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2059159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7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态度体悟要深入,归纳要全面体悟要深入,归纳要全面第 一 节第 二 节第 一 节2021新高考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注】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

2、“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答案:C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诗人借助这两句对子孙提出要求:诗书无涯,发奋读书;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怀家国,永存社稷。第 二 节【考情调研】近几年的高频考查角度,多基于对诗句意思的正确理解,特别是诗人自谦、自嘲、戏谑或使用典故的诗句,常被用来作为命题点。主观题,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人的观点态度。易错角度1执着文字,胶柱鼓瑟失误诊断:忽略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及表现技巧,仅拘泥于表面的句法结构和有迹象的文字,结果或坐实当真,或株守字义,错解了

3、真实意图,抛荒了弦外之音。示例分析:1.“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辛弃疾把陶渊明和诸葛亮都比为友人陈亮,来说明陈亮的文才武略,若从表面句法结构来看,则让人生疑:陶渊明怎么会酷似诸葛亮呢?2.“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一旦将“梅花”这种以通感方式形象化了的非客观存在的物象坐实当真,如同落梅花片一般飘满关山的笛声与雪景明月构成的美妙阔远意境,也就无从体会。3.诗词中的字词,由于人们的创造性运用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除去字面意义外,往往具有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等,以“月明羌笛戍楼间”中“羌笛”一词为例,如果株守字义的话,恐怕很

4、难想到弥漫于诗歌中的别意和乡情。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不说“荷花”不说“绿叶”,正表现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伤感。解决途径:加强对诗歌语言的跳省、比喻、倒装等“峰短云连”“语不接而意接”等特点的把握,进行空间呈像;加深对诗歌惯用的托物言志、以事喻理、以虚写实等艺术手法的理解,挖掘更为宽广深邃的心灵世界;注意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蕴,领略诗歌语言的张力。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石鼻城【注】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 15 公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

5、是蜀、魏的战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答案:B(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答案: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的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

6、会转为顺境的信念。解析:对诗人的观点态度要多方位把握。首联说,现在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城古今变迁,说的是变,“征夫自不闲”说的是不变,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说石鼻城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不同,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说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潯。由“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到“道边修竹水潺潺”,由“愁”到“风景变”,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技法点拨】抽象哲理“三步走”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最忌讳枯燥的、抽象的议论。古人就常将深厚的

7、人生哲理蕴含在诗歌当中,借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和期许。如何通过诗歌来体会作品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见识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思考: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事件。诗歌哲理的抒发,必须要有附着,读懂这些场景、事件是考生体会哲理的基础。2.抽象出诗句所涉及的话题或陈述对象。所谓抽象就是从具体的总体实情中挑选出某种特性,并且抛弃其他特性,将这个特性升华为唯一的视角。如【典例1】首联抽象的话题就是“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谈到的是对人生的理解。3.体会诗人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观点。诗人的观点态度蕴含在诗句之中,这就需要结合诗人生平、上下语境,乃至整首诗来理解。同样【典例1】首联,虽然以前

8、战国的纷乱如今变得天下太平,但是在路上赶路的游子自古以来都是行色匆匆的(自不闲)。这句话所表达的诗人的观点就是:一切都有定数。典例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老学庵壁【注】陆游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老学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9、。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C项,“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分析错误。“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却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而感到愤懑。(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的内容简要分析。答案: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诗人年事已高,晚上本来就睡不好觉;当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无所作为,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诗人为此而忧虑。解析:原因类考题,思考的层面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外界原因,二是内在的主观原因,然后结合

10、诗句,筛选出相关信息,并整合归类。诗人“少睡眠”,原因多方面。一是自身原因,生活窘迫,年事已高;二是外在原因,百姓苟且偷生,统治者不思进取。【思路拓展】分析评价作者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知人论世。分析作者观点态度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2.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3.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

11、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4.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考生在分析概括时要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5.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易错角度2舍文本而外骛,心存成见,附会穿凿失误诊断:脱离诗歌的语言文字、意象情感,或先存有某种主观意念,附会于政治,仅凭个人之爱憎强加褒贬;或套用以往经验,机械

12、挪用对其他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或毫无依据地给作品添加写作背景,坐实作者的思想情感。示例分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评论家认为表现的是一种无法排遣的哀愁,也有人认为表现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而春雨本来既可以给人喜悦,也可以暗示伤感,“断魂”也是“伤心”与“快乐”之意并有,所以自圆其说即可。但如果强加上作者“被贬失意”“扫墓归来”“关心民生疾苦”等经验性的内容,看似深刻透彻,实则画蛇添足。解决途径:真正关注诗歌本身所展示的物象的组合,把握物象之间的联系,以及物象特点和作品思想情感的统一。典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夕次洛阳道中崔涂秋

13、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前往洛阳,途中停留于一座古城,“秋风”点出季节,渲染了气氛。B高高的树上,鸟儿已经栖息,既暗扣诗题,又从侧面烘托了作者处境。C“古原”句写原野上农人还在耕作,与“高树”句形成对比,动静相衬。D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面对流水、明月,不禁感慨往事,感叹时光流逝。答案:D解析:D项,“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分析错误。“川暗度”意为“河水无声无息流过”,作者是感叹时光像河流一样暗自流逝,并没有在夜晚渡过河川。(2)你认为“不复叹岐路”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情感:“不复叹岐路”意为作者不再叹息前路难测,表面上表达的是旷达之情,实则表达了对世路艰难(“世路难测”“难以找到人生之路”)的无奈。原因:从“不复”句前后的内容可以看出表达的是无奈之情。作品的前三联通过写景、叙事和抒情,表达了羁旅之苦和时光流逝、往事成空之悲,尾句以尘土飞扬的景象传达了内心的迷茫沉重,“不复”句前后的情感都是低沉感伤,因此将该句的感情理解为“无奈”才与全诗的情感脉络契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