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81126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摘要 在全面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 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迷信的概念;其次从观察学习、归因和自我认同 三个方面反思了大学生迷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并从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和自我效能 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不确定性情境、压力情境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 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展望。关键词 迷信心理,大学生,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分类号 B8441 引言 迷信的思想和行为在许多文化背景下都存在,并已有千年历史。民意调查显示,迷信在现 代社会有继续盛行的趋势。研

2、究者一直都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1。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里具有迷信思想的大学生人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0 年 12 月的 一次问卷调查显示,420 名大学生中对电脑算命“完全相信或比较相信”的占 17.6%,“有时 候信或有些方面信”的占 12.2%,“说不清楚”的占 8.8%,明确表示“不相信”的占 61.4%, 此次调查还显示,26.5%的大学生承认读过有关宣扬“现代科学算命、看相”之类的书 籍,23.6%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过迷信行为,与两年前的相关调查2比较,当前大学生中存在迷 信思想和行为的人数比例有明显的增加3。这种社会心理动向应该引起心理学界的高度重 视。?遗憾

3、的是,对迷信现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等领域,而心理学 界对之关注甚少。本文试图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做一概要考察,以冀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和教育 实践有所启意。2 迷信的界定 对迷信内涵的理解,中西方学界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西方,关于“迷信”概念,学界尚无 普遍接受的定义。早期心理学研究者将迷信定义为“将现象归因于神秘、神奇力量”。“迷信 就是认为原本没有关系的现象或事物具有因果关系”。牛津大词典中对迷信的定义主要强调 其非理性和无根据的特性,即迷信是人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或信念。 但由于科学证据缺乏一致性,这种观点还很模糊4。3 迷信形成的心理机制 关于迷信形成

4、的心理机制,有研究者从观察学习理论和归因理论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依据观察学习理论,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得来的, 也是别人观察、模仿学习的对象。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 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 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在观察学习中存在着三类强化,即外在强化、自我强化与替 代强化。观察学习理论特别重视替代强化的作用,因为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会给观察者 产生信息作用和情感作用,从而促使其学习和保持那些他人受到强化的态度与行为。比如看 到有人发了财,他供奉了财神,自己马上也买了财

5、神供奉起来。幸运车牌、电话号码、颜色或 者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迷信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上述三种 强化特别是替代强化获得的。依据归因理论,迷信产生于错误归因和强化。许多迷信可能源于自己对所经历事情的错 误解释。比如有些人考上了大学,不是归功于他的能力和努力,而是归功于求了神仙,或者拜了 菩萨。以后再有考试或者类似情景,这些东西便成了护身符,起到安慰的作用,倘若再次成功, 这种迷信观念就会进一步强化。人们相信自然力、想要预知和控制事件的倾向,又使得这些 迷信有增无减。这种错误的归因导致迷信,又因巧合而加强。维纳分别在 1972 年和 1986 年对海德归因理论作了进一步发

6、展,在以往内外因维度的基 础上,加入了暂时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他认为个体把自己活动 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情绪和他人帮助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可 以归入三大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迷信者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 不可控的因素,即机遇和他人帮助。如果成功了,便是运气好、得到了贵人的或者意外的帮助; 如果失败了,则是运气不好,或者没有得到意外的帮助。这种归因的结果,常常使迷信者丧失自 我,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交给了别人或者其它一些类似幸运物等不起任何作用的东西8。我们认为,在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个特殊阶段,自我认同的不成熟是导致其迷

7、信心理的重 要因素。根据Marcia的观点,衡量成熟自我认同获得的标准基于两个必要的变量危机(crisis)/ 探索(exploration)与承诺(commitment)。危机/探索指的是青少年期的一段时间内,个体积极主 动地比较各种发展机会,解决自我认同问题,质疑父母确定的目标和价值观,并且开始寻求适 合个体的职业定向、目标、价值观和信仰的行为。承诺指的是个体对自己选择的愿望、目标、 价值观、信仰与职业定向的投入度和忠诚度。自我认同完成的个体已经通过了自我认同的危 机/探索过程,并且已经解决了个体自身的自我认同问题9。大学生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他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 Waterma

8、n、Geary 和 Waterman做了一项有关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追踪研究,发现许多大学生在度过了四年大学 生活之后,仍然处于认同危机状态10。自我认同完成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价值观 和信仰,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价值标准,理性地看待迷信现象。相反,自我认同尚未完成的大学生 还处于危机探索阶段,仍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他们希望外界能够给他们提供确 定性的东西,而很多迷信形式,比如“命运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 需求。4 影响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因素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因素很多。具体来讲, 大学生的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和自我

9、效能、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不确定性情境、压力 情境等都会影响其迷信心理。4.1 性别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迷信影响1,11。早期Blum和Blum提出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迷信影响,Scheidt提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现象12。最近 的一项研究发现,不管是积极结果的迷信,还是消极结果的迷信,女性都显著比男性更容易受 到影响1。但也有个别研究的结论并没有发现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性别差异11。Jahoda将迷信大致分为四类:一是迷信所形成的宇宙论和世界观。二是传统世俗迷信(如 黑猫会带来厄运)、占卜术(如数字命理学)。三是个体的神秘经验,如超感官体验,与死人交流 等一些超出常

10、理的事情。四是个人迷信,如幸运数字,幸运饰物等。Jahoda强调这四个方面不 是截然分开的,彼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Tobacyk提出的超自然信念量表(Paranormal Beliefs Scale, PBS)5是最有影响也是使用 最广泛的量表。 PBS 量表是第一个从心理测验的角度来测量超自然信念的量表,尽管它本身 的维度划分以及效度现在还存在着争议,但它仍是使用最广泛的测量超自然信念的量表1。 在PBS量表中,迷信信念(superstition belief)量表只是其中的一个分量表。Tobacyk认为,迷信 是指主张某些事物无法用人类的逻辑思维或自然法则加以说明的信念以及一些无根据的

11、风 俗、禁忌。但Vyse指出,虽然这里把迷信作为超自然信念的一个子类,但这些分量表之间是彼 此联系的,无法决然分开6。我国所指的迷信通常是指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封建迷信。比如,相信占星、卜筮、风水、 命相、鬼神等思想。我国学者7认为,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 尤其是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相信占卜、相信鬼神。因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迷信概念应该基本等同于Jahoda的迷信概念以及Tobacyk的 超自然信念(Paranormal Belief)概念。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迷信信念主要有五类 3:一是传统世俗迷 信。一些大学生相信某些现象、日期会带来某种运气、

12、结果。二是“鬼魂、神仙”迷信。一 些大学生信神疑鬼,觉得真有“天堂”、“地狱”,认为菩萨可以显灵,讲求因果报应。三是近些 年来由西方传入我国的星相学预测。一些大学生对星座预测未来很感兴趣,甚至深信不疑。 四是迷信“特异人体功能”现象。少数大学生坚信“心灵遥感、”“未卜先知”,相信诸如“天 外来客”、“超自然力”等一些“神秘现象”的存在。五是个人崇拜迷信。也有少数大学生不 以科学事实为准绳,盲目崇拜帝王将相或“大师”、“伟人”。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常见的迷 信行为有“网络占卜”,也就是披上所谓科学外衣的电脑算命;“扑克牌算命”、“星座、血型 预测”、“找算命先生”等。Sosis 具体探讨了大学

13、生相信星象学的情况,结果发现女性比男性更相信星象学,而 且更多地参与与此有关的活动,比如查看相关书籍等;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星象学方面的知识 13。研究者认为女性比男性更相信星象学,是因为她们想从学业以及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 而且也反映了那些不够自信的女性试图把握自己生活的心理。国内董宣如14的研究得到了 相同的结论。4.2 人格控制点内控型人格和外控型人格的概念在 60、70 年代就出现在许多心理学文献中。 Rotter 提 出,内控型人格即相信生活中事情的结果都是由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决定的;而外控型人格即相 信事情都是依靠运气、机会、命运以及由他人决定的,或者是由一些超于个人控制的力量决 定的

14、,并据此编制了人格控制点量表(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 I-E)13。在此之 后,许多研究者又对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化(比如,从不同的生活情境)。 Levenson 有 关人格内外控的理论中,除了内控型人格与Rotter理论中相同,他又将外控型人格分为了两种 类型:第一类是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他人控制的;第二类是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命运、机会和 运气来掌控的5。个体迷信心理与人格特质有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格的控制点。大量研究都 表明,外控型人格与迷信心理、超自然信念之间存在正相关5。Sheidt使用RotterI-E量表,发

15、现拥有外控型人格的人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现象12。但他 强调由于样本过小,以及缺乏测量超自然信念的可信度较高的量表,研究结论还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4.3 自尊和自我效能Fitzpatrick, Jr.的研究表明,自尊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受迷信影响10。研究者认为, 这些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由别人主宰的,因此他们总是试图寻找一些外部的力量来 帮助自己,而迷信的思想和方法就恰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途径。Tobacyk和Shrader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迷信心理与其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5。 Wolfradt、Oubaid和Straube的一项对大学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负相关关系16。最近

16、一项 对中国 43 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发现,迷信心理得分较高的被试,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尽管相 关没有达到显著,但这种负向的相关关系与以往对西方大学生被试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这 种跨文化的一致表明这种结果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但这还需要大量研究来证实17。4.4 场依存和受暗示性场依存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高的个体更容易受到迷信的影响。由相关理论可知,场依存 的个体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在 Roney-Dougal 的两项相关研究中,均发现了场依存认知风格 与迷信心理之间存在正相关。Dnel、Sijde和Wiegant的研究也证明了迷信者比非迷信者更 多地属于场依存认知风格。以往研究主要从催眠和质疑两个方面来考察个体的受暗示性。Wagner和Ratzeburg的研究证实催眠性受暗示与迷信心理之间存在正相关。但Saucer、Cahoon 和 Edmonds 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