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11399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三册56页、57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根本图形的根底上 ,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 ,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根底 ,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能力目标: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德育目标:让学生

2、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 ,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 ,让学生指、摸、感知角的形状 ,然后利用折角 ,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 ,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 ,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 ,教材采取小步子 ,从形象直观到抽象运用的编排 ,符合学生开展的规律。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那么的纸。二说教法、说学法:本节课

3、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 ,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 ,探索数学规律 ,开展思维 ,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 ,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 ,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 ,使学生在“寓教于乐 ,寓智于趣的气氛中 ,积极主动地探索 ,获取新知。知识固然重要 ,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 ,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 ,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 ,注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 ,让他们互相启迪 ,多向交流 ,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

4、思考的时间 ,多一分活动的空间 ,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时机 ,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三教学程序设计:一活动引入:同学们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 ,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 ,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 ,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数学网 搜集整理、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 ,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 ,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 ,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翻开思维的闸门 ,萌发创造力。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 ,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习些什么?【意图:在此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

5、要求 ,设置悬念 ,把学生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 ,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 ,红领巾 ,一本书 ,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 ,说一说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意图: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 ,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 ,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性。】尝试题利用自己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那么纸折角 ,找出哪里是角 ,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意图: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 ,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 ,并

6、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出示折好角的图形这是角吗?【意图:“以疑激趣 ,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方法 ,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 ,拥有学习的快乐。】3尝试练习题:判断以下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 ,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稳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 ,发动大家积极发言 ,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 ,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 ,从争论中筛选信息 ,区分真伪 ,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 ,也培养

7、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开展了学生思维 ,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4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意图: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解决了尝试题 ,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 ,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表有角。【意图:由具体到抽象 ,又由抽象回到具体 ,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 ,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 ,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 ,学生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 ,使学生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动手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三第二次尝试:1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方

8、法。【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自己想方法判断 ,自己尝试一下 ,从而找出好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 ,通过想各种方法 ,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2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习题 ,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 ,请学生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 ,是引导探究 ,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中 ,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成功。在小小的成就感面前 ,感受学习的快乐。】2、学生自学画角:学生看书后 ,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

9、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 ,再次画角。【意图: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 ,引导学生画出任意的角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用他们稚嫩的小手 ,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角。】四第三次尝试练习: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 ,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 ,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 ,数一数的实践活动 ,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又在动手操作中 ,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3开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 ,用剪刀剪去一个角 ,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 ,每个人试着剪一剪:【意图:开展题的设计 ,表达了教学的全部内容 ,同时

10、也增加了内容梯度 ,呈现了阶梯性 ,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 ,拼一拼 ,数一数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泼了课堂气氛 ,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 ,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 ,教师总结四、板书设计: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记填里面。【意图:通过板书 ,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 ,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 ,分散难点 ,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五、作业设计:课下利用

11、3根或4根小棒 ,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全课设计意图: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

12、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本节课的总体设计表达了尝试、探索、创造的教学原那么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 ,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提高。数学教学同时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教学程序编排上 ,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实 践 ,亲自体验 ,主动探索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的身份出现 ,营造出师生共同学习 ,共同探索的良好气氛。让学生的见解具有创造性 ,思维的流畅性 ,独创性得到励炼和开展 ,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师坚信:“学生能尝试 ,尝试能成功的观点 ,给予每一个学生一片自由开展的天空 ,让他们在自信中健康 ,快乐的成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