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指导.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11785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写作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写作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写作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写作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写作指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观察手段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按理说,小学生的生活还是较为丰富的,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建成的各种现代化建筑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是学生的写作素材。那又如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原因在于学生在平时缺乏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的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不会把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作文中优美词句。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的写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

2、血有肉,真实感人。那么,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第六册课外活动一课的习作训练时,让学生先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回来后,我再让学生写文章。由于学生在参加这个游戏时只是怀着参与的心理,没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整个游戏过程只是

3、个粗浅的认识,缺乏精细深入的观察,脑子空空的,寥寥几笔就完事了。由于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我又带他们去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次我在游戏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有关“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录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再而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参加游戏时的场面,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如“张开、闪、扑、躲、抓”等;最后,让学生进行这个游戏。这次,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前一次截然不同,学生兴趣盎然,观察这个游戏时仔细、认真,看得全面,印象也特别深,写起作文来也轻松自如了,成形的作文也具体生动了。从这两次的结果中,我领悟到观察应尽量寓学生的兴趣活动之中。 观察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好胜的特点有计

4、划、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乐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春天,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夏天,观察突变的雷雨、充满情趣的夏夜和丰富多采的暑假生活;秋天,观察硕果累累的果园和丰收的田野;冬天,观察那银装素裹的雪后世界。同时也要留意身边的变化和事态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以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之目的。 二、要养成观察习惯 对观察已经有了兴趣,就要促成对其养成习惯。由于少年儿童阅历窄,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所以关键是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我认为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

5、们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培养观察力的极好途径。观察是看图说话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比如,我在教学第五册第一堂习作训练课知错就改时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这是一堂多幅图的看图作文,四幅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先总体上观察四幅图的主要意思,搞清图上画着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初次观察了解了这四幅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的基础上之后,我就提了个问题:“刚才,我们都看了这四幅图并知道了这四幅图主要讲了小男孩的事,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又是怎样具体的去做的呢?”这又激起了他们再次观察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仔细地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观

6、察。 在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比如,在教学第十册春游习作训练时,先带领学生去某地春游,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把春游活动中观察到的景物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下来。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将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使他们体会到观察成功之后的快乐,从而更为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 我坚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捕捉和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增强了,头脑里的贮存也多了。而且随

7、着观察生活的能力的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培养观察习惯,这是第一步,关键是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观察即观察方法。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学生观察时,要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 1观察要讲究条理,以此来增强他们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有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

8、、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故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一个较为常见的草莓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观察要有重点、有目的。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从而对思维活动

9、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如第六册的写写见闻这一习作训练,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平时看到的一些见闻,学生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就一个个都举起了手,其中有一位同学就说了一大堆:我家门前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家乡最近新建了大型游乐场;自己班上的“皮大王”当上了升旗手;奶奶参加了老年腰鼓队;妈妈迷上了电脑这位同学真所谓是对平时所发生的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新道德、新风尚观察得淋漓尽致,但他看到的这些见闻没有一个重点,所以我们要引导他有重点的观察。就选其中的“妈妈迷上了电脑”作为指导的例子。首先我问这位学生:“你是什

10、么时候发现妈妈迷上电脑的?”“妈妈是因何事而迷上电脑的?”“现在妈妈又已达到何种程度了?”经过这一系列的提问之后,就使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重点。从中还可知道重点的要仔细观察,次要的、跟观察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这些都不必多说。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 3观察要细致。 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 如在指导学生写农贸市场的一角一位姑娘在买鸡,我让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穿戴”入手,用眼看、心想,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然后进行描述:一位穿红风衣的姑娘拎着沉甸甸的菜篮循着鸡叫声

11、走来,她看看这只,挑挑那只,不知该买哪只。那摊主满面笑容地说:“家养的只只壮,味道好,价格也便宜。”说着就从鸡笼里捉起一只母鸡熟练地用几根稻草缠住鸡脚,挂在秤钩上,母鸡咯咯地叫着,拍打着翅膀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 四、要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如在教学背篼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小男孩的外表,联想其所作所为,联想到他

12、的内心活动,联想到其所处的环境以及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想象,学生在交流时进行了下列描述: 黄昏,蜿蜒的山道一直伸向远方。听!远处传来了“咔嚓咔嚓”的脚步声,抬头一望,只见一位身着布衣,脚穿草鞋,肩背装满柴火的背篼的小男孩,正迈着轻松的步伐往这边走来。原来,是打柴的孩子从山上归来了。 近了,近了,更近了,终于可以看清他的容貌了:一张圆圆的苹果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仔细一看,这双漂亮的大眼睛中还透露出他那喜悦的眼神呢! 他时不时地朝身后的背篼里瞄上几眼。里面除了柴火之外,还会有什么东西呢?哦,原来里面还有一些药材、山柿子他看着这些山货,想:这么多的柴火可以烧上

13、好几顿了呢,妈妈看了肯定会夸我能干的;这些药材,又可以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去卖,积攒下学期的学费了;小弟弟们见了这些山柿子准会垂涎三尺想到这些,他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加快了轻松的步子向家里蹦去。 一路上,山风梳理着他那蓬乱的头发,小溪流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驱走了他一天的疲劳。树叶沙沙地呼唤着:“勤劳的孩子!再见,再见!”小鸟吱吱地叫着,和他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