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806957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抢夺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抢夺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抢夺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抢夺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抢夺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夺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抢夺罪的构成以当场公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不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为其特征。 对此,刑法界已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但也不乏一些争议甚至对立,如抢夺行为是否以“乘 人不备”为必要,乘人“有备”而取财者,是否构成抢夺;抢夺行为触犯其他罪名的,是数 罪并罚还是按一罪处断,其根据何在;作为抢夺罪构成要件的数额较大,是仅指实际夺取到 的财物数额,还是行为人意欲夺取的财物数额,以及由此产生的抢夺罪的完成形态如何界定, 都不甚明确。本文拟对这些争议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一、抢夺行为的合理界定抢夺罪以“抢 夺”为其行为方式,自不待言。但如何理解“抢夺”,刑法学界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观点。一曰, 所谓抢夺,是指

2、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二曰,抢夺是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 三曰,抢夺是指乘人不备或者他人有准备而公然夺取公私财物;四曰,抢夺是指公然夺 取公私财物,但未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这几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都将 “公然夺取”作为抢夺的行为内容。问题在于,第一种观点在手段上没有进行限制,如乘人 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而使用了威胁手段的是否属于抢夺,并不明确;第二种观点同样没 有手段上的限制,同时,它又未强调“乘人不备”,如果是乘人有备,可否构成抢夺?后两种 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亦均未将“乘人不备”作为其行为构成的必备要素。对此,有学者明 确指出,在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对行为人抢夺意图已有

3、所觉察、有所防备,甚至行为人 本人也明确知道这一点的时候,行为人利用当时的客观条件,如在偏僻无人的地方,或者在 治安秩序不好、无人敢出面干预的具体情况下,或者在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因病、轻中度 醉酒等原因而丧失或者基本丧失防护财物能力但神智清醒的情况下等等,还是公然夺走或者 拿走了被害人的财物,这种情况虽系“乘人有备”,但完全符合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抢夺 罪论处。依此观点,抢夺罪的构成无需以“乘人不备”为必要。我们认为,这种见解值 得商榷。在我们看来,抢夺罪之“有备”和“无备”的区分,不在于财产的所有人、持有人 等占有人是否注意到他人会否不法侵害自己的财产,而在于其是否来得及对其财产予以保护

4、: 来得及保护的,即属于“有备”,因为在此情况之下,占有人对其财产必然采取切实有效的看 管措施以避免财产被夺,行为人欲对此项财产予以夺取,必然要借助于强制手段,此可谓强 力排除障碍而取财,是为抢劫而非抢夺;如果行为人对其财产被侵害的可能虽然有所察觉, 但来不及保护的,仍属于“不备”,因为这时,财产的占有人尚未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财 产被夺,行为人无须借助于强力即可实现非法占有,此种取财行为即是抢夺而非抢劫。易言 之,无论财产的占有人在实际上是否注意到其财产将要被侵犯,只要未来得及予以保护,或 者虽有条件采取保护措施但实际上并未采取措施保护的,都属于“无备”;否则,如果占有人 已经注意到了财产

5、将要被侵犯的事实,并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的,行为人又通过强力手段排 除其保护进而夺取财物的,都属于“有备”。就此而言,抢夺行为的构成应当以“乘人不备” 为必要。基于上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抢夺,是指乘人不备,不使用暴力、胁迫或者 其他强制手段,当场公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如果不是公然,可能构成盗窃;如果不是当场, 亦不属于抢夺。所谓乘人不备,如前所述,是指乘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持有人等占有人 尚未来得及保护其财产之时机;所谓不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是指非法占有他 人财物并非借助于对财物占有人使用的足以压制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或者意志的强制手段; 所谓当场,是在实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意图

6、的地点;所谓公然,是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足以 使其占有人立即发现,至于是否为他人立即发现,在所不问。即使他人或者周围群众立即发 现,但财物占有人本人没有立即发现,亦不构成公然,从而不能认为是抢夺。同时,公然也 意味着,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完全不顾他人意愿,即不管财物占有人是否同意而决意占 有,这与诈骗罪之取财方式在表面上征得财物占有人之同意,有着严格界限。然而,司法实 践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是本欲抢夺,但抢夺过程中由于财产占有人有所觉察,保护较 为有力,以致于行为人使用了较为严重的“夺取”行为,并因此造成占有人的伤害甚至死亡。 对此,实践中有人认为应当以抢夺罪论处,也有人认为应以抢劫罪处断

7、。我们认为,在此情 况之下,行为人对财物占有人造成的死伤结果不是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使用的暴力或者其 他强制手段所致,而是源由于其非法取财行为,这种致人死伤的结果仅仅是夺取财物的伴随 状态或者伴随结果,并非其实现占有他人财物意图的手段所致,因此不符合抢劫罪的行为要 件所要求的以暴力等强制方法为手段而夺取他人财物的本质属性,自应以抢夺罪论处。否则, 虽欲实施抢夺,但由于遇到了强有力的反抗而使用了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其强制手段与 非法占有财物之间存在着前因后果关系,则应以抢劫罪论处。二是本欲抢夺,但未被财物的 占有人立即发现从而取得财物的,或者本欲盗窃,但被他人发现并决意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的行

8、为实施完毕的。对于前者,行为人实施的自以为可以被财物的所有人立即发现的方式, 结果实际上并未被其立即发现,因此属于秘密窃取,故应以盗窃罪论处;对于后者,本着主 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如果盗窃行为已经实施完毕,虽被立即发现,仍构成盗窃罪;如果盗窃 行为尚未实施完毕即被发现,并在发现以后继续实施其非法占有财物行为的,自不构成盗窃 罪,根据行为人是否实施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分别论之以抢夺罪或者抢劫罪。三是在抢 夺财产以后被他人发现而追赶的过程中,致伤甚至致死他人的,如何处理,实践中不少人主 张以转化的抢劫罪处断。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应当具体分析:在实施抢夺被人发现追赶的过 程中,如果不是出于抗拒抓捕或者

9、毁灭罪证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逃脱追赶而荒不择路,并因 而致他人于死伤的,其行为业已触犯了数个罪名,并且这种行为并非抢夺过程中的夺取行为 所致,而是在抢夺行为完成以后被追赶过程中的另外一个独立的过失行为所致,因而另行构 成过失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应与抢夺罪数罪并罚;如果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 者毁灭罪证而使用暴力致人伤亡的,自应根据刑法第269 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处断;当然, 在人民群众已经对其形成合围的情况下,行为人置围堵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于不顾,为了“突 围”逃跑而致死伤有关人员的,自应依照转化的抢劫罪处断。二、罪数形态的妥当把握行为 人为抢夺而犯他罪,或者在抢夺的过程中触犯其他罪名的,

10、如何处理,我们认为,应当本着 犯罪构成和罪数形态的基本原理予以界定:如果抢夺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包容、竞 合、吸收或者牵连关系,则应分别按照刑法上处理法条竞合、想象竞合、吸收犯或者牵连犯 的原则从一重处断,如抢夺枪支、弹药的,分别触犯抢夺罪和抢夺枪支、弹药罪,他们形成 法条竞合关系,应本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以特别法即抢夺枪支、弹药的规定予以处 断;抢夺他人财物后又予以销售的,销售赃物的行为即被抢夺罪当然吸收;在抢夺财物的过 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其行为已 由抢夺转化为抢劫;如果另行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与抢夺之间不存在上述包容、竞合、吸

11、收 关系,如前述在抢夺财产以后被追赶的过程中过失致人于死伤的,或者在抢夺他人财物后又 强奸妇女的,则不能以一罪论处,而只能实行数罪并罚。实践中分岐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问题是,抢夺他人财物由于用力过猛致使被害人身体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如何处理,刑法 界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按抢夺罪和过失重伤罪或者过失杀人(过失 致人死亡)罪合并处罚;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抢夺数额巨大又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 亡,应作为“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定罪处罚,对于数额较小或者刚刚达到“较大”而又 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可以作为“情节特别恶劣”的过失重伤罪或过失杀人罪定罪处 罚;第三种观点认为,如果抢

12、夺财物中用力过猛而无意中造成被害人轻伤的,应按抢夺 罪从重处罚;如果造成被害人重伤甚至死亡,则是抢夺罪与过失重伤(过失杀人)的牵连, 如果抢夺侵犯的财物数额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过失重伤罪或过失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如 果抢夺行为本身也构成犯罪,则应从一重定罪从重处断,考虑到抢夺罪加重构成的刑罚更重, 而且犯罪的性质是抢夺,故应按照抢夺罪“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处罚;第四种观点认 为,抢夺用力过猛无意中造成被害人轻伤的,因过失轻伤不构成犯罪,只能按抢夺罪定罪, 过失轻伤作为情节考虑,如果无意中造成重伤或者死亡,属于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罪 名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断,即按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与过

13、失致人死亡罪中较重的罪 定罪处罚。考虑到抢夺罪加重构成的法定刑更重,而且犯罪的基本方面是抢夺财物,故应按 抢夺罪定罪,按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法定刑量刑。如果抢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但 数额较小不构成抢夺罪,则按过失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抢夺行为作为量刑情节予 以考虑。对此,我们认为,由于这种情况下,他人死伤结果的出现并非行为人另外实施 的独立的非抢夺行为所致,仅是其抢夺“过火”所致,根本不存在数个犯罪行为,因此主张 数罪并罚的第一种观点和认为构成牵连的第三种观点都值得研究,前者与犯罪构成理论不相 符合,因其犯罪行为只有一个并无数个,谈不上数罪之有;后者与牵连犯理论不相一致,因 为牵连

14、犯是由两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构成,一个行为自无牵连犯存在的余地。第二种观点 将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结果仅作为抢夺罪的情节,忽略了行为人对此结果的发生还存在着罪 过这一事实,因此在罪名的评价上有失全面。相比之下,第四种观点既认识到了这种情况下 的一行为本质,同时也考虑到了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现象,因此较为可取,并且得到了司 法解释的支持。最高法院院于 2002年7月20日公布施行的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 用 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5 条规定,实施抢夺公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 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 规定定罪处罚。然而,值得

15、深究的是,该解释中的“等”字是否穷尽了抢夺行为所涉及的罪 名全部,即抢夺行为所触及的罪名是否仅指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包括着 其他罪名?如按前述第四种观点,这里的“等”字即属于穷尽式规定,仅限于过失致人重伤、 过失致人死亡罪,并不包括其他犯罪。但是,虽然一般情况下抢夺者对其抢夺行为所引起的 他人的死伤结果在主观上系出于过失,但也不能排除在特定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对于那些以 摩托车或者其他机动车辆为手段而经常抢夺过路行人的“惯习性”行为人来说,他们是在已 经认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发生伤害甚至死亡结果的前提下,进而实施抢夺行为的,只不过,在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目的支配下,他们早已置财物占有人

16、的死伤于不顾,行为人的这种心理态 度在最终发生了伤害甚至死亡结果的时候,无疑属于放任而构成间接故意,自应以相关的故 意犯罪论处。显然,上述司法解释中的“等”字,是一个未穷尽所有的语词,这就意味着, 实施抢夺罪既可能触犯过失致人重伤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也可能触犯其他种类的罪名包括故 意犯罪。也就是说,抢夺行为人对其抢夺行为造成他人伤害甚至死亡的结果系出于放任从而 触犯相应的故意犯罪的情况,是可能存在的。易言之,在抢夺致人死伤的情况下,行为人虽 然对此结果的发生一般是出于过失,但也不排除故意的情形,因此需要分别罪过形式作不同 处理:(1)在行为人对伤害、死亡结果的发生出于过失的情况下,如系轻伤,由于过失轻伤 不构成犯罪,当然只能以抢夺论处,其轻伤的结果可作为酌定从重情节;如造成了重伤或者 死亡的结果,但抢夺数额未至“较大”,本应以过失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并将其 抢夺行为作为量刑情节。但由于刑法第267 条在对抢夺罪规定以数额较大为基本犯要件的同 时,也规定了以数额巨大和严重情节为要件的加重犯,以及以数额特别巨大和情节特别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