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829150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问题一: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学习诗歌鉴赏,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首诗.但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一首诗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将读懂一首诗歌,定义为”弄懂它的意思”.因此,主要做的工作是:解释词语,翻译句子;交代作者、介绍背景;总结手法、概括主旨。如果是公开课,或许还会加上“想象画面”之类。有时候,我们也会说,读懂一首诗,重要的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怎样才算“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让学生体会之前,老师究竟有没有体会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大多数时候,我们自己并不喜欢所教的诗歌,只是当成教学任务传递给学生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诗歌,这些看上

2、去似乎很简单的诗歌。读懂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你被诗歌所打动。而解释词语、翻译句子,乃至于知道一些关于作者的背景知识,只是理解诗歌的前提而非终点。知道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让这种思想感情唤醒自己的心灵,也完全是两个概念。同样是“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诗歌,每一首所唤起的感情都不一样,虽然可以用相同的主旨来概括。否则,这首诗只是作为只是储存在你的大脑中,而没有对你的生命发挥影响。因为诗歌的本质,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首诗从创作到被欣赏的过程是这样的:诗人被外物或人事所触动,内心里充满了“感动”,(可能是喜悦、愤怒、沉思),诗人要将这种“感动”化而为诗,不得已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他往往不会直接说

3、出心情,而要借助情境来表达)表达出来,这就是诗歌。越是合宜的语言形式,表达得越是准确与丰富。因为诗歌是否足够好,取决于诗人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本身的丰富、敏感的程度,以及语言形式合宜的程度。而读者,则是穿越语言形式(这需要对语言形式有足够的鉴赏力),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区努力还原诗人原初的“感动”,并使这种“感动”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感情。因此决定一个鉴赏者水平高下的,是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鉴赏者本身生命是否深厚敏感,一方面是鉴赏者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训练水平。因此,大家不妨重温一下王富仁先生的一段批评:读诗,大概每个人都要首先把握它的主旨,即我们常称之为“主题思想”者,只有感到它

4、的主旨被自己发现了,掌握了,我们才感到真的懂了它,心里有了一点踏实感。但在这时,它的诗的活力也在不知不觉中衰微下去,不如初读它时强烈与鲜活了,而像安安稳稳躺在自己掌心里的一条鱼,失去了生命力。当我们一提到岳飞的满江红,便想到它时一首爱国主义诗词,一提到杜甫的石壕吏,便想到它反映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生活,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想到它表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时候,它们的诗意特征便淡漠了。我们的心灵再也难以与诗的本身实现直接的拥抱。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对诗的任何一种主题思想的确定,都把诗的各种丰富的内涵简化了,而诗意恰恰只有使心灵主要活动在直感的、情绪的、审美的,亦即难以言说的境地的时候,

5、才能最有效地被表现出来。兴发感动的学习,就是力求让我们恢复对诗歌的感觉。问题二:何为兴发感动?叶嘉莹先生认为,词是一种“要眇宜修”的文学体式,容易引起读者丰美的联想.以联想说词的方式,则大致可分为二大主流:一派是以”比”的方式,用”语码”的联想来说词的,可以张惠言为代表;(即”符码联想”的方式),一派是用“兴”的方式,用感发所引起的联想来说词的,可以王国维为代表(即“兴发感动”的方式)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兴发感动”对于诗歌的作用。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兴”是指诗歌能够引起读者内心的感动,这是诗歌的整体作用,通过这种感动,诗歌可以让人了解到当时的风俗民情(“

6、观”),可以在人群中通过传递而相互感染,激发共鸣,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群”),可以表达对于政治的不同情感态度(“怨”)。叶嘉莹先生继承了这种传统,进一步阐发了“兴发感动”,强调了“兴发感动”对于诗歌鉴赏的重要意义。她说,所谓“兴发感动”,是指外物、人事、作品等引发了人内心的感动。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理解:1、人心会随着外物以及人事的变化而感动,这是诗歌“兴发感动”的心理基础。叶嘉莹先生引用了钟嵘在诗品。序中的说法:“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就是说,阴阳之气使万物发生变化(春去秋来),万物的生长变化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我们看到草木的黄落,就悲哀了,我们看到春天

7、草木柔条的生长,就欣喜了,所以“摇荡性情”,我们人的生命与草木的生命,有一种生命的共感,于是就“形诸舞咏”。如果没有感情的草木的生长与凋零都使我们感动,那么人事的种种现象当然就更使我们感动了。例如,安史之乱时国家的残破、民生的艰苦,使得杜甫感动,写出了伟大的诗篇。没有这种心理基础,我们便无法欣赏艺术,包括诗歌。2、“兴发感动”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诗人创作之初的“兴发感动”,二是读者阅读诗歌时候的“兴发感动”。诗人写诗,是一个兴发感动的过程。诗人为外物或人事所感动,写成诗歌。而读者读诗,也是一个兴发感动的过程,被诗人的诗句所感染,唤醒了沉睡的情感,经历了一次洗礼。一旦内心深处美好和敏感的一面

8、被诗歌不断地从沉沦状态唤醒,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唤醒,人就会日益变得美好和敏感起来艺术作品的陶冶功能,就是这样形成的。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诗歌主要不是诉诸理性,而是诉诸人的情感,来达到陶冶功能的。例如:不是通过告诉你“这首诗通过表达了的思想情感”的方式,而是通过让读者进入诗歌的情境,接近诗人创作之初的那种感动而达到陶冶的功能。3、叶嘉莹先生又通过引入接受美学以及阐释学,指出两种情况:一方面是诗人在写诗的时候,会无形中将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等带入作品之中,在作词时尤其明显,例如原来只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写着写着,将个人的怀抱、理想、志意都带进去了。另一方面,读者并不能完全客观地掌握作者的原意,总是

9、或多或少地把自己的种种社会主义思想感情个性的背景,加到作品中去,形成衍生义。也就是说,作者可能表达一个意思,但是读者领会到得意义却与作者有一定的差异,有时候差异还相当的大。(错误的理解不在其中)这两种情况,本质上都与兴发感动有关。【叶嘉莹谈兴发感动唐宋词十七讲第4852】下面举一个叶嘉莹讲过的例子,请大家吟咏此词。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如果“理智地”“逻辑地”理解此诗,你或许会觉得,诗中的女子是不是太冒失、太不自重、太以貌取人甚至太冒昧了?怎么能够随便“将身嫁与”并且“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那个“年少足风流”的

10、陌上少年万一是不良子弟怎么样?或许,你还会理性地概括:这首词通过写“一位女子在婚姻生活上要求自由选择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女子对爱情狂热而大胆地追求精神”(转引自百度百科)这样,这首词就有了反封建的思想高度,而白居易的“寄言痴少人家语,慎勿将身轻许人”,与此词相比,境界上还是有距离的(转引自百度百科)这种解词方法,是几十年教科书上解词的方法,是叶嘉莹所反对的,也不符合创作及欣赏实际,我们不妨复原一下此诗的创作及欣赏过程。韦庄此词,是受到一种强烈感动之后写的。这种感动,或许是被春日的景物以及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少女所触发,或许只是内心的一种想象。这种想象源于人内心的一种至少曾经有过的

11、生命体验。毕竟,谁都有过“杏花吹满头”的青春年华。韦庄吧这种感觉写出来,因而表面上是写女子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奇妙的诗,韦庄明明是写女子思春,写一个处于生命中最好的年龄的女子,在最好的季节、最好的景色背景下,遇到一个同样处于最美好的人生状态的少年时内心的一种向往。但他可能却有意无意地融入了另外的东西,例如自己渴望被明君赏识利用的那种向往。这种向往与女子对少年的向往具有相同的情感结构,深藏于韦庄的内心深处,借着这首词表达出来了。这是词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概括一下,即诗人为外物(春光、少女或另外相似的东西)所感动(“兴”),然后将这种感动化为诗歌,在化为诗歌的同时,作者生命深处的

12、渴望为人赏识的那份向往也被融入词中,使词作更为丰富,更具有感发的力量。不同的读者(少男、少女;失意者、得意者;古人、今人),会带着各自的背景曲理解此诗,被此诗所打动。这种打动是基于两个不可分割的原因:一是所有真正成熟的读者都经历过活正在经历青春(不包括小朋友在内,他们读不懂),生命中有过春天一样的时刻,内心曾经有过浪漫情怀,尤其是有过对于美好的异性的向往。因此,这首诗唤醒了他们生命中沉睡的情感,让他们通过诗歌重新在想象中体验了一次曾经有过的美好感觉,这既是诗歌对生命的兴发感动。二是这首诗的结构,能够容纳这种想象以及更广泛的超出青春以及爱情的联想。如果诗歌略加修改,联想的范围就会大大缩小甚至消失

13、。例如“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只是说有一个风流少年,没有关于这个风流少年的任何描写。“杏花吹满头”不仅仅是写少女的,也是写这个少年的。因为没有具体的描写,这个少年便可称任何人,甚至可以称皇帝,或者某种理想。一旦对这个少年进行外貌描写,更多的指代就可以消失了,这是诗歌的一个秘密所在。这首诗的美妙可能恰恰在于它只描写了一种激情,一种追求美好东西的激情。正因为如此,不同的人从这首词中,都读出了不同的东西,引发了不同的感动。例如,铁皮鼓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这样解释这首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我经常感觉到内心有一种蓬勃的力量,或者说一种生命能量,因而不甘于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许多人终生拥有“青春力”,

14、一生好为“春日游”)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在漫长的等待与追逐中,我常常在想:谁会是我终身依附的对象?他能够容纳我的理想与志意?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对我来说,新教育或许就是这样的“陌上少年”,是我期盼的对象,我愿意将自己交付于这份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纵被无情恼,不能羞。我也可能遭遇失败,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最终离开。但我的生命曾经在这里充分地绽放过,热烈地爱过、痛过,因此我不会后悔。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到,创作过程以及欣赏过程中的“兴发感动”是如何发生的。4、叶嘉莹先生还区分了“比”与“兴”,指出“比”是由心及物,即借外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兴”是由物及心,即由外物或人事引发了内心的感

15、动。总结一下,叶嘉莹先生古纳与“兴发感动”的解读实践的意义在于,她以“兴发感动”的方式提醒我们,不要切断与诗歌的生命联系,要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或者说以自己的存在去感受和拥抱诗歌,而不能仅仅将诗歌当成理智分析的对象。我们要通过诗歌恢复的是对于世界的感觉,而不是仅仅掌握一些诗歌知识以及破碎的孤立的客观化的“思想感情”,而阅读本书,最重要的,也不是掌握概念,而是通过叶嘉莹的解读实践去领悟诗歌鉴赏的本质及方法。兴发感动是“诗”的本质,这里的“诗”,不仅仅指诗歌,而且泛指一切艺术,乃至于存在本身。因此,对兴发感动的探讨,便不仅仅是对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讨。同时也是对一切艺术欣赏本质的探讨。兴发感动是对诗的本

16、质的理解,而诗,则是存在的一种“兴发感动”,是存在的一种极致状态,一种清明、纯粹、丰富、超越的状态。当你每每忙忙碌碌,不知目的地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时,你的存在时处于沉沦状态,也就是说,你在许多时候不属于你自己,只是生活这个巨大齿轮中的一个茫然的环节,是一种工具化存在人的焦虑、烦闷均由此产生(除非像雷夫那样,有清晰地愿景,并在忙碌中获得意义感)这时候,如果一首诗,一支歌,一幅画,一篇小说,甚至一朵花,一条清溪,一轮明月,都可能成为“诗”,唤醒你,让你的存在突然变得豁亮。那种感觉,或许很类似于马斯洛描述的高峰体验,有时候是一种巨大的欣喜,有时候是一种巨大的忧伤,从你的心灵深处释放、溢出、扩展,席卷你。仿佛一股清泉,冲刷掉了覆盖于存在之上的尘埃,让存在鲜活地显现出来这便是艺术体验,是诗,是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