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13137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节约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设计说明本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1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到被除数的十位发现不够商1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恰当地引导,从分物的角度和除法本身的计算规则分别进行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

2、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节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师: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勤俭节约,谁能说说哪些做法是节约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闻进行列举。2导入:有3个班的同学用实际行动来倡导节约,他们积攒了许多旧报纸和矿泉水瓶,送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我们来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能帮助他们解决。板书课题:节约(一)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与学生进行谈话,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探究新知1了解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3个班积攒的报纸和矿泉水瓶一共卖

3、了912元)2尝试计算。(1)请学生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算式:9123)(2)请学生口算出结果并写出口算过程。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写出算式:9003300,1234,3004304。(3)请学生尝试进行竖式计算。3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师:你们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同时出示不完整的竖式如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口算过程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不够商1时商0”的道理,并板书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从分物的角度理解:先分走900元,91290012,余下的不够30元,每个

4、班分不到10元,所以在十位商0占位。从除法本身计算的规则去理解:用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时,不够商1,需要将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用12再除以3,结果等于4,在个位上商4。(2)结合口算,说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师:现在我们完整地写出了9123的竖式计算过程,请大家结合口算的过程,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如下: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环节,学生能够透彻地了解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商0,并牢固地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很大的帮助。4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1)出示教材10页的第三个例题,提问: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

5、题?怎样列式?引导学生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224。(2)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3)组织交流。师:这个算式是在哪一位上不够商1?应该怎样处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计算中,当除到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余数是2。5总结算法。师:在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的一般步骤: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遇到不够商1的情况要商0占位。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11页1题。理解题意,在图中圈出答案后进行竖式计算。2完成教材12页4题。先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步骤,再观察题目中的计算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课堂总

6、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计算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布置作业教材11页2、3题板书设计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节约(一)“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

7、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

8、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