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文化理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100517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文化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文化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文化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文化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药文化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文化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文化理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 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 一直延续至今。稍有知识的 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 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 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 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 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 浓的草根树皮,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 。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 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 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 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至今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中药文化理念前些年,“天然药物”热的时候,中国业 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 重要举措。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 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 从某些含

2、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 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 新的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 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 黑汤,既不卫 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 方人说它是“ 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 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 没有市场、没有前途。难道“中药”真的面临 生存的地步吗?由上可见,说到中药理念,许汤剂天然药物不等于中药“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天然药物不相同。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 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 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中药是经炮制的各类饮片

3、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 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 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 加强疗效。以地黄为例,生 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 洗、漂、泡、渍、水飞等; 火制有煅、炮、煨、 炒、烘、焙、炙等;水 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 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 极其丰富的。而这些炮制方 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中药是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中药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与天然药物 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 互取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 因“天然药物”的兴起

4、,就 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 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 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 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 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 不可随意取代 的。不能西方 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 就 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 的科学门类。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 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 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 为“模糊药学”呢?由此 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 有着许许多

5、多的“模糊”难 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 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 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 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 人体自身, 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 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 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 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 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 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 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 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 们中药与天然药物友善共存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 于模糊

6、之中,又有什么了不 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 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 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 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 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 文化宣传的力度。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 物同生共存。它们各有特 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 二为一”。是金子 总在闪光。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 袍、布、 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中药的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

7、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 配合同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 实并见、寒热错杂、数 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 难以兼顾各方的。所以临床 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 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 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 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 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 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 用同药与药之间 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 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 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如清金散就是单 用一味黄苓,治肺热

8、咳血的病证。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 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 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 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 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 显增强止痉 定搐的作用。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 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 的一致的药物 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 水的治疗效果。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 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相杀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 说生姜杀生

9、半夏和生南星。 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 用。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 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 对待而言的。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 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 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 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 “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 用的情况下:有 些药物因产生协 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 临床用药时要充 分利用的;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 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 以注意;有些药物则由于

10、相互作 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 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 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 用。基于上述,可知 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 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 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新药审批应考虑中药特 色得到体现。”全国政协委员、 提出,“辨证论治”是中医 用药,更多强调“一病一 药自身特点。“如果按照现 味地黄丸这样的千古名药出“中医药学科规律必须在中药产业发展中 河北

11、以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以岭首先 药的显著特点,但现在的药品审批取消了证候 方”,一种疾病对应一个中药方,难以体现中 有审批途径,将来就只有黄连素,而不会有六医经典名方所制药品的审批 床使用,证明安全有效,没 ”据了解,日本就已经把伤现了。”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房书 亭也在会上提出了类似看法。中医药特 色淡化关键还 是政策问题。新药审批必须考虑 中药特色,建立符合中医药 特色规律的药品审批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孙耀志提出,应当加快研究制订根据中 注册方案。“这些经方药已经过了数千年的临 有必要等小白鼠点头才能通过临床审批。试验。但我国大陆,经方药 部副部长、国

12、家中医药管理 去年已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 今年将尽快提出中药经方名 王国强还说,国寒论中所记载 的217方全部制成成药,药品享受免检待遇。在我国台湾 根据217方也制成了药品颗粒,同样不需临床 目前还需要迈 过临床试验的门槛。对此,卫生 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督管理局出台了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 单,制定经典方注册办法,使中药发 展更符合自身特点。 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将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发、生产、使用院内制剂的意见,为中药产业理局出台有益于中医医院研 、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源泉。药品定价保护传统中药价格问题是制约中药行业发展的另一关键 药企业负责人都提到,现在的药品定价机制“

13、 好药的企业反而在政府招标采购中处于下风。 应当鼓励中成药优质优价。以六味地黄丸为例 多家中药企业 都在生产,因药材选料不同,其 等。在政府招标采购中,价格低的产品显然更 品招标采购中,某知名中药企业就退出招标。 当鼓励优质高效药品,招标不能单看价格,还 “越便宜越好 利甚至亏本, 限责任公司总 中并不占优势”,进入采购名录的药品还需要每年有10%到20%的降价。“无 也使得企业难以有科研和技术开 经理梅群认为,选择好药材,生 ,所以才会出现知名企业退出招问题。在座谈会上,不少中 扶弱不扶强”,用好药材做 与会者呼吁,在政策制定上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800 售价也从一元多到十几元不 有优势。在四川省的一次药 房书亭提出,在政策层面应 应当看质量。招标采购偏好发的空间。”北京同仁堂有 产成本自然要高,但在招标 标的现象。统中药退出市场,这也是药 上涨,但药价不动,药品生 记载的传统中药已在市面上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恩 材价格一路走高,但中成药原料和成药“价格倒挂”使得不少低价传 企负责人担忧的问题。“物价上涨,药材价格 产企业赔本生 产,难以为继。四五十种药典中 难觅踪迹了。 ”全国人大代表、药都制药集团 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价水平提高,中药 价格并没有大的调整。如保和丸,最初定 价3.6元,至今就没有调整过。 他建议对中成药价格进行定期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