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212427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1、子曰:“( ),立于礼,成于乐。”2、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是为得之。”3、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 )而忘言。”4、毛诗大序指出:“上以风化下,( )。”5、陆机文赋提出“诗( )而绮靡”。6、孟子曰:“我知言,( )”。7、老子曰:“为学日益,( )”。8、朱自清先生认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是( )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10、老子四十一章曰:“大音希声,( ),道隐无名。” 二、单项选择题1、庄子提出的观点是( )A辞达 B言不尽意 C尽善尽美 D托诗以怨2、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观点的批评家是( )。A王逸

2、 B班固 C王充 D扬雄3、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 )。A刘安 B扬雄 C班固 D王充4、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5、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A、“仁政”和人性论B、“虚静”和“物化”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6、“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A、毛诗大序B、司马迁报任安书C、论衡艺增D、论语八佾7、与文心雕龙一起,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最高成就的是()A、典论论文B、诗品C、文赋D、文选序8、在中国文论史上,( )首次将

3、“诗言志”的内涵扩大到“情”。A、左传B、尚书C、荀子D、毛诗大序9、( )认为,诗既是言志的,又是明道的。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10、以下观点由孔子提出来的是( )A、心斋、坐忘B、涤除玄鉴C、虚壹而静D、辞,达而已矣11、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陈诗观风之风气的“季札观乐”,出自( )A国语B左传C论语D孟子12、“文质彬彬”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13、认为“道”具有循环运动的特点,提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人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4、“诗缘情而绮靡”出自( )A、两都赋序B、法言C、西京杂记D、文赋15、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

4、摇荡情性,形诸舞咏”的文论家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三、多项选择题1、孔子的文学观点是( )A美善相乐 B思无邪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兴观群怨 E知人论世2、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观点是( )。 A“文质彬彬” B“主文而谲谏” C“上以风化下” D“下以风刺上” E“发乎情,止乎礼义”3、属于孟子观点的是( )A知言养气 B知人论世 C以意逆志 D中和之美 E与民同乐4、以下属于道家文艺观点的是( )A自然全美 B技进乎道 C大音希声 D大巧若拙 E言不尽意5、下列属于辞赋家的是( )A司马相如 B扬雄 C刘勰 D班固 E陶渊明四、名词解释:(提出者、出处、字义、句意、就什么

5、问题而言、影响)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主文而谲谏3、发愤著书4、“兴、观、群、怨” 5、诗“六义”说五、简答与阅读理解(一)简答1、请简述“虚壹而静”说的内涵2、简述“诗言志”说的内涵(二)阅读理解1、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认为赋的文体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司马相如认为赋的创作需要什么条件?指出司马相如此种观点的历史意义。2、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指出此文作者及其时代;此段文字认为诗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详细分析“物之感人”的具体内涵。六、论述:试述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