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82171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度的高标准农田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高标准农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高标准农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来,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严管、良田粮用,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

2、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和上图入库,强化项目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项目县等渠道,持续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措施,完善田间配套设施,不断夯实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一)农田水利设施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十四五以来,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等农田建设工程,市农田水利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田间道路通达率、农田电网覆盖率不断提升,农田格局规模化明显改观,灌排设施和水源设施持续完善,使得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在

3、田、水、路、林等方面形成了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机能行、林成网的良好格局,提高了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二)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田配套了石坎、排水沟、桥涵、蓄水池、泵站、机井等,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根据防护需要,主要在道路、沟渠两侧新建、修复农田防护林网,在丘陵山部地区,新建、修复石坎梯田,合理修筑岸坡防护,在水网平原地区科学治理沟道坑塘。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缓解了渍害涝害、减少了水土流失、降低了风沙灾害。(三)农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采取田块整治、坑塘沟渠治理、节水灌溉、防护林建设、绿色农

4、业技术使用推广等措施,调整优化了农田空间格局,改善了农田利用方式,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发挥了修复和保护作用。通过推广良种良法、耕地地力提升培育、节水灌溉,减少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使用,城镇化肥使用总量和强度稳步下降,为实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四)农民增收致富卓有成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率,使每亩农田平均节本增收约500元,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也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益。农村土地流转不断增加,释放的劳动力通过外出劳务收入增加,同时获得土地流转

5、费。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但积极促进了农业发展,同时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五)落实统一高效管理新体制统一规划布局。对全域以建成高标准农田开展专项清查,全面摸清各地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市、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快区域化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区、铁路沿线、国道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和贫困地区以及工作基础好的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统一建设标准。根据分区域分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研究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及定额地方标准,建立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地方标准。各地

6、编制的农田建设标准,结合灌溉水源,因地制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考虑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建设内容和投资标准。在确保完成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市、县结合实际,对照标准规范,加大财政投入,对建成并已上图入库的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统一组织实施。及时分解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彳壬务,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根据省分解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规范开展项目前期准备、申报审批、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和监理、竣工验收、监督检查、移交管护等工作,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鼓励先流转再建设,支持已流转耕地、流转积极性高的地方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引导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规模流转。

7、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先建后补方式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性。加强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单位、建设时间等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统一验收考核。建立健全定期调度、对接督导、挂点督查的任务落实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列入市县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项目验收实行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和省级绩效考评的评价制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竣工验收下放至设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考评综合排名靠前的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或未完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和约谈处罚。统一上图入库。充分利用遥感监控等技术成果和农田

8、管理大数据平台,把各级各类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使用等各阶段相关信息上图入库,及时落实到农田建设一张图和监管系统中,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按照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操作指南要求,及时完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并做好相关数据共享和对接移交等工作。未按时完成上图入库的县,不得进行项目绩效考评。(六)强化资金投入加强财政投入保障。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事项。在省级层面统筹整合中央预算内农田建设资金、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及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水利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集中用于高标准农

9、田建设。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地方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优先用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县确定的投资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扩展整合资金来源,提高项目投资标准。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田建设投放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在债券发行完成前,对年度预算已安排债券资金的项目可先行调度库款开展建设,债券发行后十五日内归垫资金。鼓励采取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使用机制。将新增耕

10、朔口产能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充分利用项目区内未利用地、荒芜园地、废弃地等,扩展新增耕地来源。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的耕地、旱地改水田和产能指标经核定后,及时纳入补充耕地指标库,在满足本区域耕地占补平衡需求情况下,可跨设区市调剂,调剂收益要优先用于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耕地保护、补充耕地任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债券偿还、贴息等。加强示范引领。积极申报绿色农田建设示范,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提升农田生态功能。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采取专项工程措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相同类型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试验示范。在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

11、的地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落实建后管护责任。按照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建后管护要求,建立农田建设管护经费合理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纳入年度绩效考评重要内容,压实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责任,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动受益主体管护积极性,确保建成工程设施正常运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科学、合理、高效农田建设管护新机制。二、“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难度逐年增加市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优质耕地资源不可避免地被占用。耕地流向其他地类面积不断加大,而易开发整理的耕地后备资源明显减少,十四五及之后期间新建(

12、补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不断加大。由于可建耕地面积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减少,可建高标准农田的资源也刚性减少。相对集中连片、施工容易、政策处理难度不高的耕地大部分已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剩下未建地块多为零星分散、工程难度较大的偏远地块,新增耕地潜力有限。目前,不少地方单片耕地地块面积较为细碎,且坡度较大、质量较差,新建高标准农田优质的潜力区域剩余不多,建设难度逐年增加。(二)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压力不断增大随着物价水平上涨和农村劳动力短缺及工资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也随之上升。参照现有国家、省两级财政补助标准(新建每亩1950元),已难以满足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的实际需要。尤其是,随着高

13、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集中连片、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块越来越少,建设难度不断增大,建设成本持续攀升,资金需求大、筹措难,按专家论证及基层反映实际情况测算,平原区亩均投资通常需要3500-4500元,丘陵低山地区亩均投资甚至高达5000-8000元,才有可能达到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的全部要求,因此需要切实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提高标准。(三)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需求迫切长期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相关部门编制标准尚未统一,在资金使用、投入标准、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各方面要求不尽一致,造成部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不一、质量不高。市2018年之前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受自然灾害损毁、

14、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后管护不力等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设施损毁问题。尤其是部分已建设高标准农田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老旧化、配套不合理、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等问题。此外,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耕地质量等级,市无低质量等级耕地但中质量等级4-6等耕地占城镇耕地面积的约40%,迫切需要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四)建后管护亟待进一步加强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部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仍然存在工程设施产权不明、管护权责不清、管护资金缺乏、管护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后续缺少长期监测评价和跟踪督导,一些项目日常管护不到位,设施设备损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常年带病运行,工程使用年限明显缩短。(五)绿色发展水平有待

15、提升早期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偏向于产能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在设计和施工等全过程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有待加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简单硬化沟渠道路的现象,同时农田地力下降、农田面源污染、生态病虫害等方面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仍然沿用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资源消耗较大,不够节约高效,高标准农田支撑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三.推进十四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农田建设工作机制。强化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的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抓

16、总作用。市级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落实主体,抓好任务落实、监督检查、项目设计审批、全面验收和督促指导等工作。落实好建设任务、组织实施、自验自评、建后管护等工作。全面履行好农田建设集中统一管理职责。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投入、新增耕地核定、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金融支持等工作,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月虽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监督评估和监测评价等办法。加强农田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队伍建设,推动设立省级农田建设技术支撑单位,承担上图入库、技术审核、标准制定、调查统计、耕地质量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市、县两级相应设立技术支撑单位,配强工作力量。围绕农田建设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大力引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工程建设与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农田建设行业管理服务,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