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13216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育理念下的思考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古林小学 严毕全2009 年 5 月 6 日起,我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我认真 地聆听了李晋德、王小碧、马宏、李雪菲、石栋、周兴伟、窦艳 波、邓国宜、赵义、郝芳、田杰、申时凯、周萍、朱维宗、常进 荣等十多位教师的教诲,听取了周俊、鲁泽民等多位优秀教师 的经验介绍以及观摩了多节优质课等等。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 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和“春诚小学”、“古诚小学”的 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 取匪浅。5 月 13 日,三位老师上了实战课,在教学中我能够将 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并到实习学校 实习两周。经

2、过培训、实习、实践,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教学 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 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一、更新教育观念。这次教师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 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 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 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 重复这样的五步曲。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 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 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 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 师,就要努力地

3、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 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回到学校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 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 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 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小学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我学会了 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 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 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 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 教学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 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

4、,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 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 2 0 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因此,现在, 我的教学更注重反思了,我上完每一节课都认真反思,反思这 节课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写好课后小 记,单元小结。 这对我今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小学教师培 训使我重新认识了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方法、形式等都做 了具体的引领。 让我认识教师要做自己的研究 ,不断地思考, 对 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地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 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就是研究,教师的,一定 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专

5、业素养才能得 到发展和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二、吃透教材1、教材的概念广义的教材 :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 素材.狭义的教材 : 就是指教科书 .2、教材的地位教材不只是一本薄薄的书,而是一座矿藏无限的资源库.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而是教学的一个载体. 教材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本 ,而是一座贯通联系的桥梁 .3、正确的教材观 教材无外是例子 ,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 ,不能只盯住教材不放 ,即:有教材而不唯教材 教材无外是例子 ,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 ,不能只盯住教材不放 ,即 :有教材而不唯教材 .三、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1有关算法多样化的问题。计算教学提

6、倡算法多样化,是这次课程改革中计算教学方 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内涵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这一点也得到了老师们 的认可,并很快在课堂中得到明显体现。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 入,一些问题浮现出来,老师们也由最初的激情实践,转为理 性思考:( 1 )是不是算法越多越能体现多样化?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算法多样化追求是尊重差异、尊重本 色、尊重真实,学生自发想出的算法是最真实、最本色的。因 此教学应实事求是,应主要呈现学生自发想出的算法,然后进 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或推荐一般性的算法。不能为 多样而多样, 让学生绞尽脑汁, 想出与众不同的, 费解的算法。 (

7、2)如何处理学生的多种算法?对于学生出现的算法,不能散乱的摆放在黑板上,应该进 行分类梳理,逐一分析算理。我们结合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来说明。如 12 9,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一些算法。 破十法:10 - 9 = 1, 2 + 1 = 3。 连续减:12 - 2 = 10, 10 - 7 = 3。 想加算减:9 + 3 = 12, 12 - 9 = 3。 其他,如数数,联想:11 -9 = 2, 2 + 1 = 3等。对于这些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罗列的层面上,应在分类梳理的基础上选择一般性的算法,如第种,让学生理解 其算理。可采用先让汇报学生讲算理,再让其他学生复述算理 的方式,使学生了解

8、他人算法,修正自己的算法,在原有的基 础上得到进步和提高。2如何处理练习量不够的问题?计算非常重要但练习量不够,学生要达到计算熟悉仅靠课 本上的习题远远不够。借助一些常规性的口算训练方式,可能 对熟练掌握本册计算有所帮助,现简要介绍几种,供参考 。 制作口算卡片,经常练习。 印制口算题单。在 32 开大小(即课本大小)的纸上印制口算题,每页印 3 栏,每栏 20 题(带等号),共 60 题。教学时,可以根据进度 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条目进行练习。练习时,学生可以拿一张纸 放在一栏试题的右边,对准每道题直接写出得数。可以分别记 出所用时间,全部算完以后,大家一起对得数,看谁算得又对 又快;也可以全班

9、同学同时进行练习,规定一个时间,在同一 时间内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这种练习,不费多少时间,全班每人都能得到练习。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还可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这种题单,可以反复使用。3、在分类教学中,有的学生分类的结果与答案不符,老师应 如何评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 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差 异。例如,题目的要求是 “找出上图中不同的是什么? ”个别学 生的答案是护士,因为只有护士戴帽子。对学生的这类看似有 一定道理的答案该如何评价呢?我们认为,当学生出现这种答案时,老师首先要肯定他积 极回答问题,但是老师不要鼓励学生这样的思考方式,而是引 导学生抓住事物间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否则学生

10、会认为这种“标新立异 ”的分类结果是值得提倡的,从而导致头绪众多,结果繁杂,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也达不到教学目标。4、如何处理数学符号的问题除了 “空间观念 ”曾被列入原大纲外,数感、符号感、统计观念等都是由标准首次明确地列为数学课程的学习内 容。标准把数学思考落实到建立初步的两“感”、两 “观念 ” 上,落实到学生认识并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哪些是数学符号?(1)、公认的、习惯使用的,属于数学事实。 v、=、 和 +、一、x、= 小括号、中括号 0、1、2、39 小数点、分数线、百分号、千分号 字母、计算公式(2)、只属于个人,是个人创造并习惯使用的。 结合数学内容,体会数学符号的作

11、用。 参与创造符号 , 体会符号发展过程。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数学符号中还有一类不容忽视。这类符号只属于个人, 是个人创造并习惯使用的。这类符号更有利于人开展数学思 考发现规律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便于表达和交流。在 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类数学符号。在使用自己 的符号时,最能体会符号的价值,最能感受符号对自己思维的 帮助,也最能积累使用符号的经验这些正是符号感最重要的 部分。所以应尽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5、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不在于要 “证明 ”些什么,而在于要 “改进 ”些什么; 不在于要 “鉴定 ”出什么,而在于要 “促进 ”什么; 不在

12、于为了帮助他人的 “监控 ” 而在于帮助自己的 “反思 ” 不在于那些“已然”的, 而在于那些“可能”的; 不在于教师或学生 “做了些什么” ,而在于教师或学生 “做了怎么样”; 不在于教师或学生 “执行”与“设 计”了什么,而在于 教师或学生“生成”与“发展”了什么;四、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1, 权威者转向参与者 ,激励者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 ,要求教师放 下权威 ,师长的架子 ,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 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 ,挑战教师 , 挑战权威 .2教书匠转向专家型未来教育需要 专家型 的教师 ,而不是 教书匠 , 这就

13、要求 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 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也不能停止! 我将不辜负老师和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悉心指导, 在今后的工作 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把我学到的带到大山的 深处,为农村的教育教学而努力。认真学习三生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给学生一个空间,给学生一个条件 给学生一个时间 给学生一个问题 给学生一个机遇 给学生一个冲突 给学生一个权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往前走;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让他们自己去创造。邓国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