病。 产量表现:在2002-2003年度国家黄淮麦区南片冬水组区试中,平均亩产544.9kg,比优质强筋对照种藁城8901增产7.22%,达极显著水平。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2.9kg,比优质强筋对照品种增产6.5%,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以月日为宜;亩播种量公斤,基本苗以每亩万为宜,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基肥应本着重施氮肥、搭配钾肥、适当减少磷肥的原则。一般亩施农家肥方,尿素公斤,磷酸二铵公斤,氯化钾公斤。追肥应本着“前氮后移”的原则,不施返青肥,拔节到孕穗阶段每变动施尿素公斤,在灌浆初期叶面喷施速效

14、氮肥有利于品质的提高;抽穗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注意防治穗蚜。 适宜地区:适宜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山东省西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中、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25日,每亩播量6-8kg,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藁优2018审定编号:冀审麦2008007号2008年11月审定通过选育单位: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9411/98172 报审单位: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株高73厘米左右。亩穗数48万左右,穗层较整齐。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穗粒数31.9个,千粒

15、重38.6克,容重789.9克/升。生育期240天左右,与藁8901品种相当。抗倒性强。20052006年度抗寒性与藁8901品种相当,20062007年度抗寒性优于藁8901品种。 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结果:2006年籽粒粗蛋白14.98%,沉降值44.2毫升,湿面筋31.9%,吸水率58.1%,形成时间6.8分钟,稳定时间28.0分钟;2007年籽粒粗蛋白15.48%,沉降值45.8毫升,湿面筋31.8%,吸水率57.4%,形成时间6.0分钟,稳定时间24.0分钟。 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结果:20052006年度中抗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062007年度中感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产量表现: 20052006、20062007年度冀中南优质组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89公斤,比藁8901品种增产6.58%。20072008年度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43公斤,比藁8901品种增产5.36%。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为10月1日15日,播种量为基本苗1822万/亩,中低肥力地块适当增加播种量。施二铵25公斤/亩(秸秆还田地块加5公斤尿素/亩)做底肥,春季一次性施入尿素15-20公斤/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