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07283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外语系中文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认真对待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正确的科学理论及实践指导下逐步实现。关键字:构

2、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矛盾,问题,解决胡锦涛同志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

3、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这二者是相互包容、相辅相

4、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这一论断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不断化解矛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依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5、一个能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并且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那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讲矛盾的认识,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第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或者称为不和谐的因素。对此,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因为这是正确认识矛盾、科学解决矛盾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这方面,既不能夸大矛盾而否定社会的总体和谐状况,也不能过分强调社会的总体和谐而忽视甚至无视矛盾的存在。这种状况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相吻合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所以总体上是和谐的;因为是初级阶段,所以还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

6、要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第三,要采取妥善的方法不断化解矛盾,而不能回避矛盾,否则就会积累矛盾、扩大矛盾,甚至激化矛盾。化解矛盾,要依靠民主和法制,要坚持公平和正义,要善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要努力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第四,化解矛盾不可能一劳永逸。化解了旧的矛盾,又会有新的矛盾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一论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一论断的提出表明,我们

7、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个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指明了正确方向。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必须对矛盾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分析。这些矛盾大都是发生在最广大人民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因此,一定要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解决。许多矛盾都是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而产生的,因此,需要通过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决定提出,“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

8、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这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具有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社会和谐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自觉性。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些人民内部矛盾又都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派生出来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因此,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社会虽然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更深入的理解上文所提出的存在

9、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探讨中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情形,我们会发现当前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十分值得为之忧患,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其一,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我国在世界范围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外部风险日渐增多。虽然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是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全球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围绕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世界。如何在全球大格局中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和平发展、

10、增强综合国力。其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总体上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伴随着经济高速、粗放增长,我国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第133位。这种情况如不明显好转,和谐社会将难以实现。其三,从经济与社会关系看,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经济发展指标(人均GDP)与社会发展指标(HDI)之间存在的明显落差,说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由此派生出各种社会矛盾。跛足的巨人不可能远行。其四,从人与社会关系看,如何促使全体国民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城乡之间、

11、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地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普泛到就业、教育、福利保障等各个领域之中;利益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最后,从人与人的关系看,如何建设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不能无限制地让“经济人”的自私性膨胀,必须加以正确引导。要特别防止“钱”“权”交易产生的各种腐败现象。综上所诉,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妥善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对待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正确的科学理论及实践指导下逐步实现,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