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17543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1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实验五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实验目的】(1)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学结构及干涉原理,学习其调节和使用方法;(2) 学习一种测定光波波长的方法,加深对等倾、等厚干涉的理解。【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白炽灯等。【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和莫雷 (E.W.Morley)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实验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用它可以高度准确地测定微小长度、光的波长、透明体的折射率等。后人利用该 仪器的原理,研究出了多种专用干涉仪,这些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 中被广泛应用。1. 干

2、涉仪的光学结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和结构如图 1 与 2 所示。MM2是一对精密磨光的平面反射镜,M的位置是固定的,M2可沿导轨 前后移动。 G1、 G2 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板,与 M1、 M2 均成45。角。q的一个表面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A,使射到其上的光线分为 光强度差不多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G称为分光板。当光照到G上时,在半 透膜上分成相互垂直的两束光,透射光(1)射到M,经M1反射后,透过G2, 在G1的半透膜上反射后射向E;反射光(2)射到M2,经M2反射后,透过G1 射向E。由于光线(2)前后共通过G1三次,而光线(1)只通过G1 一次,有了 g2,它们在玻

3、璃中的光程便相等了,于是计算这两束光的光程差时,只需计算两 束光在空气中的光程差就可以了,所以G2称为补偿板。当观察者从E处向G1 看去时,除直接看到M2外还看到M1的像MJ。于是(1)、(2)两束光如同从M2与M1 反射来的,因此迈克尔逊干 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和MM2间 “形成”的空气薄膜的干涉等效。反射镜M2的移动采用蜗轮蜗杆传 动系统,转动粗调手轮(2)可以实现 粗调。 M2 移动距离的毫米数可在机体 侧面的毫米刻度尺(5)上读得。通过 读数窗口,在刻度盘( 3)上可读到 0.01m m;转动微调手轮(1)可实现微 调,微调手轮的分度值为1X10-4mm。 可估读到10-5mm。M、M2

4、背面各有3 个螺钉可以用来粗调M1和M2的倾度, 倾度的微调是通过调节水平微调(15) 和竖直微调螺丝(16)来实现的。图2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图1 1微调手轮;2 2 粗调手轮;3 3刻度盘;4 4丝杆啮合螺母;5 5毫米刻度尺;6一 6丝杆;7 7 导轨;8 8丝杆顶进螺帽;9 9调平螺丝;10 锁紧螺丝;11 可动镜M?2. 单色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本实验用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见图3),激光通过短焦距透镜L汇聚成 一个强度很高的点光源S,射向迈克尔逊干涉仪,点光源经平面镜m2、m2反射 后,相当于由两个点光源SJ和s2发出的相干光束是S的等效光源,是 经半反射面A所成的虚像。S,是S经

5、M,所成的虚像。S2Z是S经M2所 成的虚像。由图3可知,只要观察屏放在两点光源发出光波的重叠区域内,都能 看到干涉现象,故这种干涉称为非定域干涉。如果M2与M/严格平行,且把 观察屏放在垂直于S1和S2的连线上,就能看到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干涉 环,其圆心位于S1 S2轴线与屏的交点P0处,从图4可以看出P0处的光程差 A=2d,屏上其它任意点P或P的光程差近似为A = 2d cos 申(1)式中申为S2射到P点的光线与m2法线之间的夹角。当2d -cos9二kk时,为 明纹;当2d -cos9二(2k +1)九/2时,为暗纹。由图4可以看出,以P0为圆心的圆环是从虚光源发出的倾角相同的光线

6、干 涉的结果,因此,称为“等倾干涉条纹”。由(1)式可知9 =0时光程差最大,即圆心P0处干涉环级次最高,越向边缘 级次越低。当d增加时,干涉环中心级次将增高,条纹沿半径向外移动,即可看 到干涉环从中心“冒”出;反之当d减小,干涉环向中心“缩”进去。图4电光源产生的等倾干涉条纹由明纹条件可知,当干涉环中心为明纹时, =2d=kA。此时若移动M2(改 变d),环心处条纹的级次相应改变,当d每改变入/2距离,环心就冒出或缩进 一条环纹。若M2移动距离为Ad,相应冒出或缩进的干涉环条纹数为N,则有,九Ad 二 N 22Ad 2(1 -1 )X =12N N(2)式中、12分别为M2移动前后的位置读数

7、。实验中只要读出1、12和N,即 可由( 2)式求出波长。由明纹条件推知,相邻两条纹的角间距为XXA申=u 2d sin 申2d申当d增大时A变小,条纹变细变密;当d减小时A增大,条纹变粗变疏。 所以离环心近处条纹粗而疏,离环心远处条纹细而密。3. 等光程位置的确定当M2与MJ不完全平行时,M2和M之间形成楔形空气膜,一般情况下 屏上将呈现弧形等厚干涉条纹。若改变活动镜位置,使M2和MJ的间距d=0, 此时由M2和M反射到屏上的两束相干光光程差为零,屏上呈现直线形明暗 条纹。这时活动镜的位置称为等光程位置。若改用白光照射,由于白光是复色光,而明暗纹位置又与波长有关。因此, 只有在d=0的对应位

8、置上,各种波长的光到达屏上时,光程差均为0,形成零级 暗纹。在零级暗纹附近有几条彩色直条纹。稍远处,由于不同波长、不同级次的明暗纹相互重叠,便看不清干涉条纹了。由于白光等厚干涉条纹能准确确定等光程位置,可以用来测定透明薄片的厚 度。当视场内出现彩色直条纹后,继续转动微调手轮,使零级暗纹移到视场中央。 然后在活动镜与分光板之间插入待测薄片,此时由于光程差变化,彩色条纹消失。 再转动微调手轮,使活动镜向分光板方向移近,当彩色条纹重新出现,并移到视 场中央时,活动镜的移动正好抵消了光程差的变化。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出薄片 厚度的测量公式为:fb=0上-13)分别n0式中n0=l.003,为空气的折射率

9、;n为薄片折射率(由实验室给出);、10为薄片插入前后的等光程位置读数。【实验内容】251. 观察激光的非定域干涉现象 调节干涉仪使导轨大致水平;调节粗调手轮,使活动镜大致移至导轨45mm 刻度处;调节倾度微调螺丝,使其拉簧松紧适中。然后使得激光管发射的 激光束从分光板中央穿过,并垂直射向反射镜M(此时应能看到有一束光沿原 路退回)。装上观察屏,从屏上可以看到由MM2反射过来的两排光点。调节MM2背面的3个螺丝,使两排光点靠近,并使两个最亮的光点重合。这时M与 M2大致垂直(M,与M2大致平行)。然后在激光管与分光板间加一短焦距透镜, 同时调节倾度微调螺丝(15、16),即能从屏上看到一组弧形

10、干涉条纹,再仔细调 节倾度微调螺丝,当MJ与M2严格平行时,弧形条纹变成圆形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使m2前后移动,可看到干涉条纹的冒出或缩进。仔细观察,当m2位置改变时,干涉条纹的粗细、疏密与d的关系。2. 测量激光波长(1)测量前先按以下方法校准手轮刻度的零位。先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微调手 轮,使读数准线对准零刻度线;再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手轮,使读数准线对准 某条刻度线。当然也可以都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手轮来校准零位。但应注意:测量过程中的手轮转向应与校准过程中的转向一致。(2)按原方向转动微调手轮(改变d值),可以看到一个一个干涉环从环心 冒出(或缩进)。当干涉环中心最亮时,记下活动镜位置读数11

11、,然后继续缓慢 转动微调手轮,当冒出(或缩进)的条纹数N=100时,再记下活动镜位置读数12, 反复测量多次,由(2)式算出波长,并与标准值(久0=632.8nm)比较,计算相 对不确定度。( 3)数据处理表 1 测量数据表20=632.8nm,N=100单位:mmN nm,九0 %3. 观察白光干涉,测定等光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手轮,将活动镜移至导轨30mm处;再沿逆时针方向 转动微调手轮,使d减小,此时条纹变粗、变疏,直到只有34个条纹。然后 调节倾度微调螺丝,使M,与M2有一微小交角;再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微 调手轮,使屏上条纹最直时,改用白炽灯照射干涉仪,取下观察屏,直接用眼向

12、活动镜方向观察,并继续缓慢转动微调手轮。当看到彩色直条纹后,记下此时活 动镜位置,即为等光程位置。移动活动镜时,一定要非常缓慢,因白光干涉条纹只有数条,移动太快就会一晃 而过。【注意事项】干涉仪是精密光学仪器,使用中一定要小心爱护,要认真做到:(1)切勿用手触摸光学表面,防止唾液溅到光学表面上。(2)调节螺钉和转动手轮时,一定要轻、慢,决不允许强扭硬扳。(3)反射镜背后的粗调螺钉不可旋得太紧,以防止镜面变形。(4)调整反射镜背后粗调螺钉时,先要把微调螺钉调在中间位置,以便能在 两个方向上作微调。(5)测量中,转动手轮只能缓慢地沿一个方向前进(或后退),否则会引起 较大的空回误差。【思考题】(1)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什么条件下产生等厚干涉条纹?(2)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等倾干涉条纹与牛顿环有何不同?(3)为什么在观察激光非定域干涉时,通常看到的是弧形条纹?怎样才能看到 圆形条纹?(4)试推导测量公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