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16533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1)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机器普及后需要有更加精密、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机器,机械化程度提高后又要 求在能源动力方面进行改进,机器的普及还提出了不断改进工业材料的要求。总之,生 产的发展迫切要求技术上的重大突破。2)工业生产的大发展也为新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家攫取到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又越来 越多地转化为资本积累。 在 19 世纪后半期, 西方各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几乎都是呈上升趋 势,其中美国和德国最为突出,这两个国家也正是技术革命浪潮中最活跃的国家。资

2、本 积累为技术革命准备了充足的资金,新技术革命正是在西方国家资本积累已达到相当规 模的背景下发生的。3)经过 19 世纪五、 六十年代的民族民主运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或巩固了资产阶级 的统治,国家机器更加强大和完善,这从政治上为新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19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也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19 世纪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因此, 19 世 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的焦耳在 40 年代发现能量守恒和转 化定律;法拉第于 1831 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 业得以建立。在化学方面,俄国

3、的门捷列夫于 1869 年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奠 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学的绝大多数重要原理也在此期间基本确立。化学研 究的重大突破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1)电力的运用和电力电气设备工业的发展。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866 年德国工程师 西门子 研制 成功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 1870 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 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1879 年美国发明家 爱迪生( 1847-1931) 发 明了电灯照明系统。生产和生活领域各种电器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对电力的大量需求。1882年法国学者

4、马德普勒实验高压直流输电成功;同年,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不仅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 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 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石油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工业的诞生。由于运输业的发展、 各种机械的普遍使用以及照明的需要, 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 展。1859 年,美国钻出第一口油井。 1897-1906 年,俄国铺设了第一条输油管。世界 石油开采量, 1860年只有 67万吨, 1900 年就达到 2000万吨。石

5、油开采和运输新 技术的运用, 使它的生产急剧增长, 从而 成为重要的新能源 。石油的开采和利用为内 燃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一些德国工程师为内燃机的发明做出重大贡献: 1883 年戴 姆勒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这种汽油机马力大、体积小、效率高,特别适用于 作交通工具的动力; 1892 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它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低廉,成 为重型运输工具的理想的发动机。 内燃机的发明, 为工业、 农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创造 了新的条件。1886年,卡尔本茨(奔驰汽车)设计的世界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 汽车行驶在慕尼黑大街上。从 90 年代起,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工业。随后,以内 燃机为发动机的内燃机

6、车、远洋轮船、飞机、拖拉机和军用装甲车等也陆续出现了, 并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3)远距离传递信息的实现。1844 年摩里斯在美国拍发有线电报成功。 1876 年英国侨民贝尔在美国试验有线 电话成功。 1895 年意大利人马可尼、 1896 年俄国人波波夫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 电传播试验, 1901 年马可尼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不久建立了广播电台, 普及了收 音机。1895年法国人奥古斯特吕米埃发明的电影逐渐风靡世界。电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日益加快,把整个世界从经济上联成一体,大大促进了世界的一 体化进程。(4)化学工业的建立及相关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

7、六、七十年代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 产硫酸的新方法。在有机化学工业方面,从 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 煤焦油 中提炼氨、苯、 人造染料等化学产品。1884年法国人圣 ?夏尔东发明人造纤维,后来人们开始用粘胶丝来生产人造丝。 化学工业另一个重要的部门是与炸药 有关的工业。 1867 年诺贝尔( 1833-1896) 发明炸药, 1888年又发明“无烟火药” ,并加以改进,在军事上广泛应用。(5)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 1864 年法国人马丁和德国人西门子兄弟同时宣布发 明了“平炉炼钢法” ,它不仅可以熔化生铁和熟铁,还可以熔化废钢,

8、使之变成优 质钢。 1875年英国人托马斯发明碱性转炉, 使用含磷矿石也可炼出优质钢。 冶炼技 术的不断改进使钢的质量明显提高, 产量持续增长。 从1868年至 1900年,英、美、 法、德四国的钢产量由 24万吨增加到 2355万吨。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 )它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使欧美主要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以 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2)中小企业容易被以先进技术装备的大企业排挤和吞并,从而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 及垄断组织的形成。(3)它使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革。股份公司;流水线:“泰勒制”和“福特制”。(4)使西方各

9、国的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也使亚非拉国家的技术和生产显得更为落后了, 世界性的贫富分化进一步拉大。(5)交通通讯事业发生了革命,世界一体化程度提高。四、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从技术进步与科学进步的关系来看。(2)从地理范围、发展进程和涉及的技术领域来看。 从地理上看,第一次工业革命范围较小;发展缓慢,且发展不平衡;它是以英国为中心,逐渐影响他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扩展范围广,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欧美强国 ,且德国、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并且发展的进程也比较迅速。 在涉及的技术领域上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 要涉及能源动力和工作机本身,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而且扩展到材料、 信息及运

10、输技术的全面革新,形成了以电能为中心的技术体系。(3)欧美主要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相差较大,而他们开始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时间则非常接近; 对于一些后进国家来讲, 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出现了跳跃式 发展。(4)两次工业革命重心的区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移到重工业,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属于新兴的重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等。五、比较 19 世纪末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相同点: 在进入 19 世纪末的时候, 都清除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障碍, 形成了统 一的国内市场和统一的经济体系。能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保持国家政治生

11、活的稳定局面。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易于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 也能迅速吸收第二次科技革命 的成果。本国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都重视科学和教育事业,鼓励创造发明。铁路交通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起了带头兵作用。政府都重视对本国的工业实行关税保护。两国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都比较高, 垄断组织的组织程度也比较严密, 能一定程度上调节 生产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点:地理位置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 19 世纪末开始的时候,德国一次大规模掠夺邻国的战争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劳动力来源有差异,德国主要从内部解决,美国则从国外吸收了大量劳动力。资金来源

12、有差异,德国主要靠国内剥削工人、农民,美国则从国外吸收了大量资金。德国大规模地发展军事工业带动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六、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三方面(1)19 世纪末以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的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对资本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从而使股份公司这种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的发展,由此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规模。(2)少数资本雄厚的大企业借助于竞争和经济危机,控制、吞并了许多中小企业,成为生 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以在生产和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3)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或者签订协议共同确定价格和市场范围, 或者直接实现企业合并,从而产生了更多

13、的垄断组织。卡特尔:法语词汇音译,意为同盟、协定。卡特尔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简单的垄断组 织形式。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者在生产上、法律上和商业上仍保有独立性。辛迪加: 该词来源于希腊语, 原意为试图结盟。 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 签订关于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其商品销售、 原料购买, 都必须由总办事处统一办理。 参加者在生产上、法律上保有独立性,但已丧失商 业上的独立性。托拉斯: 高级垄断组织形式。 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联系的 大企业互相联合而

14、组成的垄断组织。 在托拉斯内, 一切有关生产、 销售和财务等等业务,均 由托拉斯理事会统一处理, 而原来的企业主则成为托拉斯的股东, 丧失了在生产上、 法律上 和商业上的独立性。康采恩:高级垄断组织形式。 康采恩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 是一种纵向联合。参加康采恩的既有单个的企业,又有其他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既有工业企业, 又有商业企业、 交通运输企业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等。 其中最大的银行或企 业则是这个庞大复杂组织的核心。 康采恩最明显地表现出帝国主义时期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 垄断资本相结合的特点。七、垄断组织的积极和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三方面(1)在一定程度

15、上适应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垄断组织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的, 是大企业的联合, 它使 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自 然有利于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 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 在客观上使 科学技术的 研究能 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它通过规定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具有一定的“调节生产”的作用,使生产能适应市场 的变化。(3)建立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企业效率。 建立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把原有的企业之间的缺乏组织的外部关 系转化为有组织的企业内部关系, 以 便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好生产, 充分发挥垄断组织在生产 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越性,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消极作用:六方面(1)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局面的形成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出现暂时的 停滞趋势。(2)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势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从而降 低其生活水平。(3)垄断组织的形成中充满暴力、欺诈等不公平的行为和手法。(4)导致寄生的食利者阶层的出现。 (5)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6)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思考题】1、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它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使欧美主要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以 轻工业为主导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