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19687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这是目前全国中小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如何才能更有 效地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记者走访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研究和实验王敏勤教授。王敏勤, 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 主持了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负担的和谐教学整体建构实验” , 其实验学校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中国教师报: 王教授, 现在大家都在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您认为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敏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

2、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间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与时间挂钩, 离开时间不能说明 效率。我们提倡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 40 分钟(小学)或 45 分钟(中学)要质量,而不是向 24 小 时要质量。也就说, 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而不是把课堂上的任务延伸到课前或课后, 以所谓预习 和作业的形式挤占学生课后所有的时间。第二,目标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 标也无所谓效率。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适度、 明确并要告诉学生。 只有学生清楚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才 能与教师积极配合,高效完成任务。中国教师报: 您曾经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个系统工程, 为

3、什么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围绕这个问 题您做了哪些工作? 王敏勤:课堂教学效率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我们一般谈课堂教学有四大要素:教师、学生、 教材、方法。这四大要素构成六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 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四大要素、六大关系的和谐,就是和谐 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课题组几年来围绕这个课题, 所做的工作可以归纳成一二三四五:一个设想、两个支点、三个途径、四个问题、五个环节,简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中国教师报:一个设想是什么?王敏勤:一个设想可以说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假

4、想: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逐步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需要时间, 如果学生课内课外都是忙于预习、复习课本上的东西,就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谈不上素质教育。 中国教师报:两个支点是什么?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5、作为一个岀租车司机的第一个基本功就是熟悉道路。当客人报岀地名后, 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路线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如果你拉着客人绕圈子,多收了人家的租车费,浪费了人家的时间,是要被骂娘的。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由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不熟,领着学生绕圈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也是要被骂娘的。这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第二个支点是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主要是通过和谐教学五环节的课堂模式来实现。中国教师报:三个途径是指什么?

6、活动,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落实第一个支点;第二个途径”说教材“第一个途径是通过王敏勤: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落实第二个支点;第三 个途径是通过写“课例分析”,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三大途径。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中国教师报: “说教材 ” 怎么说?有具体要求吗?王敏勤: 首先,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 只有这样教师才 能高屋建瓴, 从整个学段的高度来讲授一篇课文、 一节教材。 教师要把本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全部拿 到手,对照课程标准认真地研读, 在理解

7、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 写出教材分析。 写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 来写:1.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 ,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2. 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3. 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 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 (要画出知识树并加 以说 明);4. 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5. 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6. 初中和高中要分别说明考试大纲的要求;7. 如果学校领导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写完教材分析后, 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登台演讲, 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投到银幕上 (或画到黑板上) , 讲

8、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当然这项工作不可能一遍完成, 要反复讨论, 烂熟于心。 所以我们的实验学校提出要 “煮”教材, 煮熟煮透,真正理清教材的三大体系并熟能成诵。 然后是说一册教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 也是按照以上七个方面说, 只是说一册教材比说一个学段 要具体一些, 说一个单元就更具体了。 在时间的安排上, 一般在暑假说一个学段的教材并说秋季学期 的单册教材, 在寒假说春季学期的双册教材。 每次说教材活动都有评价表。 现在许多学校和地区都开展 了说教材竞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很好。 中国教师报:您多次提到 “知识树 ”的问题?什么是 “ 知识树 ”? 王敏勤:“知识树”是我们和谐教

9、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 结构, 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我们不仅在“说教材”时用, 在上课时也用。 一堂课至少要有两棵 “树”:“单元知识树” 和“本课知识树” 。有些比较长的课文还有 “段 落知识树”,形成“知识林” 。如果是在黑板上临时板书, 教师只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线索用树状表示出来就行。 如果用电脑制作课件,一般要用 PPT 模板,很好操作。我现在提出“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 化校园”。许多学校做得很好,如天津市河东实验小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 灵宝市第四中学等, 在教 学楼的 走廊里和宣传栏里都喷绘了各科的 “

10、知识树” ,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教材。 中国教师报: “同课异构 ” 活动和写课例分析也有具体要求吗? 王敏勤:“同课异构”类似“同一首歌”活动。以往搞教研活动,比如搞语文教研活动,你讲一 篇诗歌,他讲一篇散文, 虽然都是讲语文课, 但不同的文章没有可比性。 现在同上一篇文章就有了可比性。 我们主要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 比如 2009 年 11 月 14-15 日我们在天津市 静海一中举办了高中九门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有 11 个省、市、自治区的 51 名老师同台献课,每一教 学内容都是由三个省的老师来上,然后是专家评课。我设计了高效课堂评价表 ,听课的人

11、当堂填表,会 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 基本和在课堂上观察的结果差不多。 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就能探讨哪种教学模式 效率高。不管白猫黑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好猫。 写课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课后反思, 我们有固定的格式,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然后是几个附录:上课时的教案、反思后修改的教案、知 识树等。写课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上完课大家议论一番, 而是要根据专家的点评和同伴的议论, 认真地进 行反思并写成文章,这是一种更为深入系统的工作。每个学期还要把课例分析汇编成册,或电子版, 或 印刷版,便于老师们参考。 这是一笔财富, 后来再上课的老师讲到这一

12、课时看一下前边的课例分析,对自己是个很大的启发,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中国教师报:四个问题是指什么?王敏勤: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许多老师心中没有数, 要等专家或领导的点评才行。 其实, 每个老师上完了课不需要问别人, 问自己四个问题, 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否高。 这就是我最近提出 的“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 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 目标一定要明确。上海

13、格致中学提出“国家课标校本化” ,我很赞同。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 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 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 与过去的教学大纲 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 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 甚至每个教师 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第二个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 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 同样的教学内容, 有的老师 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这是最高水平的课。如北京 22 中的数学 教师孙维刚、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的马芯兰老师等老一辈的特

14、级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课堂不热闹, 但都非常扎实,教学成绩很高。 现在山东省高青县的几个农村初中也做到了 “课前无预习、 课后零作业” 。 他们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 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 这 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背规律的。有的老师说预习不是负担。一定要明确:预习也是负担,也是作 业,凡是课后占用学生时间而与课本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都是负担。 我们曾经搞过几个学校的同课异构 活动,对一个学校的学生讲同样的内容, 有老师提前一天与学生演练了四个课时, 有的

15、老师提前与学生 演练了2 个课时,有的老师只是在课前与学生见面 10 分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但我们看到的课 效果差不多。这就是效率问题。 如同百米赛跑, 当发令枪响的时候运动员都应在零点起跑线上。 可当发令枪响 的时候有的运动员已经提前跑到了 60 米处,已谈不上什么效率。 第三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 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 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不用探究 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 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 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 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 10 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 35 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 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 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 基本的原则是: 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 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 书本上大部分 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 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 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 学 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 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 今天是新授课, 学生 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 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 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