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20053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十九 课记承天寺夜游授课教师: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能力目标: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一)情景导入:(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

2、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明确目标:学生齐读教学目标,教师明确重难点。欣赏月色图,感悟月色美二、设疑探究 精讲点拨(一)检测预习: 1、朗读课文,勾画文章中的生字词。2、结合注释,翻译句子。3、了解苏轼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二)问题导学: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分课文节奏。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2、 对照课文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3、 掌握重点字词:解、入户、遂、相与、空明、交

3、横、闲人4、 小组合作翻译句子。5、 交流、反馈学习效果。7、补充解释:欣然:高兴地 遂:于是 盖:原来是 相与:一起 但: 只是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8、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这幅月夜图有何特点?(3)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预习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词了解作者识记小组合作学习疏通字词翻译句子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三、达标训练 当堂反馈(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月色入户( ) 2、欣然起行( )

4、3、念无与乐者( )( ) 4、相与步于中庭( )( ) 5、水中藻荇交横(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二)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回答问题:1、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查缺补漏四、小结提升、拓展延伸1.小结提升: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

5、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结、概括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月 人 闲 乐教学反思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注重文言语名的积累。我觉得这两个环节是成功的。 在感悟文本,领悟作者情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焦点,可能是由于本节课前面读的铺垫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品读环节的设节,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于是学生对主题的解读便异彩纷呈,让我大为满意。这也引起我的深思:解读文言文主题虽然很难,但只要我用心体会、领悟,努力寻我突破口,这个顽疫是可以突破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