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975256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城》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城》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城》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 城说 课稿 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四年级 万冰一、教材简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一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长城既陌生又

2、熟悉,既远又近。“远”是实际距离远,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游览过;“近”是心理距离近,“长城”一词从小就耳熟能详。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到底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呢?我特意在课前进行调查询问,发现孩子们都知道长城,但具体到长城的作用和历史就知之甚少了。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以学情定教法,所以我把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并以此为桥梁,激发学生继续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愿望,引导阅读相关文章。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

3、点,针对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2、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种理念,本课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

4、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质疑、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五、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读讲结合。六、学法指导:读中悟,悟中读,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及现代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性激发兴趣,深入领会课文内容。七、设计思路: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

5、,结合教材“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一)主线推进,层层深入: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四自然段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愧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由衷的赞美,接着由“长城奇在何处?”引导学生逐段研读文本,便引出了第一段“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段“长城高大坚固”,第三段“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每谈到一处,都回到中心句上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情,眼前浮出画面,心中悟出情感。(二)资源整合,入情入境:

6、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游览过长城,即使有到过长城的,也不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遗憾。如何让原本陌生的东西变的鲜活,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做到零距离对话,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看一段介绍长城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谈“长城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引出中心句。接着在逐段研读的过程中,又相机出示相关地图及图片,让学生对长城的“长”、“高大坚固”、“平整”、“宽阔”、“设计精巧”等特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学临近尾声时,又出示一组能够展现当代长城风采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再次感受到长城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奇迹”的原因,进一步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和

7、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三)多读多品,升华感情:“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中才能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始终以教材为依托,采用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悟。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对于长城高大、刚毅、雄伟的形象他们一次比一次感受深,朗读也一次比一次有感情。教学一、二自然段时,我抓住“长龙”“高大坚固、“平整”、“宽阔”等词,让学生结合画面谈体会,再带着体会读课文;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中悟,悟后再读,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最后当学生欣赏完当代长城风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之时,我抓住机会,让学生结合刚才看到的,以及在书中读到的,让学生抒发对长城的感情,使学习由文本走向生活,使文章情感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