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10810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程管理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程管理 ) 流程再造理论在海关加 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流程再造理论于海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用 第三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浪潮带来世界范围的第三次 管理革命,其主要内容就是流程再造。流程再造理论不仅于 国内外企业中有成功实践,而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纷 纷引入这壹理论,成功实施“政府再造” 。我国海关的信息化 建设快速发展, 给海关工作带来全方位、 革命性的影响。 2006 年开始的海关加工贸易流程再造改革 (以下简称“流程再造” ) 对于加工贸易的监管提出了壹系列新的课题,要求适应多元化 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体系, 不断创新监管模式, 提高通关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于

2、实际的过程中, 海关保税监管制度依然存于着很多问题。本文结合“流程再 造”理论,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式方法,且对改革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壹、“流程再造”改革命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 级,其后于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如何实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有了更具体的要求,这次党的十七大又再次强调要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且于这俩个转变的背景下对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给我们海关提出了 壹个全新的重大课题。要适应和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就必须改革现行海 关保税监管制度,对现行监管作业流程进行全面创新,以适 应全球经济壹体化的大趋势下

3、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加 工贸易生产运营方式的巨大变化。 于 2006 年召开的全国海关 保税工作会议上,盛光祖署长对加工贸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于规范加工贸易传统存量管理的同时,确立全新保税监管理 念,创新监管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保税 监管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流程再造”改革作为加工贸易改革总体方案中俩个领 头项目之壹, 是对现行加工贸易监管制度的整体改革和创新, 是壹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监管基础制度、监管作业流程 和配套法规建设,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等诸多内容。改革的 成败,关系到海关新型保税监管体系能否顺利建立。本文对 海关加工贸易流程再造,进壹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

4、行 了深入的思考,力争为进壹步推进海关加工贸易流程再造改 革的研究提供壹些有益的思路。二、流程再造理论的基本内涵 流程再造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 塑造,借助信息技术,使企业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 导向型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实现企业运营方 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流程再造 是壹个持续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基本内涵:( 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和人 的有机结合,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协调分散和 集中的矛盾,将串行工作流程改造为且行工作流程,尽可能 实现信息的壹次处理和共享使用机制。 (2 )运营机制以流程为主,以顾客为导向,

5、突出全局最优,不是局部最优。(3 )人员按流程安排,不是按职能安排,实施团队式管理,充分 整合,合理分工。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和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具有共性,其发 展的战略和思路也必然受到管理思想演变的影响。 “流程再 造”改革是以当今先进的“流程再造”管理理论为基础的。 海关有效监管的任务目标、企业高效运作的实际需求,需要 我们运用“流程再造”理论来重新审视和诊断现行加工贸易 监管作业流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查找梳理监管制度的弊端, 进而达到去除无效、保留合理、优化流程的目的,为再造新 型加工贸易监管作业流程奠定基础。三、“流程再造”改革的主要内容(壹)依托信息技术,推广纸质手册电子化,提高监管 效率。

6、依托信息技术,以纸质手册电子化为载体,逐步实现 加工贸易管理的网上办公和于线服务等无纸化作业。这是海 关提高监管效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方式。海关总署加贸司于 2006 年及时将纸质手册电子化系统 上线试点运行,广州、黄埔海关于当年年底终于开出了第壹 批的电子化的纸质手册,和传统纸质手册模式相比,纸质手 册电子化模式具有身份认证安全性强,减少企业往来海关次 数,备案资料库壹次预归类审核,无纸质手册报关,自动核 对核算等优点。同时,通过后期和商务、银行、国税等部门 联网,能够满足海关内部综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且 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快捷、便利的公共服务,对促进海关管 理由“行政主导”向“

7、客户导向”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经济、保障有力的和谐海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于内外勤分离基础上,推广应用电子化手册集中 审核模式。实施集中审核模式,即对保税加工备案(变更) 核销实行集中审核管理。于集中审核模式下,保税加工监管 架构要分三个层级:1. 保税监管职能部门保税监管职能部门负责对全关区保税加工监管工作进行 职能管理,制定关区保税加工业务具体监管措施,指导、协 调现场监管业务,规范、统壹执法要求;开展本关区风险参 数的职能管理和监督检查。2. 加工贸易业务审核中心 保税加工业务审核中心负责开展符合壹定条件的加工贸 易手册备案、变更、核销的集中审核和风险处置,主要设立 三个

8、岗位:备案(变更)审核岗、核销审核岗和风险管理岗。3. 加工贸易接单现场 加工贸易接单现场主要分为内勤科和外勤科。 内勤科主要负责审核企业于现场递交有关资料,包括减 免税的审核。对于办理备案或变更手续的,加贸接单现场接 单,受理后,按照审核中心的风险指令进行风险处置或者直 接办理备案手续。对于办理核销手续的,加贸接单现场接单 后,先审核是否符合报核条件,对于不符合报核条件的直接 退回;对于符合报核条件,且进出齐的手册,直接办理核算、 结案手续。对于涉及风险参数的手册,上传审核中心进行核 算,待审核中心通过后,办理核算、结案手续。外勤主要负责对辖区内从事保税业务企业开展验厂、单 耗核定、实地核查

9、等下厂监管工作;负责对内销征税货物的 取样、边角料的拍照等工作;收集企业生产运营动态信息, 如实填写外勤作业记录,对通过核查发现需办理内销征税、 变更单耗等业务手续,提出意见或要求;接收、处置和反馈 保税业务风险,且开展保税业务的执法评估;向缉私、稽查 部门移交本岗位发现企业涉嫌走私、违规和其他违法情事。实行电子化手册集中审核辅以内外勤分离作业,将优化 业务监控,简化室内作业,强化下厂核查,以流程再造改革 带动关区保税监管制度的根本性和全面性改革,积极探索和 构建具有关区特色的新型保税作业流程、工作制度和监管体 系,进壹步实现保税业务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的有机统壹, 大力推动关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0、。四、流程再造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天津海关加工贸易流程改革已于我处推开,以电子 化手册为先导的加贸流程改革已经取得壹定的进展:截至 2008 年 7 月,我处已有 161 家企业完成备案资料库的备案, 6 家企业生成电子化通关手册 22 本;于个别科室初步实施内 外勤分离。可是于改革的同时也暴露出壹些问题,影响流程 再造的顺利进行。1目前的加贸流程再造改革主要是海关“单兵突进” 缺乏税务、商检、外经贸等关联部委的配合,使政策难以有 效落实。我处于推行电子化手册的过程中,企业反应由于采 用电子化通关手册,海关不再核发纸质手册,企业于国税部 门无法凭纸质手册正常办理退税备案, 造成增值税无

11、法退仍、 手册无法核销。就此问题我处于辖区内国税部门进行沟通协 调,仅就个别企业已执行手册达成临时处理方案,关联正式 文件亟待出台。2. 单证简化不够彻底,和关联各部委联网任重道远。电 子化手册取消了纸质手册,简化了部分单证,给企业备案带 来便利。但同时我们能够见到,因海关加工贸易作业指导书 要求纸质单证和电子数据相符,且海关要以外经贸委批文、 生产能力证明为依据进行备案,因此于尚未实现和各部委联 网前,企业仍需递交关联纸质单证,为企业带来不便。3 、电子化手册推广前期无明确操作规范, 为现场审批操 作带来不便。于电子化手册备案环节,无论作业流转单,仍 是纸质单证存档等具体操作问题,均无明确规范。现场关员 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作业指导书能够依据。4. 我处于实行内外勤分离的过程中,给各科均安排了验 厂任务。目前我处审批科、稽核科、核销科及外派科室均有 各自的下厂核查职责,彼此业务重叠,经常需要进行业务协 调,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损失。对策:1.加强和关联部门的协调,改变目前海关“单兵突进” 的不利局面,于改革的过程中形成合力。2、加快和关联各部委联网进程,加大改革力度,力争将 便利企业进行彻底。3. 于全关范围内制定统壹的电子化手册操作规范,制定 操作程序、所需单证的统壹规范。4. 进壹步深化内外勤分离制度改革,整合各科的业务,合理 配置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