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制作纪实.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08536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琴制作纪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古琴制作纪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古琴制作纪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古琴制作纪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古琴制作纪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琴制作纪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琴制作纪实.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琴制作纪实 一。 取材本着喜欢动手自己来的兴趣,对于古琴的学习,我也着手制作。利用春节返乡渡假时,找到一块台湾红桧(松梧)的古材料。 台湾红桧是台湾特有的国宝原木,日据时代曾受到日本的砍伐,目前台湾林区仅留少数的数千年神木,受到国家的编号保护,严禁开采。材料已经相当稀少,为珍贵 的家具及栋梁之材。据说日本奈良古寺的栋梁,即是来自台湾阿里山的红桧木。红桧为高海拔针叶树,笔直高耸,木质蕴含特殊油脂,散发自然香味,并历久不腐不 受虫蛀,且材料稳定不变形。 说起这材料的获得,还真有点心想事成。话说原本就收藏一块红桧原木,寄放于家乡堂兄的竹艺工厂,准备用来制作南管琵琶,兴冲冲准备带回这材料回来制作古

2、琴,结果才发现长度只够琵琶一米长,古琴长度将近一米三,还差一截请堂哥代为寻找旧料一直未有着落,正失望之际,陪同母亲返娘家时,期待着从事建筑的三 舅有旧料库存。就在将近抵达之时,发现路旁有乡人旧料堆积,而且是台湾红桧,令人相当振奋。 这是存放了数十年前溪流原木,因为长度的关系,没有找到直纹的理想材料,因此带回一块外表状似直纹,原木裁开才发现,却有点水波状的材料,不过被它的馨 香所吸引,独特的台湾红桧香味洋溢着锯材所,也延伸到家里,现在每天一近门就可以闻到桧木香,彷佛是悠扬琴声飘荡。想着就很快乐!循着数年前制作吹嗳(唢吶)与木箫的印象,我寻找当年民间艺人介绍我车木师傅的工作室。正月初五,我一路期待

3、着顺利找到,也期待着那师傅还从事车木工艺。我只想能顺利将奇形怪状的木头变成我要的长方形尺寸。果然是很顺利,虽经绕道寻找,也找到了原址,小山边的车木工寮大门锁着,我寻记忆中找到他的住家,师傅也因新春很乐于帮我裁切原木。一年之始,我的心情一如裁开的桧木香,洋溢欢欣。 大家可以看到,这客厅当工厂的情形,我又添购了不少木工工具,各式刨刀、雕刻刀、凿子。工作还在进行中,赶紧找机会拍几张过程,留下纪录。可惜当时的原木形状忘了拍下来,当时从故乡好不容易抬进车中,一路躺回台北,兴奋之情都忘了写真一下!二。 结构与原理 我参考一些现有数据,把琴的结构做一点改变,以我的构思,做了一点调整。就宽度与长度而言,我参考

4、历代古琴中的较大型尺寸,就共鸣体结构上我保留了双弧 形的”声池”与”韵沼”的设计。我认为这两个弧形对残响(声频多重绕射)有帮助。另外在纳音上,我也将会制作出曲线,让声波的共鸣得到良好的参数。 对于琴腹的挖槽,我采三分比例法,让折射与共鸣空间有三分之二的折射板与纳音反射,三分之一的第二层共鸣空间,让长波长的低音有另一番增益,这是我比较想让琴声的全音域,特别是低音域可以维持良好的声韵。 桧木的密度又略高于杉木,因此我可以想象它的中高音域会很具金石声,不过我为了补偿密的生硬感,我还保留了实际调整的变化参数,将于底板未封之前,做一 次调校,让音域的平衡性做最佳的控制。为了保留木香的维持,我思考不上漆的

5、可行性,若琴面的耐用性够,我想维持白身,让弹奏中琴弦的震动,木香随着琴声散 发,那将很令人陶醉。 文松记于2004/01/29 面板的弧度与平坦度很重要,关系到按弦时琴弦震动的顺利,整体琴面一直线的弧度,在手工制作上需要很小心,我没有用抛床工具,利用长刨刀,直线行走,慢 慢刨出琴面弧度,然后用长尺与弧规测量,虽然费时,但制作上的精密度可以较完整掌握。到最后须要以大平面的砂纸来细磨最后的表面弧度与直线性。 刨刀的行走需要顺着木纹的方向,否则容易造成纤维逆向,刨后产生不顺畅的坑洞。接近一徽处的低头,也是需要小心处理的线条,宁愿慢一点,也别刨过头,有道是慢工出细活。 材料时决定为上下的判断很重要,我

6、的材料是一个以木材中间拨开的一边,树木的中央密度比外围高,我选择外围的方向朝上,让阳为上阴为下。这样可以让琴身的抗琴弦张力较强,也有利于声波的震动。 共鸣有个重要关键是体振声波的音高,琴身敲击所震动产生的音高,若将此音高配合定弦音的倍数关系,对琴弦的共鸣又有一个共振效益。琴身厚薄对于震动的响 应灵敏度有关,它也与材质密度有关,如何让琴身震动均匀,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琴腹的深度,折射曲线等,关系到声波的残响,又是个重要关键。因此未安弦前 的琴身各处敲击试音也是制作上修正的参考点。 利用多年前制作唢吶与木箫多余的檀木材料,我用来车制雁足、转轴与岳山制作。高密度的材料硬度及高,在制作上是比较费工夫,

7、先车制成圆形,在慢慢刻出纹 路以利旋转。岳山需要慢慢磨出弧度,我的岳山做过改良,目的在维持弦震良好接口外,有不会有迟滞阻尼。它也是音色的关键。 为了确保共振频率合乎设想的目标,粗胚完成后,我安弦测试其震动声响,虽然只上一条中弦(第四弦),就可以测试琴弦与其琴体震动的频率与共鸣效果,结果令 人相当满意,对于红桧的音色,我还是第一次制作乐器,曾经听鹿港的南管前辈黄承祧先生提及,他制作过台湾红桧的南管琵琶,音色极佳,这次我也相当满意这样 的结果,本来还担心这段材料木纹不是很直纹,会太硬质声。结果音色古朴,余韵绵延不绝,相当迷人!太兴奋了!2004/2/3续轸子的修饰j我没花多少时间,大略刻出纹路增加

8、调音的磨擦力就好,监硬的檀木实在难以处理,急着实验音色重要,这以后再来慢慢修饰。 震弦传导的部分需要讲究,关系音色重大,细节保留一下,等我确保实验成功后再找机会公开。 大致完成封底前也写一下纪念文字与日期。使用上下一致的材料,原木的切开位置当底,相和合后密度的衔接相当完美。 安装好雁足后,龙龈大致做个替代品,急着上弦试音。我的制作时间都利用上班前,或下班后的闲余时间,因此常常做到一半就要停止。今早才上了一二弦,来不及 上完所有弦,我把两张琴摆再一起试音,真的事令人兴奋,我太惊讶其结果,低沉厚实的音色,余音绵延不绝,它有很线性的渐层延续性,还没来得及测声波,不过 我已经相当满意,两相比较一般的琴

9、,我感觉对古琴的制作已深具信心。我知道若上漆后音色还有变化,不过可以掌握的程度相当高,这次的经验提供我所设想的原 理验证,又一次实现的乐趣! 我一直惊讶于为何此新琴音色如此古朴?推想材料来自深山久积之材,又经长远溪流飘移水石震动,再经数十年于路边车声哄隆。当我磨饰外表时,小磨砂机一接触琴身即嗡嗡作响,且有泛音出现就知其共鸣极优,果不出所料! 很巧妙的安排,这张琴的材料虽然有个结巴,它的密度较高,不过正好安排在高音区,让高音音色有金石清越脆响,低音区正好是密度低的平纹,在厚度上我也做了 适当的调整,因此中低音厚实丰富,高音清脆响亮。目前的共鸣通透,我想等待弹弄一段时间后,让琴体更开时再上漆,这样

10、训琴期后再上漆,共鸣会在上漆后略为 硬紧,不过会让音色更清晰。2004/2/7三。试音琴与箫友周宪卫先生试琴(周先生曾师事戴树红)左:画家箫友钟志华 /7日晚两位琴与箫友来试琴,并做了录音。周先生带了他使用十余年的琴来比较,他的琴是其师葛翰聪所监制,为古木所造,音色比我的新琴润声,中高音质感 较内敛,但低音的厚度有明显差异,韵也略短一些。周先生也赞叹弹此琴是一种享受,馨香随着琴声飘荡,余韵悠扬,浑厚有劲。我想新琴上漆后会收敛一点,中高 音会更清越。顾及木纹之美,我想上一层薄薄的漆就好。 周先生借我几本古琴书籍与荟萃,其中有一本关于斲琴的古籍相当有参考价值,结果我在书籍中发现其制作过程的试音调整

11、,按每个材料的差异做补偿,很多不是固 定尺寸的变化。原来古人已有这样的制作变量补偿,与我的制作不约而同!而其内部构造也有些雷同的处理,例如雁足基础的形状的弧形与面积,几乎与我所制一模 一样,这样的巧合很让人惊讶!2/9上漆前试音 1。空弦比较:一般琴 新作2。周宪卫先生试弹 又低频响应与共鸣都比一般琴来得好,尤其韵长而直线性。不过琴体未上漆,琴音上扬而略显轻浮。是聚会的记录,现场人来往杂音很多,请参考音色,多包涵!上漆后再传完成后录音。四。涂灰上漆购自故乡邻镇埔里的自然生漆,听说埔里自古生产上等生漆,九二一地震后漆树损伤大半,因此产量剧减。台湾生漆虽是安南(越南)种,经过日本专家来台指导改良后

12、,质量更受喜爱。生漆的生产期越新鲜,干的速度也越快,纯度越高,也有更好的质量。 生漆是活性的自然漆,含有植物酵素酶。有底漆用生漆与表漆(有油、无油黑漆或朱合漆)两种,我购买了底漆与无油黑漆。表漆其实是烤煮与着色过的熟漆。打底 用的生漆是土黄色,接触空气氧化后快速变色,转棕色然后又转黑。参着了鹿角霜铺底不须稀释,直接混成泥状批土,若纯上漆须添加樟脑油或松结油稀释。 生漆有毒性,会使皮肤过敏,因此避免直接接触,若不小心触及皮肤用油擦去就好。敏感的人连闻漆气也会过敏,因此须带上口罩与塑料手套工作。过敏情形因人 而异,经常上生漆的人就不会有过敏现象了。在夏天上漆时要注意通风,人在风源处施工,并选择早晚

13、温度低时上漆,以避免夏天生漆所散发的毒气,会造成皮肤过 敏起疹,奇痒难耐,而且需要一周才会好,好了一后会有抗体,日后就比较不会再因此过敏。若 已经起疹子过敏现象发生,立刻停止上漆工作,等待痊愈再能施工,并须忍耐骚痒,不能搔痒,也不能冲热水,只能洗温水,避免感染区扩大,必要时擦拭抗过敏药 膏,或找医师打抗过敏针,吃药。轻微时擦拭樟脑油或桧木油可以抑制。亦有偏方如:韭菜煮汤清洗,芒硝加水清洗,蟹汤等等,不过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因为生漆的干燥过程需要发酵,因此温度与湿度都需要控制,我上好漆后放置于浴室内密闭空间,冬天放一桶热开水,隔夜后虽未全干,表面就可以接触了。生漆全干约一周时间,全干硬化后就可以打

14、磨,再上表漆,上完表漆还须抛光处理。上漆的过程最好薄层多次上漆。上了生漆后,因为色泽关系,看起来琴好像变小了,是视觉差异。原来穿着黑色衣服使人看起来比较瘦是确实的!2/11 上底漆后已隔了几天了,虽未干透,漆硬度不是很高,还不可以打磨上表漆,趁此等待时间再度安弦试弹,先用贴纸将徽位暂时标示出来,音色比上漆前沉稳许多, 共鸣也降低了,高音变得厚重一些,低音还是先前的浑厚,只是音量小一点。这新琴弹一阵子后声音才会渐渐开透,这样的音色我已很满意了!2/13 总结这次制作的经验,对古琴全音域的开拓,特别是浑厚低音与绵长直线性共鸣(韵)是我比较满意的结果。我一直认为古琴贵为传统乐器中音域最广的乐器,而且

15、 可以突出弹拨乐器的线条表现,可是经常听到演奏中琴声的低音很单薄,而连续走音的线条音韵,经常只听到手指移动声却没听到琴声,这样的缺憾是我想突破的目 标,结果是完成了我所想要的理想。经过打磨后木纹可以呈现 再漆上薄薄生漆,等干后再水磨,上表漆 我的灰底与漆都上得很薄,我只想要一层保护层,对于神秘的灰底说法,我不以为然,灰只是介质木材与漆之间,选择硬度高的材料,磨粉易于混漆涂抹,若涂太 厚,我觉得需要弹奏相当久(甚至等断纹)音色才会通透,我还是认为类似小提琴的做法,薄一点比较不影响琴体共鸣,训琴期比较不那么长。总算完成了大半!底灰漆上了三次,面漆上了一次,弹它一阵子再上一次面漆。总是等不及太久就想弹它!有张让人爱弹的琴,练琴时间会长些!舍不得罢手啊!呵呵。上面漆时总是觉得其表面很难上的平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