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806562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大学的科研活动中山大学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教学、科研基础好,人材多,力量强,近几年来在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学所属的科学研究管理机构之一,它的成立经教育部批准,接受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的财政资助。“基金会”是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倡议成立的,并担任“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基金会”的宗旨是支持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中心”在目前阶段是学术研究的管理机构,它审核中山大学的研究项目申请和接受基金会资助。现在它资助的学科暂定为理论物理、数学、人类学和古文字

2、学。随着基金会拨款的增加,将逐步资助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的申请项目。研究项目的资助经费包括研究资料费、召开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出版学术著作、研究人员薪金津贴等费用。“中心”设有秘书协助主任进行日常工作。“中心”将由基金会资助建立电脑管理系统,出版研究简讯,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交流活动。基本粒子理论研究 中山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1978年成立基本子粒子理论研究室)1957年以来,对基本子弱相互作用、解析性和对称性等问题进行过一些研究工作。1974年开始,主要进行关于规范场理论的研究工作。该室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合作,对规范经典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研

3、究,先后发表了关于非阿贝尔规范群对偶荷(磁单极)问题、非阿贝尔规范群中的磁单极()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类粒子解、关于非阿贝尔规范群的对偶负荷问题等一系列学术论文。这些工作研究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总体拓扑性质,系统地导出一定类型的磁单极解,并导出类粒子解存在的特定条件,阐明了由位形空间到规范群内部空间的映射和磁单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工作和国外同类工作大体在同时进行,所用方法具有自己的特点,对粒子相互作用基本理论的研究有一定意义。这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李华钟、郭硕鸿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局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奖。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主要参加者: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

4、所和理论物理所)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及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引力物理研究室 人类对引力的认识经历了以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为标志的两个阶段。目前,人们致力于新理论的建立和新的更精确的实验检测。引力波探测是中心的一环。中山大学的引力波探测研究始于1973年,1978年成立引力物理研究室。1983年列为教育部正式批准的研究机构。开始以陈嘉言副教授为首,主要从事韦伯(WEBER)型引力波探测器的建立工作。1976年至1981年,“引力理论和引力波探测研究”列为国家科委科技重点项目。1981年,第一台两吨室温引力波探测天线初步造成。1982年4月,陈嘉言在研究工作中殉职(注),卢文、胡思科

5、继续主持此项研究,经过改进,完善了天线检测系统,正式投入运转,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低温引力波天线进行符合探测。同时,新的一代低温天线正在建立中。目前,该室天线灵敏度达1/100KT。可检测天线的最大振幅为10-14CM,达到世界上同类天线的第一流水平。该室先后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并于1979年和1982 年两次参加国际GROSSMANN会议,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注;香港物理学会为纪念已故陈嘉言副教授为引力波探测研究所做的贡献,鼓励后人对实验物理学的研究,集资设立陈嘉言纪念奖,每年一次授予中山大学物理系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者。1983年已授予中大物理系胡思科、管同仁等4人。亚毫米波物理和技术

6、研究 中山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亚毫米波物理和技术研究室于1979年成立。研究室在林贻堃教授领导下从事亚毫米波物理和技术的研究,进行亚毫米波激光、亚毫米波波谱、亚毫米波频率精密测量和亚毫米波准光技术等四方面的研究。1983年底被列为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内容扩大为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开发。该室成立以来共发表论文23篇,取得了如下一些实验和理论成果:1、研制我国第一台HCN亚毫米波激光器;亚毫米波光栅、金属栅网反射器,亚毫米波光栅光谱仪(测量亚毫米波波长精度为1%)、镀膜式半透膜FP干涉仪(测量波长精度达0.1%)、全反射腔式干涉仪(把测量波长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亚毫米波段,精度达0.1%);小型TEA

7、CO2激光器(可作为光泵亚毫米波激光器的泵源)。2、亚毫米波波长测量,获广东省高教系统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3、3厘米微波锁相稳频源的研究,获广东省科技成果四等奖。4、8毫米微波锁相频源,获省高校系统科技成果三等奖。5、对光泵远红外激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地用讯号流图法解多能级量子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并得到完整的理论结果;系统地解释了光泵亚毫米波激光的一系列物理现象,解决了亚毫米波激光的调谐特性、光谱的ACSTARK 效应;预见了多光子过程的相互作用,导致激光增益特性曲线产生很窄的下陷。这些理论预见结果后来都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实验结果证实。应用相同的理论还预见了多光子过程的AC

8、STARK效应和多光子增强过程。激光光学与光谱学研究 中山大学激光光学与光谱学研究室成立于1978年,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978年,由著名的光谱物理学家高兆兰教授任研究室主任,至1983年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人,讲师7人。研究室成立以来,一直承担教育部和国家科委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并承担了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任务。近年已先后培养了研究生13人,1983年在学的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该室的主要研究工作方向是复杂分子激光光谱学。围绕着这个方向,开展了超短激光脉冲的产生与测量技术以及高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的研究。时间分辨激光光谱学方法和技术是光学光谱

9、学技术的一个全新领域。它揭示了许多过去传统光谱学无法获得的微观光学过程的信息。目前国际上时间分辨技术已经达到10-1310-14秒的研究水平,可以了解极其快速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的瞬变过程。该室在时间分辨光谱学(超快速荧光动力学及微微秒吸收光谱学)的研究方面,分辨率已经达到10-12秒量级,在国内一直是这个领域的先进单位之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关系 的研究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曾汉民从1976年开始承担国家科委、国防科委的任务,进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781981年分别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10、、国防科委科研成果四等奖、广东省高教局科技成果二等奖。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和烧蚀材料及阻尼减振等功能材料。它具有耐高温(在2000C的惰性环境中仍能保持强度)、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耐化学腐蚀、耐磨擦及抗疲劳强度好、有导热、导电等一系列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碳纤维在发展航天和航空等尖端技术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我国尖端技术所急需的这种新型材料,结合我国资源和工艺特点,曾汉民等系统地开展了聚丙烯腈(PAN)原丝、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关系的基础研究。他们在PAN原丝的结构和缺陷特征、PAN原丝转化成碳纤维的

11、生产过程的结构变化规律及其性能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为找寻最佳工艺和提高质量及开发新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应用起了较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他们还研制成功新型的功能碳纤维、导电复合材料等,正在推广应用。曾汉民1983年两次参加这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还被聘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家、顾问。气浮法回收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 中山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朱锡海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制出LCI型气浮剂。这种新型气浮剂是一种气浮活性优良的试剂。它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无毒、不会造成第二次污染的优良特性,且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1982年在广东省化工研究所区朝晖工程师等人的

12、协助和广州为民电镀厂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从镀镍漂洗水回收镍的工业生产试验。其工艺流程简便,浮渣用硫酸溶解并经简单过滤即可作镀槽的补加液,排出水可回用于生产,既能消除镍对环境的污染(镍离子是致癌物质),又能回收较贵重的金属镍。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回收1公斤硫酸镍可获纯利润6元以上。据广州市环境监测站从珠江后航道取水样(1981)检测结果计算,每年仅从该航道流走的硫酸镍价值约达500万元,如能采用本法回收,不单能消除这方面的污染,还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本项目获1983年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目前正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朱锡海与孔宪祥等人在广东省化工研究所区朝晖的协助和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密

13、切配合下,完成了用LCI型气浮剂从电影胶片冲洗水中回收银的工业生产试验。1982年12月广东省科委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认为这是在处理含银废水方面的一项突破。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734的合成和养蚕增丝技术的研究 这个科研项目是197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局下达的省重点科研任务,中山大学化学系承担化学合成、广东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蚕桑系共同承担养蚕增丝试验。同年4月合成第一批产品,经过室内养蚕试验,获得明显增丝效果。6月经过顺德县勒流公社、沙滘公社及南海县九江公社应用示范;9月省科技局等单位组织技术鉴定。1974年春逐步推广。本项目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 年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4、。昆虫保幼激素的研究是七十年代国内外研究的新课题,734养蚕增丝技术也是七十年代养蚕技术的重大改进,简便易行,增产明显,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734养蚕增丝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增产明显”,提高万茧出丝率,单茧丝长,纤度及解舒率,达到增产增收。昆虫学研究 由著名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蒲蛰龙教授任所长的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昆虫病理学、昆虫生理学和昆虫分类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在昆虫生态学方面,他们在水稻害虫、蚊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在四会大沙区6万亩稻田中进行10多年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他们深入地研究

15、稻瘿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找出了它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基本上解决了协作点从化县稻瘿蚊的为害,失收率从6.3%降为0.1%。在昆虫病理学方面,他们先后发现了9种昆虫病毒,一种昆虫立克次氏体、一种蓖麻蚕微孢子虫、一种寄生在土鳖体内的簇虫、一株毒杀蚊幼虫较高效的绿僵菌等昆虫病原体,研究了上述十几种昆虫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超微结构、患病昆虫的症状及致病机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生产。1982年他们和广州市卫生防疫站、海珠区卫生防疫站一道,共同完成了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大面积灭蚊试验并通过技术鉴定。这是一个灭蚊幼虫效果好、对其它动物无毒的理想灭蚊剂,已在广州市及有关地区推

16、广应用。该所在昆虫生理学、昆虫分类学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成果。1978年以来该所有9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省、市科委、省高教局科技成果奖,出版了5本专著和教材。春砂仁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春砂仁是一种健胃、镇痛、安胎的常用中药,是四大南药之一。历年来产量很低,长期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1969年列为广东省的重点科研项目。为了提高春砂仁的产量,自19721983年,中山大学生物系和广东省药材公司共同深入山区,对春砂仁进行了生物学、生态学、细胞学、解剖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先后发表研究论文和教材等18篇,拍摄了南药春砂仁研究录像片一部。上述工作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春砂仁传统的栽培经验及多年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如选择植地、配置荫蔽、分株繁殖、种子育苗、高产植株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性状指标,以及人工授粉、保果等技术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