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212292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设计中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 柱轴压比是指,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 比值,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轴压比限值的依据是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参照国外 的类似条件确定的,其基准值是对称配筋柱大小偏心受压状态的轴压比分界值。(抗规2010第62 页表6.3.6)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柱子的不一样。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3、侧向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 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

2、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控制比例为 1.5。见抗 规 3.4.2、 3.4.3。4、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5、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6、剪跨比:梁的剪跨比,剪力的位置a与h0的比值。剪跨比影响了剪应力和正应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因此也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着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破坏的方式;同时也反映在受剪承 载力的公式上。柱的剪跨比:若反弯点在柱子层高范围内,柱子的剪跨比小于 2 时,需要全长加密,见混凝土规范 11.4.12、 11.4.17。7、剪压比(梁柱截面上的名义剪

3、应力V/bh0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梁塑性铰区的截 面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保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 的时候,梁的强 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此时再增加箍筋用量,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梁柱的截面尺寸有所要求。8、跨高比:梁的跨高比(梁的净跨与梁截面高度的比值)对梁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梁(非剪 力墙的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 和深梁都按照深受弯构件进行计算的。9、延性比:延性比即为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延性是指材料、构件、结构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 的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延性比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截面的延性比、构件的延性比和结构的延性比。 结构

4、的延性比多指框架或者剪力墙等结构的水平荷载-顶层水平位移(P-delta)、水平荷载-层间位移等曲线。 结构的屈服位移有等能量方法、几何做图法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比值1、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2、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4、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5、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6、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1.1 名词

5、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1.2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 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

6、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2 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3 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1.3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抗规3.4.3 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当存在 结构平面扭转不规则时,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 间位移)平均值的 1.2 倍。高规3.4.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 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 构高

7、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高规3.7.3 条规定,高度不大于 150m 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 移角)Au/h应满足以下要求: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除框架结构外的转换层 1/10001.4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PKPM软件中的SATWE程序对每一楼层计算并输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 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比值,详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但对于计算结果的判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需要在总信息

8、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 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构件设计与位移信息不是在同一条件 下的结果(即构件设计可以采用弹性楼板计算,而位移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设下获得),故可先采用刚 性楼板算出位移,而后采用弹性楼板进行构件分析。(5)因为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几乎都会产生扭转,故楼层最大位移一般都发生在结构单元的 边角部位。位移比不满足时的

9、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可利用程序的 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 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 满足要求。二、周期比2.1 名词释义周期比即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扭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 一侧振周期)片的比值。周期比主要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结构的抗扭 刚度不能太弱。因为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联的影响

10、,结构的扭转效应将明显增大。2.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高规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即周期比), 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 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高规5.1.13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振型数不应小于9,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 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小于15,对于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 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 90%。2.3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1)计算结果详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因SATWE电算结果中并未直接给出周期比,故对于

11、 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需人工按如下步骤验算周期比:a)根据各振型的两个平动系数和一个扭转系数(三者之和等于1)判别各振型分别是扭转为主的振型(也 称扭振振型)还是平动为主的振型(也称侧振振型)。一般情况下,当扭转系数大于0.5时,可认为该振型 是扭振振型,反之应为侧振振型。当然,对某些极为复杂的结构还应结合主振型信息来进行判断。B)周期最长的扭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振周期Tt,周期最长的侧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侧振周期 T1。c)计算Tt /片,看是否超过0.9(0.85)。对于多塔结构周期比,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验算,这时应该将多塔结构分成多个单塔,按多个结构 分别计算、分别验算(注意不是在

12、同一结构中定义多塔,而是按塔分成多个结构)。(2)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但对 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总之在高层结构设计中,使扭转振型不应靠前,以减小 震害。SATWE程序中给出了各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的计算功能,通过参数Ratio(振型的基底剪力占总 基底剪力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X方向或Y方向的主振型,并可查看每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 献大小。(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计算周期,地震力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即计算模型的选择与振型数 的确定。一般来说,当全楼作刚性楼板假定后,计算时宜选择“侧刚模型”进行计算。

13、而当结构定义有弹 性楼板时则应选择“总刚模型”进行计算较为合理。至于振型数的确定,应按上述高规5.1.13 条执行, 振型数是否足够,应以计算振型数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作为唯一的条件进行判别。(4)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 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即周期比 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考虑周期比限制以后,以前看来规整 的结构平面,从新规范的角度来看,可能成为“平面不规则结构”。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

14、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周 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要加强结构外圈,或者削弱 内筒(5)扭转周期控制及调整难度较大,要查出问题关键所在,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问题:a)扭转周期大小与刚心和形心的偏心距大小无关,只与楼层抗扭刚度有关。b)剪力墙全部按照同一主轴两向正交布置时,较易满足;周边墙与核心筒墙成斜交布置时要注意检查 是否满足。c)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时,若层位移角控制潜力较大,宜减小结构竖向构件刚度,增大平动周期。d)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应检查是否存在扭转刚度特别小的层

15、,若存 在应加强该层的抗扭刚度。e)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各层抗扭刚度无突变,说明核心筒平面尺寸与 结构总高度之比偏小,应加大核心筒平面尺寸或加大核心筒外墙厚,增大核心筒的抗扭刚度。f)当计算中发现扭转为第一振型,应设法在建筑物周围布置剪力墙,不应采取只通过加大中部剪力墙 的刚度措施来调整结构的抗扭刚度。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 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三、刚度比3.1 名词释义 刚度比指结构竖向不同楼层的侧向刚度的比

16、值(也称层刚度比),该值主要为了控制高层结构的竖向 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地下室结构顶板能否作为嵌固端,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 能否满足要求,及薄弱层的判断,均以层刚度比作为依据。 抗规与高规提供有三种方法计算层刚度,即 剪切刚度(Ki=GiAi/hi)剪弯刚度(笛=/)、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Ki=Qi/Aui)o3.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抗规附录E2.1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 高规3.5.2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 或其上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高规5.3.7 条规定,高层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