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14281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在小学活动中,只有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而这种意识越强烈,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越富有创造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把关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转变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的行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生本教育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它包括创设情境与生成问题、探索交流与解决问题、巩固应用与内化提高、回顾整理与反思提升四个环节。在这个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以生为本问题解

2、决小学数学 一、小学新课标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牢固树立“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意识,理解模式实施的目的要求努力把关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转变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的行为。 1、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关系内化上升为形式化的过程。从学科特点看,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是思想实验”。这充分体现数学教育本身的严谨性特点。因此,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从学习目标看,数学知识本身是为解决数学问题而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能力自然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而问题解决

3、与问题提出是怎样的关系呢问题解决依赖于问题提出,从某一种意义上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应重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是教学艺术的最高追求 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一节好的课是在提出问题中开始,又在提出问题中结束。即教师先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好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能使教学活动无止境进行下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说“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课堂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满脑子

4、的问题走出教室。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会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一种表现,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是深入思考的结果,是思维深刻性的表现。当前,不善于提倡学生提出问题,不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国现实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生本教育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 由于学生有比较强的好胜心、好奇心以及显示欲,所以精心设计情境能激起学生发现的欲望、探索的动机。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学中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才能激发学习动机,积极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物或学具的操作,探索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对问题的结果与答案进行合理猜想。 2、生成问题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

6、教学的中心环节,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形式是独立的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研究学习,即在教学问题提出之后,形式在问题的导向作用下通过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试想,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激励下,在数学问题的导向下,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而且实践证明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体现了教学的真实和有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1、基本应用:是应用的最低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注

7、重寻找答案,要重视过程,强调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2、综合应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综合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反思学习是智能发展的高层次表现。世界著名数学家弗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活动,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反思指理论发展和解题思维过程(概念形成的过程,定理发现的过程,论证定理或解题的思考过程,法则、方法和技巧使用的条件和背景的缘由)的再现,旨在通过这些思维过程的再现,澄清理论或解题方法是在怎样的数学思想或数学观念的指导下想出来的。由此可见,这一环节是由学生以谈探究感受的形式来回顾新知识或新方法

8、发生的大致过程,并自己小结学习的收获,再由教师修正,补充说明,形成新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结论,并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那么教师应从这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例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开始自己怎么想的,走过哪些弯路,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吸收,与老师或其他同学有何不同 以上四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课标”,改变陈腐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

9、教学要求,明确新的教学观念,将过去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学生“学”为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实践活动,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进取、民主和谐。 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做”而不是“讲”,立足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不以仅仅有正确答案为满足。要让学在问题、困难、挑战,挫折、取胜的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协作,交流的轮换操作中;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教学观念早该改变了。 (二)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不

10、同能力的学生,以及不同教学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学生差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善于口语表达,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孩子做作业很细心,但思维能力却弱一点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还有的人思维能力发展的较慢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传授学生学会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为学生提供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规律法则的总结处,

11、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还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可以从正面问,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有思维价值。 总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具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为核心,以现行的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本方式。以问题贯穿整个课堂,通过数学问题探究教学的实施,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晓飞.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3. 2曹鹏.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 3郑姝.基于1?U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