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恶性肿瘤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129696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靶向治疗恶性肿瘤(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 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凋亡的新途径,将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之一。 针对致病基因产物相应治疗方案大的靶向治疗思路。这种新型治疗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小,从疾病的致病机制直接切入,使缓解率提高,患者生存几率延长。 化学治疗目前还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它解决了不少病人的治疗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治疗的不良反应,在某些程度上我们只能根据大组临床研究的综合结果来给患者制定化学方案,准确性并不是特别强,会有一些患者接受没有必要的治疗。靶向治疗恶性肿瘤 所谓靶向治疗是指根据肿瘤的不同的特异性位点,抗肿瘤药物

2、靶向性地与其发生作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这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模式。我们国内的主要肿瘤治疗中心和专科医院均能对乳腺癌的一些靶点,比如ERPR、HER2受体、TPDPD酶等进行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的治疗比较个性化,效果通常令人满意。而且由于新一代药物的不断出现,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的不良反应也得到巨大改善。 靶向治疗选择性用药靶向治疗是基于患者的基因或者受体的表达来选择性用药,最大的区别就是选择性更强,所以疗效更好,而毒性会更低。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会改变我们临床治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分子靶向药物都要基于在标准的化疗基础上或者在化疗后

3、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所以它的问世是在化疗的基础上提高疗效,而不是代替传统的化疗。 精确靶向放射治疗可以治愈恶性肿瘤 一项正在进行中的临床实验首次发表报告显示,精确靶向放射治疗可以治愈已有部分器官转移的恶性肿瘤。 该报告已经发表在2008年8月15日出版的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在该报告中,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表示,靶向放射治疗可以彻底消除21%的已有5处或以下转移灶的癌症患者的所有症状和体征。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放射与细胞肿瘤学教授、该研究的领导者之一Ralph Weichselbaum博士表示,“此项实验表明,癌症患者即使其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以传统疗法进行治疗或传统治疗方法失败,

4、其仍然有其它的治疗选择。我们的实验结果十分令人鼓舞,一些IV期恶性肿瘤(肿瘤已有远处转移者)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得到了长期缓解。” 1994年,Weichselbaum及其同事Samuel Hellman提出一项理论,即在癌症完全未转移阶段与癌症已发生广泛转移阶段之间存在一种中间状态。他们称该状态为“未广泛转移状态(oligometastases)”,即癌症仅仅转移至了有限的几处器官。 在某些情况下,外科手术即可成功切除未广泛转移的癌症病灶即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病灶以及不多的几处转移灶以达到疾病长期缓解的目的。然而,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适合于手术治疗。 肿瘤检测和精确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新进展已使对多处肿

5、瘤病灶进行同步放疗成为可能。因此,在2004年,Weichselbaum组织了一项临床实验来检测局部放射治疗控制有限的几处同源的恶性肿瘤灶的能力,该课题在2005年后开始由其同事、芝加哥大学放射肿瘤学副教授Joseph Salama博士来接手。 有1到5处远处转移灶、每处转移灶直径不超过10cm的IV期癌症患者,不论其是在等待接受化疗还是已经接受过化疗,都可参与该项研究。 每一位参与研究的病人其体内每一个转移灶都接受了3次精确靶向放射治疗,每次治疗相隔至少两天。整个治疗过程通常在一周内完成。起初参与该研究的病人接受的放疗剂量较低。当研究者发现治疗副作用很少之时,便开始对随后参与研究的各组患者逐

6、渐增加放射剂量。 “之前的研究确定了某一器官能承受的最大放疗剂量。”该研究领导人Salama表示,“但是这一技术还未经测试证明是否能够应用在多器官同步放射治疗中。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剂量逐步增加的实验来确定最合适的剂量,即最初采用较低的剂量,而后对随后参与研究的各组病人逐步提高剂量。” 从2004年11月到2008年2月,共携带56个癌性病灶的29名患者分别参与了该项实验。在29名患者中,24名患者在经历了第一轮或以上的系统化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而有5名患者则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29名患者中的6名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长期缓解,在接受治疗后15个月内没有检测到病情复发的迹象。 而其中许多病人

7、体内的至少一个肿瘤病灶通过治疗得到了完全缓解。56个病灶中的31个(55%)在治疗后彻底消失;其中2个病灶(4%)得到了部分缓解,即肿瘤体积缩小了30%以上;只有3个病灶(5%)在对治疗无反应,并在治疗期间仍继续生长,体积增加了20%以上。 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肿瘤的治疗效果也变得更加。在给予24Gy照射剂量的31个肿瘤中有39%达到了肿瘤控制标准,即肿瘤完全消失或体积减小;在给予30Gy照射剂量的19个肿瘤中,该比例则上升到了79%; 在给予36Gy剂量的6个肿瘤中,该比例则高达83%。 “这一现象表明初始剂量过低了。” Salama表示。“我们已经观察到,提高放射剂量后,治疗反应更佳,而副

8、作用则并无增加。” 举例来讲,乳腺癌患者的典型总治疗剂量范围是在50到60Gy之间,一般分为20-30次进行。但是从该实验来看,治疗的趋势是在总治疗剂量固定的情况下,在每次的治疗中给予更大的剂量。 作者在报告中写道,患者对治疗是基本可以耐受的。虽然所有患者都会有一些疲乏感,但治疗只对少数患者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一位腹部肿瘤患者发生严重呕吐以致需住院治疗;一位肺癌患者产生剧烈咳嗽症状;一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三个月发生胃肠道出血,以致需要输血和激光止血治疗。 这项治疗的关键在于对患者的小心选择要选择体内肿瘤数量适当的患者,而不是癌症已经广泛转移的或多个肿瘤都体积过小而难于检测

9、的患者。研究者指出,目前还未找到能够区分已经广泛转移的癌症和未广泛转移癌症的基因特征,这一课题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29位病人中只有5位其体内肿瘤多于5处。 研究者表示,该治疗技术也可应用于一些化疗后的病人当经过化疗后,病人体内绝大多数较小的肿瘤已经被摧毁,只有较大的肿瘤仍残留在体内的情况下。 该实验目前仍在进行中。“我们现在大约有50名病人参与实验,” Weichselbaum表示,“他们其中有一些人一直处于疾病完全缓解的状态中,其中1名病人经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已经3年。” 肿瘤靶向治疗技术的进展 目前,国内多家医疗单位安装了16层或64层CT、双源CT、装备16层或64层CT的P

10、ET/CT;1.5T MRI在国内已经普及,3.0T MRI也安装了多台;开放式MRI介入治疗设备在少数单位已经进入临床使用;超声波检查设备也有了新的进展,具有代表性的纳米级造影剂液态氟烷纳米粒/乳剂比微泡类造影剂存在独特优势,超越了微泡类造影剂仅能发生血池内显像的局限性,使血管外靶组织显像成为可能,也为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力地推动了超声分子显像与靶向治疗向血管外领域拓展。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使得快速成像、多层面重建、形态和功能成像成为可能,能够及早发现存活病灶,不但使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更为准确,而且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引导手段,也使得操作更安全,疗效更高。 实验室检查技术如化学

11、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更敏感,更微量,使得肿瘤疗效的监测更容易。肿瘤基因或表达产物的检测使得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的合理应用成为可能,如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阳性患者,使用赫赛丁治疗的效果更好;免疫组化或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20阳性,使得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毒副作用小于传统的化疗方案,疗效提高,生存期延长。 除了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外,针对肿瘤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的靶点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疗技术进行靶点治疗。局部的病灶靶点可以用局部靶向消融治疗、靶向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向内照射治疗、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血

12、管内介入治疗和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针对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分子,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周期的调节,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针对器官、分子水平肿瘤靶向治疗技术,以及靶向载体药物技术研究的进展,我国目前在基础和临床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 器官水平实体瘤靶向治疗技术进展 1. 氩氦超导手术治疗系统(cryocareTM targeted cryoablation therapy,又称氩氦刀) 氩氦刀是一种适应

13、证甚广的消融治疗技术,自1998年以来,美国已有100多家医院,中国有80余家单位装备了氩氦刀设备,它可对多种肿瘤施行精确冷冻切除,并且在肝癌、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肾肿瘤、乳腺癌等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手术中冷冻适用于几乎所有实质性肿瘤,与射频等其他消融方法不同,氩氦刀冷冻既能治疗小肿瘤,也能治疗体积较大的(直径大于5cm)、数目较多的肿瘤;由于血管内血流的释热作用,冷冻不易引起大血管损伤,以至于也可以治疗大血管附近的,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据2007年11月第14届世界冷冻治疗大会统计,中国使用美国CryocareTM氩氦刀冷冻治疗的肿瘤例数已达11000例,其中完成500例以上的单

14、位有10余家,部分医院已经达4000例,病种30余种,中国是全世界治疗肝癌和肺癌最多的国家。 由于各种靶向消融技术的特点不同,对于具体病例的治疗技术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国内张克勤博士4比较了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射频(RFA)、微波(MCT)热凝固治疗兔VX2肝癌的对比研究,三种微创治疗在消融兔VX2肝癌中,无论是在消融靶区面积和横径方面、消融靶区肿瘤完全消融率方面,还是在消融靶区肿瘤细胞残留率方面和消融靶区中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率方面,氩氦刀冷冻均优于RFA和MCT,而RFA和MCT效果相当。另外,RFA和MCT的“煮沸效应”造成的肿瘤种植播散是临床无法克服的问题,所有这些方面提示氩氦刀冷冻在治疗兔V

15、X2肝癌中的临床疗效可能优于RFA和MCT。 临床治疗证实,氩氦刀局部消融与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相结合,疗效优于单一治疗,12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其远期疗效依赖于综合治疗措施的选择。当肿块4cm,特别是大于6cm时治疗效果差,瘤体易复发,甚至增大。因此,治疗前后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尤为重要,例如对于肺癌的治疗:氩氦刀联合介入化疗,联合放疗,联合中医药治疗,与单纯放疗、化疗、介入栓塞比较,1年、2年存活率均有显著提高,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以上结果表明氩氦刀将成为临床治疗肺癌必备的技术。对于靠近纵隔部位的肿瘤,局部氩氦刀完全消融有一定困难,氩氦刀治疗后也可以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法,与放疗结合可以极大地减低放射剂量,联合药物植入和放射粒子植入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植入粒子的剂量,与其他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技术有效的结合,可改变目前综合治疗的理念,提高远期治疗效果。目前国内氩氦刀的治疗方兴未艾,但缺乏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来观察其对治疗肺癌的长期疗效。 近年来,氩氦靶向治疗技术协作组开展了较多的工作,如编写了全球第一个规范化治疗书籍,包括动物和人体实体瘤病灶消融靶区大小,冷冻后的影像学改变。建议其他靶向消融技术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