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1].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9295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第2课时 体验生活变化课 题体验生活变化主备人陈磊执教者陈磊课 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了解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表现及意义,提高阅读、分析材料能力、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感受生活变化,增强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同时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含义及其影响教学难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含义及其影响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集体智慧个性设计复习提问: 1、青少年学生如何做到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关心社会

2、发展呢?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今昔变化,教师适当介绍讲解。 思考:你从上面几幅图片中得到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主要是因为哪个产业的迅猛发展呢?二、【自学思考】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问题,快速看课本内容1. 什么是工业化?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2.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有哪些?3. 信息化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带给我们哪些影响?三、【师生共学】(一)初识新知 奠定基础1、 工业化:含义:随着工业(第二产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工业或制造业中的劳动就业人口持续上升,使国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工业产品覆盖我们生活

3、方方面面,成为生活必需品。理解工业化的影响工业化的发展,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新产品不断涌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引导人们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走近生活-小组探究: 1请你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社会面貌发生了哪些巨大改变? 2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哪些问题?小组回答,教师点评归纳2、城镇化【过渡】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城市的规模快速扩大,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迅速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城镇化的表现及意义、作用(1)了解含义、概念(2)理解作用意义 (详见课件)3、信息化我们在生活经常遇见这

4、样的字眼:人工智能、云盘、IT行业、网购、微信、多媒体教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大家知道这背后是什么技术的发展吗?学生思考回答信息化的含义及影响(见课件)归纳: (二)关注实际 理解重点 1、教材小字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有?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 时事链接:大国国策 “两化”融合 助推企业转型 提高企业效益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

5、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机床两化融合宣传动画_高清.kux 结束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社会生活面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生活在文明时代,不仅要以积极心态迎接新变化,享受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更要努力学习,积蓄力量,提升自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四、【课堂小结】归结提炼: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归纳课堂学习的重要收获。教师展示本课知识框架复习巩固看图片文字思考并回答速读教材初步梳理教材了解基础知识了解工业化概念理解工业化的意义拓展 也可思考谈谈家乡发展变化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了解含义、理解意义小组交流 、共同探究、自我总结阅读教材小字找出关键点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了解时事知识整合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围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感受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他们带来的社会变化,课堂效果明显,学生参与度高,效果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