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05587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独立段的教学内容。对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角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却不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指、描述角,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这样设定:结合生活情景及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各种学习活动,领悟角的一些特征,感受角的生活原型;会用尺子画角,并在获取 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把 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一与两条边叉口张开的程度关,张得越开角越大,反之越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作为本课的难点来进行突破

2、。作为低段数学教研组的第一堂教研课,多少感觉有些压力。上完课之后,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1、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由角”字带给你的想法到情景图中找、指角再到揭示课题,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在猜、 折、做、画等各种数学活动中认识角,再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交流。各环节过渡比较自然,而且自我感觉流畅。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3、。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 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他们学会学习。2、注重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我从来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1 )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的画角和相应的练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原订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练习之后通过巧妙剪角游戏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很可惜,没有达成。(2 )对学生备的不够。比如:一开始我在板书完角”字问学生,你对 角”的理解

4、是什么?结果学生回答:角,是人民币的单位, 象1角钱、2角钱。”这一情况就出乎我的预料,我只预设到孩子们会说:角在我的眼里是尖尖的,比如黑板的角、桌子的角等等。所以,提 醒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我想,如果这样问:在你的眼里,角是什么样子的?这样问应该会更好些。另外,在做活动角过程中,我抛给学生的问题是: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意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可是有的学生就是不能明确我的意思,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说不到点上。后来我引导说: 从大小上看,它们和什么有关?学生们这 才能够说出来。这也难怪,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太着急。而

5、且,对教学语言的把握我得再用心些。反思:回顾本节课,觉得在不少环节上没有处理好。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 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

6、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 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 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 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 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 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 教学结构。2、教学的放与收做得不理想。学生摆小棒并列岀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我没有及时引 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

7、,从而 总结岀相同加数,导致在后面讲两个因数的意义时很少学生回 答准确,也不能准确列岀乘法算式。就是在放开之后没有及时作一个小结,把知识收笼到重点难点上来。第二个地方做得不好的是:在回应课的开头时,我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后,没有 把很多的问题收笼到这节课的乘法问题上,使部分学生列岀了加减算式。从这节课上使我认识 到: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放得太开不利于学生的探 索,收得太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放与收之间,教师应恰当起好主导作用。3、教学难点把握不好。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 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

8、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岀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 教学效果。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 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数 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 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 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 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 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是当今教师所 必须做到的。连加 连减教学反思:连加 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

9、特征,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一幅小蜜蜂采蜜、送蜜的情景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从实际情景中因出计算问题,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 的过程。首先,我利用课件,想孩子展示小蜜蜂采蜜、 送蜜这两幅情景图, 让孩子在观察中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情景图理解算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竖式,让孩子观察、比较 中,发现连加连减竖式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其次,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过程中,加入了两个练习环节。第一个练习我设计了三道连加 题在花朵中,三道连加题难度逐渐增加大, 即训练了孩子的口算能力, 也给孩子在动手笔算 过程中体会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计

10、算也可以是很有趣的。而另外一个练习,我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在送小蜜蜂回家的过程中, 完成连减的练 习。练习中,即巩固、加强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互相帮助的情感。在教学的最后,我还设计了一只没有算式只有得数的小蜜蜂, 让孩子思考,哪些数连加 或是连减可以让小蜜蜂回家。学生在刚才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上整节课的练习,学生想出了 许多算式。这一环节我拔高层次, 让学生在思考和计算中发散他们的数理逻辑思维, 通过这 样的设计,学生即巩固、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情感。但是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 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 例如: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 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

11、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 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 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 2 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 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

12、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还存在以下几点应该进一步改进之处:1、 引课的活动,能够把学生学过的2、3、4、5的乘法口诀进行有效复习,但如果把-一得一 ”这句口诀加上并加以应用就更完整了。2、 学生合作学习研究 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在操作中做数学的 理念,但应考虑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 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分几步进行, 根据学生情况适 时调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3、在记口诀一环节中,有太多的死记硬背,应让学生理解的记忆,应多发挥学生的个 性,避免领学生齐读口诀, 死记口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口诀这样更能体现新课程以

13、人为本的理念。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保亭二小 黄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 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 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充分复习了旧知识, 出示了一些 十几减几的口算,学生直接抢答,从而从认知上、思维上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直接出示了题目50-26,让学生自主探索,留给他们充分思考

14、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法。通过观察、比较,既突出了 退位减法的算理,又使学生对笔算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交流算法的时候,我请多名学生说了他们的思考过程,同时规范了竖式的写法。我的思考:(1 口算过后,我又出示了两题,一题旧知,一题新授,可能两题一起出现,学生争 分夺秒的时间观没有, 对后面的新授讲解势必会有一些影响。一题一题的呈现,更能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和想解决出问题的冲动。(2)教材中例题是以两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邮票为题材,从而展示出新授内容。计 算本来就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我直接出

15、示了题目,可能一开始出现一些学生喜欢的情境, 学生可能想计算、想解决问题的兴趣更大,这其实也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3)在讲解完50-26这题后,学生可能掌握的不是很好,还没能完全吸收新授的知识点。在这我可以再出一题类似的进行巩固练习,这对下面的教学试一试(不同类型) 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也一定掌握的更加牢固。(4) 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58-26和50-26这两题时,学生说的不是很重点, 那是因为 我在前面引导的过程中, 学生没有能够完全理解意思,以致在这个环节中,以我的语言居多, 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5)在做课堂作业的时候,自己要注重练习的题目类型,学会设计题目,避免出现 类似的,每一题的出现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让这个巩固练习更具有实效性。在这节课中,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能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 磨平身上的棱角,争取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